APP下载

上肢骨折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麻醉的效果

2020-09-26王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7期
关键词:副反应臂丛咪定

王锐

(河北衡水枣强县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 引言

臂丛麻醉(Brachial Plexus Anesthesia)是指沿臂丛神经注入已配备好的局麻药物,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形成神经传导阻滞的一种麻醉方法,目前臂丛麻醉已被广泛用于临床上肢骨折(Fracture of Upper Limb)的麻醉处理,但多项研究表明其术中镇静并不够理想[1-2]。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是一种具备镇痛与镇静双重作用的麻醉药物,近年临床发现其与臂丛麻醉联用能够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3]。为进一步了解右美托咪定+臂丛麻醉方案在上肢骨折中的实施可行性,本文就100 例上肢骨折患者的麻醉资料做了相关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具有手术麻醉指征;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其他部位骨折;②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③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按照1:1 比例随机归为两组,A 组50 例,男/女26/24 例,年龄22~67 岁,平均(42.03±5.78)岁;B 组50 例,男/ 女27/23 例,年 龄23~65 岁,平 均(41.94±5.62)岁。将A、B 组的基线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P>0.05,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术前30 min,为A、B 组患者提供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 肌注,入室后开通静脉输液通路,给予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并按2 L/min 的速率经鼻供氧。在此条件下,A 组给予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在超声引导下往神经丛进针,给予1%盐酸利多卡因以及0.25%左旋布比卡因合剂20 mL注射,未向患者提供其他辅助镇静药使用。B 组在臂丛麻醉下配合右美托咪定(生产商: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20)用药,于臂丛麻醉前10 min 开始经静脉泵注,剂量取0.5 μg/kg。

1.3 评估项目

观察并记录两组入室时5 min(T0)、阻滞后15 min(T1)、手术开始时5 min(T2)以及术毕5 min(T3)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2 项。同时对两组发生麻醉相关副反应的总概率进行计算。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程序20.0(Statist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Solutions 20.0,SPSS 20.0)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由卡方检验,输出显示为率(%);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并以(±s)的形式描述,P<0.05 说明计数/计量数据间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麻醉时点的生命体征记录结果

两组T0 时点的HR、MAP 指标测定值比较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T1~T3时点,B 组的HR、MAP指标测定值较A 组均更平稳,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麻醉时点的生命体征记录结果(±s)

表1 两组不同麻醉时点的生命体征记录结果(±s)

A 组(n=50) B 组(n=50)HR(次/min)MAP(mmHg) HR(次/min)MAP(mmHg)T0 77.83±5.36 106.58±3.02 77.92±5.41 107.25±3.11 T1 69.93±4.58 96.86±7.31 76.92±5.27 104.54±6.89 T2 81.64±8.78 98.82±8.27 78.23±6.02 103.69±7.13 T3 86.20±7.45 93.21±5.96 80.06±6.28 101.08±6.78观察指标

2.2 两组麻醉相关副反应的统计结果

两组发生心动过缓、血压过高等麻醉相关副反应的总概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相关副反应的统计结果[n(%)]

3 讨论

臂丛麻醉是上肢骨折患者的常用麻醉方式,具有阻滞完全、起效快以及药量少等多种优势,但骨折创伤产生的痛感较为强烈,若术中未完全镇痛,极易使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出现明显波动,进而加大手术风险系数[4]。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在臂丛麻醉过程中配合芬太尼、丙泊酚等麻醉药物使用,但该方法在控制术中镇静深度方面较为困难,易延长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增加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的可能[5-6]。

作为α2受体的一种选择性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在镇静、镇痛以及抗焦虑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作用。其能够通过对脊髓α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动,阻断神经元放电,由此发挥类似于丙泊酚的镇静作用以及轻中度镇痛作用,在缓解骨折疼痛、稳定血压及心率等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7]。同时,相关资料显示,右美托咪定还具有一定的顺行性遗忘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情绪,使患者的术中配合度加强[8]。在臂丛麻醉期间配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不仅麻醉处理效果更理想,同时麻醉安全性也较有保障,不会增加血压过高、呼吸抑制等问题的发生[9]。本研究显示,B 组患者接受臂丛麻醉与右美托咪定处理后,该组术中各时点(T1~T3)的HR、MAP指标测定值较单纯臂丛麻醉的A 组患者均更稳定,麻醉后虽有心动过缓、血压过高等相关副反应的发生,但总发生率与A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肯定了该麻醉方案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符合齐国强等[10]的观点。

综上所述,在臂丛阻滞麻醉下对下肢骨折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静脉用药,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并且不会增加麻醉相关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可靠,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副反应臂丛咪定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晚产褥期与经后放置活性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