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苏州姑苏区福星小区两座唐代纪年墓发掘简报

2020-09-26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东南文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土墩纪年墓室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市姑苏区福星小区附近的两座土墩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的两座唐墓出土有砖志,分别为“天宝十四载”和“贞元十九年”。虽然出土文物不多,但墓葬时代明确,是研究苏州地区唐代墓葬的重要资料。

2018年10—11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沧浪新城03-13、03-17这两个地块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发现沧浪新城03-13地块东北部有一土墩(2018SGFD),土墩下有古代墓葬群。土墩现存东西长约27、南北宽约25米,总面积600平方米左右。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间,共计发掘汉墓4座,唐墓7座,明清墓11座。

2019年4月中下旬,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土墩2018SGFD南侧约400米处2米左右厚的建筑垃圾层进行勘探,发现一残墩(2019SGFND)。2019年4—6月,发掘后发现汉墓13座,唐墓4座,宋墓6座,清墓3座。

两座土墩均受一定程度破坏,墓葬保存情况不佳,出土文物有限。现将两座唐代纪年墓(2018SGFDM15、2019SGFNDM19)资料介绍如下(图一)。

一、2018SGFDM15

图一// 墓葬位置图

此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砖室墓(图二;彩插四︰1),带墓道,砖室略成船形,墓向100°。墓圹长3.4、宽1.05~1.25 米,墓内长 3.05、宽0.7~0.85、残深0.7米,墓道残长2、宽0.95米。根据叠压关系,该墓在宋代即被破坏,西侧墓壁已不存,铺地砖也仅在东侧有少许残余,呈“人”字形排列。由墓葬南北两壁现存墓砖推测原墓壁砌筑方式为三顺一丁,墓葬东壁(墓道方向)用砖砌成多个小龛。墓室所用灰砖规格统一,尺寸为长26×13×3厘米。由于早年被破坏严重,墓主尸骨及葬具不存,仅在墓室东侧近墓道处出土青瓷盘口壶、青瓷盘、砖志各1件。

1.M15(北—南)

2.青瓷盘口壶(M15︰1)

3.青瓷盘(M15︰2)

4.青瓷盏(M19︰1)

5.砖志正面(M19︰2)

青瓷盘口壶 1件。M15︰1,盘口,圆唇,翻沿,口沿略残,束颈,溜肩,斜弧腹,平底略内凹。口沿至下腹部施青釉,釉面有一定程度剥落,肩部有三只横装桥形耳及一鸡首(不甚形象),无纹饰,内部及外底未施釉。口径18.2、腹径23.8、底径13、高37.6厘米(图三︰1;彩插四︰2)。

青瓷盘 1件。M15︰2,近子母口,尖圆唇,斜弧腹,平底内凹,口沿及颈部施青釉,内外底及外腹部未施釉,口略残,无纹饰,内底有五个支钉痕,外底有四个支钉痕。口径13.9、底径6.9、高4.3厘米(图三︰2;彩插四︰3)。

图二// M15平、剖面图

图三// 出土青瓷器

砖志 1件。M15︰3,灰砖,长方形,长34、宽16.5、厚5.5厘米。志文阴刻,有一定程度风化(图四)。录文如下:

唐天宝十四载岁次乙未/九月丁巳朔沈府君题序/□□□载七十二□□□/

四□□故□故/□□庚申葬在郡西南九里祖

二、2019SGFNDM19

此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砖室船形墓(图五),墓向160°。墓圹长3.68、宽1.13~1.5米,砖室外长3.42、宽0.96~1.37米,墓室内长3、宽0.68~0.79米。墓葬破坏亦较严重,南壁稍完整,铺地砖为“人”字形排列,由墓葬东、西两壁残砖推测原墓壁砌筑方式为三顺一丁,墓室所用砖规格统一,尺寸为长27×13×2.5厘米。由于被严重破坏,墓主尸骨及葬具不存,仅在墓室南侧近墓道处出土青瓷盏1件,在墓室西侧偏南处出土砖志1件。

图四// M15砖志拓片(M15︰3)

图五// M19平、剖面图

青瓷盏 1件。M19︰1,敛口,圆唇,斜弧腹,平底略内凹。内外施青釉,外下腹部及外底未施釉,无纹饰,内底有四个支钉痕,外底有五个支钉痕。口径11.8、底径5.1、高3.9厘米(图三︰3;彩插四︰4)。

砖志 1件。M19︰2,灰砖,长方形,长42、宽21、高5.4厘米。砖志先于表面阴刻界格,再于界格内刻志文。背面阴刻“刺史宋……”等字样,有一定程度风化(图六︰1、2;彩插四︰5)。录志文如下:

唐故张府君墓志铭 并序/府君讳崇沘清河人也祖□□父思庭□君五常/禀秀声播州闾弘量深雄行高不仕上天降疾石/药无疗何期一朝奄从千古贞元十九年十月四/日终于私第以其年十月廿六日葬于吴县西南/一十三里私家之墓新茔礼也君有四子长子□/珣二子猷昭三子猷皓无嗣四子猷泓珣等号诉/穹苍无所追及……/幽闭□也/□□□开 愁云莫□ 铭德泉门

三、结语

两墓均出土砖志,虽然志文有一定程度风化剥落,但纪年处尚较清晰,根据志文2018SGFDM15年代为“天宝十四载……九月……”,即公元755年,正是“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属于盛唐最晚期。2019SGFNDM19年代为“贞元十九年十月”,也即公元803年,属中唐时期,两墓时代相差48年,墓葬形制及大小基本相似。从志文,特别是2019SGFNDM19墓志来看,墓主身份应该是富裕平民。

苏州地区这些年发掘过不少唐代墓葬,其中不乏一些纪年墓,比如1975—1976年平门城墙发现的唐天宝七载墓和大历八年墓[1],1977年6月在城西5公里姚桥头发现的唐天宝二年墓[2],等等。虽然这两座墓葬出土文物较少,但因其年代明确,出土文物及墓葬形制均可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准器,为我们今后对苏州地区唐墓的分期研究工作积累了宝贵资料。

唐玄宗在天宝三年(744年)曾“改年为载”[3],至唐肃宗时期又“改载为年”“改至德三载为乾元元年(758年)”[4],这些史实很好地反映在苏州地区发现的几座纪年墓墓志上。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刘芳芳;发掘何文竞、刘芳芳、钱海江、龚一飞;拍照何文竞、钱海江、龚一飞;绘图何文竞、龚一飞、钱海江;拓片钱海江、何文竞。)

执 笔:何文竞

[1]朱薇君:《苏州平门城墙唐墓的清理》,《文物资料丛刊》1982年第6期。

[2]江苏省吴县文管会:《江苏吴县姚桥头唐墓》,《文物》1987年第8期。

[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九《玄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217页。

[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十《肃宗》,中华书局1975年,第251页。

猜你喜欢

土墩纪年墓室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燕云十六州地区辽代纪年墓研究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江苏金坛薛埠井头村土墩墓群D7发掘简报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墓室探秘
对时间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