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分析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2020-09-25葛静刘甲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300384
葛静 刘甲(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300384)
一、引言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要精神,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打造一大批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金课”,要求严格课堂教学管理,严守教学纪律,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在“金课”建设上,要加强课程与社会、行业、市场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联系,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定位,将社会需求及时反映到课程教学内容中,确保课程内容、形式的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切实推动课程改革。大多数学者研究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小班教学和教学考核评价等教学方式方法上,尽管也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某些方面,比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但能够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改革措施并不多。财务分析课程是财会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具体实践性课程。该课程融合了企业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仍采用教师单方面讲授基本概念及指标计算的方式,缺乏对学生知识转化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对课堂教学与实际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在学习财务分析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二、财务分析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现状
笔者在CNKI数据库中以“案例教学”为关键词,摘选2013—2019年的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CSSCI等重要期刊进行检索,共检索出599篇文献,并进行了计量可视化分析。当前对于案例教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教学效果、案例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知识等方面,而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模式的研究比较少。笔者进一步针对课堂教学与实际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大量文献是围绕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案例、课程设计、考核机制等方面展开的。
(一)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支撑材料,将学生引入学习中来,通过分析、互动和研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在实际中的决策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财务分析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可以从案例的选编、课程的设计、案例课程的运用、案例运用结果的反馈四个方面开展(王娟,2018;于明涛、杨静,2016)。
(二)教材案例。大多数教材中的案例都是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解释说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教材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中的问题难度较大,以至于无法保证将来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陈宇婷,2018;杨乐,2018;冯静静,2016)。目前教材中的案例都比较陈旧,与当前的市场环境不相符,时效性较差。而且利用发生时间较早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而且学生可以从网上或者其他途径获取案例解答信息,不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尹蘅,2016)。
(三)课程设计。在一般高校中,财务分析课程是32课时或者48课时,近50%以上的学生认为财务分析课程的实际案例分析时间不够(崔文琴,2018)。在有限的课时中要完成案例教学的内容,需要做很多课前准备工作,才能充分利用课上的时间(王娟,2018;于明涛,2016;彭艳梅,2015)。
(四)考核机制。目前财务分析课程的考核方法主要是笔试,主要考核传统题型,案例分析题占比较小。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革考核机制,以检验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田秋娟,2018;程玲,2016;高娟,2015;徐芳奕,2015)。
三、基于案例教学法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教学目标。独立学院应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财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目前主要的财务分析流派包括:财务质量分析(对外经贸大学张新民教授)、财务管理分析(北京工商大学谢志华教授)、传统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张先治教授)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借鉴,整合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案例教学介绍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实现传授理论知识的目标。其次,案例教学法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实施,旨在通过利用财务报表、附注及其他重大公告,进行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分析以及综合能力分析,主要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达到较高层面的认知。再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搜集案例资料,课堂参与案例分析,课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以实际案例分析任务为驱动,使理论知识与实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拓展思维。
本文提出财务分析课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与预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提高、财务分析能力提升、社会沟通能力增强相匹配。
(二)教学实施。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上市公司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报表,使学生系统地理解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
图1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1.以教师为主导,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授课环节引入真实案例,主要应用于每章开始的引例和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引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选取针对性的案例,抓住理论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对现代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并具备通过财务信息数据深入揭示企业财务决策、重大经营决策和日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要。
2.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上市公司案例分析。采用小案例、大案例穿插进行的方式,小案例是由学生个人对上市公司某一模块(偿债、营运、盈利、发展)进行财务分析;大案例是由学生分小组对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学生对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主要包括案例选择、数据搜集、指标分析、PPT讲解、教师点评环节。教师对学生选择的案例企业进行审核,注重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划分,结合宏观经济情况、行业发展状况以及案例企业自身财务状况进行综合点评。这种“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所学财务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图2所示。
图2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案例分析
(三)教学考核。案例教学法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考核应改变过去单一的考核方式,加大过程考核力度,期末考试题型更注重应用性。
大部分独立学院财务分析课程的考核比例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部分高校的平时成绩占比设为40%。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课堂回答问题、案例分析等组成。以案例分析法进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应加大过程考核力度。平时成绩占比可提高至60%,包括课前案例准备、课堂案例讲解、课后案例分析报告以及出勤几部分。其中,课前案例准备包括案例选取、案例资料搜寻、数据分析三部分,由教师进行打分。课堂案例讲解包括PPT讲解、学生提问回答、教师提问回答三个环节,学生打分占30%,教师打分占70%。课后案例分析报告是在学生讲解、教师点评之后,深入分析案例,撰写分析报告,由教师进行打分。
期末考核仍可采用闭卷考试方式,但是考试题型由原来的注重知识记忆和计算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等,转变为注重知识理解和运用的选择题、综合案例分析题,即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通过财务指标计算,并结合国家、行业、政策等环境,综合分析案例公司的财务状况,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
四、财务分析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难点及对策
(一)教师的角色与综合素质。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扮演集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等于一身的课堂CEO的角色。这对教师的教学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对于课堂秩序以及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把握,还需要教师在案例教学开始前做好充分的素材准备工作,案例的选取、相关资料的收集等工作要准备得十分细致。另外,教师自身要对选取的案例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组织案例教学的开展。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是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探讨的过程,双方在此过程中都应该获得提高,教师难以建立学习意识也是案例教学法改革实施的难点之一。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的改革实施需要教师在以下环节进一步提高:首先,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对于案例的选取、案例分析的构建以及课堂的组织环节要做到事无巨细,才能使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教师应树立更强的学习意识,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提升自我业务水平,不仅能够为学生塑造终身学习的榜样,也有助于自我水平的提升。第三,教师应进一步明确在课堂中的定位,避免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对案例大讲特讲。
(二)学生的角色与参与度。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案例相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前,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预习,搜集信息。另外,学生不敢发言或者不善于发言、不易调动积极性也是案例教学改革实施的难点之一,学生对于上课的认知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没有足够的意愿参与到课堂中来。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的改革实施需要学生在以下环节进一步提高:首先,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学生对案例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是案例教学法开展的前提之一。只有学生熟悉了案例,才能根据案例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否则,讨论将很难开展。其次,转变思维观念。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负责更多的讨论与陈述发言,而教师则作为组织者或参与者,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原有的思维观念。最后,敢于发言、善于发言。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敢发言或者不善于发言,即使对于某个案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不能清晰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充分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陈述事件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案例的选取与运用。目前大多数的案例教学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较差。即便部分教师根据目前的时事热点组织了案例,但由于受时间、个人经验、数据资料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形成成熟完善的案例资料。故在案例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四个环节,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案例的开发
首先,问题界定环节。根据财务分析课程的授课内容,可以划分为理论探索类和实践应用类问题。理论探索类问题要明确问题的定义,即研究什么,然后寻找问题涉及的因素,财务分析中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就属于理论探索类问题。实践应用类问题要明确企业应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以及该方法应用的场景,并通过实践获得启发,主要分析具体案例企业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
其次,数据获取环节。在明确界定问题之后,就可以对问题所涉及的核心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数据资料的获取包括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两个层面,一手资料可以调研、问卷的形式获取,二手资料包括文献资料、网络资料等。
再次,案例构建环节。首先介绍案例背景信息,然后根据授课内容的知识点设计案例情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方案分析,找出理论依据,解决问题。在构建案例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对象、课程章节内容,根据课程教学课时合理安排。
最后,案例应用环节。案例教学要注重知识点的完整性,即前后章节之间的关联性,案例的实施要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对课程的知识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要对学生的案例分析情况进行深度点评,反馈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学生进行适时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