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规制对河南省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2020-09-25张立恒副教授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商业会计 2020年17期
关键词:规制强度工业

张立恒(副教授)(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相辅相成,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我国加快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思想引领。随着创新逐渐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在保证创新效率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绿色利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国内外学术界对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者对后者的促进作用方面,认为适度的环境规制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

Porter(1995)认为环境规制会刺激企业创新,获得“创新补偿”,弥补“规制成本”,从而实现双赢。Sharma(1998)认为环境规制政策具有激励政策的引导功能,企业通过积极的环保行为可以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社会声誉、提升品牌价值。Frondel等(2007)认为,环境规制政策强度越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Daddi,Testa,Iraldo等(2010)发现环境规制政策越严格,企业越倾向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并投入更多的研发成本。杜龙政(2019)认为环境规制促进了工业绿色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了地区的绿色发展。韩庆兰、廖佩君(2018)基于我国34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Lanjouw和Mody(1996)利用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技术专利数据对环境成本增加与环境技术专利数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环境成本投入增加,环境技术专利数量也随之相应增加。Jaffe和Palmer(1997)通过对1975—1991年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污染治理成本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李婉红(2015)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将排污费制度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要素,通过对29个省域制造业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排污费制度抑制了污染物的排放,也进一步激励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者主要从省际层面和发达地区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究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很少有学者关注环境规制对省域地级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另外,大部分学者主要研究环境规制对创新投入(R&D经费内部支出)或者创新产出(发明专利申请量)单一指标的影响,但是实际上环境规制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同时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现有对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不够充分和全面,在工业企业创新发展实践中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河南省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中心地区,现有研究对河南省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鲜少涉及,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促进河南省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推动河南省工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2、3:

H1:环境规制促进了工业企业创新投入。

H2:环境规制促进了工业企业创新产出。

H3: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的效果不同。

二、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机理分析

环境规制强度是指环境规制执行的力度,可以通过区域内执行环境规制政策的效应和最终效果予以测量。

(一)环境规制强度的正向效应

科学技术的推动和社会需求的拉动是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助推器,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工业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往往会忽视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不足,错失帕累托最优。在严格的环境规制下,由于受到政府、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三重监督,工业企业一方面要不断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迎合社会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一定环境差异化的绿色产品,快速占领绿色市场份额,以提升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些市场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的正向效应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其在行业内的知名度,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对其他企业的进入造成了壁垒。因而,在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良性循环下,政府和企业都会进一步采用更加积极的措施和手段,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

(二)环境规制强度的负向效应

随着环境规制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强,工业企业防污治污的额外成本不断增加,绿色技术创新风险不断增大,传统技术下的现有产品和创新技术支持下的绿色产品之间的资源能源使用差距不断扩大,这些负向效应会阻碍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对于规模工业企业来说,严厉的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日常运营支出,不仅会造成企业生产能力的大幅下降,还会挤占绿色技术创新研发资金的投入,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其次,严厉的环境规制背景下,工业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稳定,有关绿色技术创新的资源和信息无法得到充分识别,企业要想在短时期内了解绿色技术创新的生产资料、生产工艺比较困难,因此工业企业会选择采用后发优势战略,待绿色技术创新成功后再模仿和引进。但企业在观望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搁置对于普通技术创新的投入,最终阻碍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最后,受严厉环境规制的影响,规模工业企业会加快生产结构转型,而这一过程不仅要求生产技术由传统转向绿色,更要求企业将环保意识融入到采购、生产、销售乃至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观念的各个层面。这种情况下,工业企业的惯性阻力被放大,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变量定义

本文选择河南省18个城市工业企业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相关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河南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年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统计年报》等,并利用STATA 15.0进行数据分析,基于环境规制视角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此外,为了研究影响的地区差异,本文按照《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18个城市划分为四个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城市;豫北经济区包括安阳、鹤壁和濮阳3个城市;豫西豫南经济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个城市;黄淮经济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个城市。

1.被解释变量: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就是要解放资源环境,使资源环境压力与经济社会活动相分离,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获得利润。工业企业的环境成本不断增加,为了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实现利润目标,企业会更加迫切地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管理效率,从而减少因环境规制政策的限制而增加的环境成本。本文以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创新投入(R&D经费内部支出)和创新产出(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指标。创新产出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2018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年报》。由于环境规制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与产出需要一段时间,研发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本文将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变量滞后两期,以避免内生性问题。

2.解释变量:环境规制强度。环境规制迫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投入更多的防污治污资金,从而弱化了企业的规模优势和资金优势,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强度(ERI)指标由工业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固体综合利用量和固体废物处置量这4个指标通过因子得分进行综合核算。

3.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工业总资产会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本文以工业总资产作为控制变量。

本文采用变量的定义和解释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和解释

4.模型建立。为了检验假设1、2和3,本文构建以下模型,解释变量环境规制强度对被解释变量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

模型中,i表示河南省18个城市,j表示时间序列。

(二)数据处理和环境规制强度的确定

采用对数是为了消除偏态和将变量之间的关系线性化。对环境规制强度的4个分指标做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可以找出最大程度地解释了观察变量之间方差的线性组合——第一主成分(排放因子)和第二主成分(利用因子)。如表2所示,前两个成分一共解释了4个变量累计方差的94.45%,标准化方差为4,第一主成分解释了3.11156,占比77.79%,第二主成分解释了另外的16.66%。

表2 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环境规制强度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废物利用增加,因此假设环境规制强度排放因子ERI1=-f11,利用因子ERI2=f22。由于环境规制强度ERI值有正负之分,为使ERI转化为正值以反映其变化,通过各年环境规制强度ERI与最小值的差值除以2011—2018年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将ERI转化为ERI',表达式为:ERI'=(ERIi-min ERI)/(max ERI-min ERI)。

因子分是指通过将每个变量标准化为平均数等于零和方差等于1,然后以因子分系数进行加权合计为每个因子构成的线性组合(如表3所示),经过系统自动计算,得出样本区间各个地区变量ERI的值。

表3 因子分表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4为企业环境规制强度、绿色技术创新以及企业规模的总体情况。本文选取的河南省18个城市R&D经费内部支出的均值为5.173,标准差为0.423,最小值为4.101,最大值为6.267,不同地区的创新投入存在一定差距。各地区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也存在差异,均值为3.027,标准差为0.499,最小值为2.235,最大值为4.664。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差异较大,不确定性水平较高,存在较强的地域性差异,标准差为1.00,创新投入最小值为-2.12E-07,创新产出最小值为2.06E-07;并且在样本期间每个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波动幅度较大。

表4 描述性统计表

(二)多元回归分析

1.全样本回归。由于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强度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文分别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R&D经费内部支出、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即期与滞后2期的影响,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1)选择固定效应进行估计。如表5、表6所示,河南省18个城市工业企业的平均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027442个,地区差异不大;环境规制强度的4个指标各地区同样存在差异,故各地区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受现行环境规制政策的影响并不均衡,存在区域差异。(2)拟合优度较好。环境规制强度对R&D经费内部支出估计结果的R2为70%左右,拟合优度较好。(3)环境规制强度对R&D经费内部支出和发明专利申请量都有较大影响。环境规制强度排放因子在即期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相关性不大,但是滞后1期和2期后影响增强;环境规制强度排放因子增加1%,滞后1期的创新投入增加64%,滞后2期增加68%;环境规制强度排放因子增加1%,滞后1期的创新产出增加73.5%,滞后2期增加86.4%。这说明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增加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然而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工业企业当年投入的创新资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取得绿色技术创新效益。(4)企业规模对R&D经费内部支出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均有显著影响。企业规模每扩大1%,R&D经费内部支出相应增加16.2%,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加21.7%。这说明企业规模越大,资金流更稳定,对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力度就越大。

表5 环境规制强度对R&D经费内部支出的估计结果

表6 环境规制强度对发明专利申请量的估计结果

2.分组回归。本文将河南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滞后1期的回归结果如表7、表8所示,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中原城市群较为显著,其次是豫北地区和豫西豫南地区,对黄淮地区无显著影响。企业规模对中原城市群工业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豫北地区、豫西豫南地区和黄淮地区的影响不大,无明显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假设3成立,即环境规制强度对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不同。

表7 分组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R&D经费内部支出的估计结果

表8 分组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发明专利申请量的估计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河南省18个城市工业企业2011—2018年面板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强度对河南省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此外,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效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二)建议

1.改变创新模式,实施多元化创新。河南省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应改变思路,由仿效创新转变为仿效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或者完全采用自主创新模式。企业应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和创新体系;将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研发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团队;不断完善企业创新支持的激励措施,使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无后顾之忧;密切关注沿海和国外先进企业的研发动向,及时了解行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趋势,紧扣国际标准,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国际化,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鼓励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通过吸收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参股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项目;支持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筹集创新资金。企业以创新资金为支撑,可以增强创新投入强度,有利于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更好地吸收和转化绿色技术。

2.完善创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河南省应尽快出台并完善与工业企业各类创新相关的扶持政策,建立促进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良好环境。设立创新型建设专项基金,通过创业投资、以奖代补、绩效激励等多种扶持方式,重点支持绩效考评优秀的企业;以政府为主导,强化科研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政府对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使企业不断开发、创造核心技术;鼓励工业企业主动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3.降低规制成本,提升环境规制效率。根据众多的国内外实证研究结论,短期内环境规制强度会增加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但是,长期的适当的环境规制有利于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降低生产费用,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终实现企业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应借鉴国际企业的成功经验,提高企业家的环保意识,提升环境规制效率。

猜你喜欢

规制强度工业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控制股东滥用权利规制的司法观察及漏洞填补
完善地方政府行政作为法律规制的思考
计算电场强度常用的几种方法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求电场强度的新方法お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内容规制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