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9-24谢清泉
谢清泉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SLE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同期90例进行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尿蛋白定性以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SLE尿蛋白定性检测, 对照组均呈阴性, 研究组38例患者呈阴性, 52例患者呈阳性。研究组SLE尿蛋白阴性患者NAG为(28.00±10.2)U/L、α1-MG为(42.89±24.63)mg/L、mALB为(16.54±10.41)mg/L, 阳性患者NAG为(87.92±37.30)U/L、α1-MG为(125.93±73.62)mg/L、mALB为(357.61±132.73)mg/L, 对照组受试者的NAG为(12.61±4.44)U/L、α1-MG为(9.34±3.42)mg/L、mALB为(9.3±3.15)mg/。研究组患者NAG、α1-MG、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SLE尿蛋白阳性患者高于阴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SLE疮肾损害患者尿蛋白定性以及尿NAG、α1-MG、mALB指标等指标检查有利于判断患者肾损伤程度, 可作为狼疮肾损害的判断指标,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尿检;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临床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4.0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ultiple urine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renal damag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Methods There were 90 SLE patients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concurrent 90 healthy persons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ative test of urine protein and the levels of 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 (NAG), α1-microglobulin (α1-mg) and microalbumin (mAlb)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qualitative test of SLE urine prote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all negative, 38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negative, and 52 patients were positive. In the research group, NAG, α1-MG and mALB in patients with negative SLE urine protein were (28.00±10.2) U/L, (42.89±24.63) mg/L, (16.54±10.41) mg/L, and positive patients were (87.92±37.30) U/L, (125.93±73.62) mg/L, (357.61±132.73) mg/L,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2.61±4.44) U/L, (9.34±3.42) mg/L, (9.3±3.15) mg/L. NAG, α1-MG and mALB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patients with positive SLE urine protei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egative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Qualitative test of urinary protein, urinary NAG, α1-MG and urinary mALB indexes in SLE patients with renal damage is helpful for judging the degree of renal damage in patients, and it can be used as a judging indicator for lupus renal damage. It contains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Urine test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nal damage; Clinical value
SLE屬于一种主要表现为免疫功能紊乱的多因素异常导致的弥漫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该病常累及多个器官, 其中以肾脏损害最为多见。相关报道指出, 在对确诊的SLE进行肾活检后发现, 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 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治疗, 极易进展为狼疮肾炎、尿毒症等疾病[1],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为此需尽早进行诊断与治疗。肾活检属于临床医师判断SLE患者是否发生肾损害的常用手段, 即便其临床尚未表现出肾脏疾病症状依然可作出准确判断[2]。然而受医院条件限制, 部分医院是尚未将肾活检作为SLE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且肾活检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 患者接受性较差。为此, 需求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SLE肾损害诊断方法成为基层医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内容。有研究称, 尿液成分的变化属于狼疮肾炎的重要实验室依据[3], 鉴于此, 作者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SLE肾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分析多项尿检对SLE肾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SLE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同期90例进行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经尿常规、血液常规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提示均无异常;③查体提示无异常。研究组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符合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SLE诊断标准[4];③均经肾活检检查, 结果提示存在肾损害;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伴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③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④3个月内存在感染性疾病病史者;⑤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对照组中男38例, 女52例, 年龄30~65岁, 平均年龄(42.17±7.62)岁;研究组中男40例, 女50例, 年龄30~63岁, 平均年龄(41.89±7.0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上午8:00取尿中段样本, 对其进行10 min离心沉淀, 分离取上清液作为待检标本, 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IMMAGE800)对标本进行尿蛋白定性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将SLE患者分为尿蛋白阴性组与尿蛋白阳性组, 同时包括对照组患者在内的三组患者进行尿NAG、α1-MG、mALB指标检测。尿α1-MG、尿mALB指标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 尿NAG水平采用速率法检测。
1. 3 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尿蛋白阴、阳性患者尿NAG、尿α1-MG及尿mALB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SLE尿蛋白定性检测, 对照组均呈阴性, 研究组38例患者呈阴性, 52例患者呈阳性。研究组患者NAG、α1-MG、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SLE尿蛋白阳性患者高于阴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于SLE的病因尚不明确, 但普遍认为其发病属于药物、化学、紫外线、感染等外源性因素及性激素、遗传因素等内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SLE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分泌调节障碍、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补体缺陷、淋巴细胞凋亡障碍、免疫机能受损等[6]。该病临床症状表现不一, 主要累及中枢神经、消化、骨骼肌肉、皮肤黏膜、心脏、肺及肾等多个系统与器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时间。随着人们对于该疾病认识程度的增加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SLE可做到尽早诊断与治疗, 其预后已得到显著改善, 生存期亦得到延长。相关报道指出, 近100%SLE患者病发肾损伤, 且肾损伤程度直接关系患者SLE 预后, 其中60%~86%的SLE患者进展为狼疮肾炎, 近一半未接受正规治疗的狼疮肾炎患者在1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或死亡[6]。为此, 给予SLE患者及早的肾损伤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肾活检属于临床常用肾损伤检查手段, 且具有高灵敏性, 但该方式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 且具有一定痛苦, 应用推广难度较大。为此, 需寻求一种简单、快速、方便、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对SLE肾损伤进行诊断, 以利于指导疾病治疗及患者预后的改善。尿液成分的变化属于狼疮肾炎患者的常见表现, 本次研究对SLE肾损害患者的尿α1-MG、mALB及NAG水平进行观察分析, 以期判断患者肾损伤程度。
α1-MG属于分子量为27-33KD的小分子蛋白, 尿α1-MG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不会受到pH、尿路感染等因素的影响, 对肾小管早期损害的敏感性较高[7]。
正常情况下, 因α1-MG具有较小的分子量, 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且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并降解成氨基酸, 不会再进入血液循环, 在尿中的含量极其微小。而当肾小管发生损害后, 原本正常的低分子蛋白重吸收发生障碍, 导致尿中低分子蛋白水平升高, 尿中α1-MG水平随之升高。故此, 可将尿α1-MG作为肾近曲小管及肾小管功能受损的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NAG、α1-MG、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SLE尿蛋白阳性患者高于阴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尿α1-MG对SLM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mALB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 受肾小球基底膜滤过及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影响, 正常情况下尿中白蛋白含量很低, 当发生血流动力变化导致肾血流量加大, 肾小球滤过压增大或因肾脏病病变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时会导致尿中mALB指标水平升高[8]。由此可知, 尿mALB可反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损伤, 且与肾小球滤膜的损伤程度具有密切关系。进行尿mALB检测可对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功能及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进行了解, 有利于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本次研究结果提示, 尿mALB有助于SLM肾损害的诊断。
NAG是一种相对分子量约140 KD的酸性水解酶, 主要来自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在近曲小管内具有较高含量, 在肾小球内亦存在低活力分布。尿NAG含量是肾小管损害的最敏感指标, 尤其是近曲小管受到损害后, 尿NAG指标水平呈显著性增高[9]。原因在于:①肾小球基底膜滤过功能受损导致蛋白质滤出量增大, 促进NAG释放, 进而导致尿NAG含量升高;②发生肾实质性病变, 实质细胞坏死、变形导致NAG释放[10]。本次研究结果提示, 尿NAG可作为SLM肾损伤的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 给予SLE肾损害患者尿蛋白定性以及尿NAG、α1-MG、mALB指标等指标检查有利于判断患者肾损伤程度, 可作為狼疮肾损害的判断指标,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强, 杜民古, 田祥燕. 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19):44.
[2] 臧立群, 卡布努尔·马木提. 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研究.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 1(3):15-16.
[3] 石秀祯, 李琴, 罗琼, 等. 血清细胞因子和尿液微量白蛋白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发展的作用.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 48(3):305-308.
[4] 杨婷婷, 张玲, 吴雪琴. 探讨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54):171.
[5] 方海瑛, 苏允凤, 罗琼, 等. 探讨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10):128.
[6] 华继平. 浅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尿检的临床意义.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14):6-8.
[7] 刘杰, 陈静静. 尿蛋白定量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 27(1):86-89.
[8] 张家永, 郭进, 陈玉玲, 等. 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指数对SLE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当代医学, 2018, 24(5):1-4.
[9] 阿尔孜古丽·木塔力甫, 刘红, 王昌敏. 不同检测指标在狼疮性肾炎肾损害诊断中的比较及意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 27(15):2225-2227.
[10] 李欣. 微量白蛋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37(9):1054-1055.
[收稿日期:20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