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20-09-23王素平
王素平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颅组(20例)和微创组(30例)。开颅组行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并监测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微创组出院时(24.36±3.58分)和术后3个月NIHSS评分(20.03±3.03分)均显著低于开颅组(29.64±4.27分、25.98±4.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具有损伤小、康复快,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好等优势,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高血压;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康复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0106-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持续的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对脑血管损伤较大,因而患者极易出现脑血管疾病,其中脑出血发生率较高,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危害较大,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存活者也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因而必须进一步提升其疗效[1]。近年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逐渐成熟,在该病治疗中应用增多,为进一步探明其疗效,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比分析了该术式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差异,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颅组(20例)和微创组(30例)。两组患者均存在高血压病史,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组,年龄48~76岁,平均62.15±14.0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4~2.0h,平均1.38±0.62h。开颅组,年龄50~76岁,平均62.89±13.0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2.0h,平均1.27±0.63h。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开颅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全身麻醉,术前CT检查确认血肿位置,根据血肿位置确定离头皮较近的区域做马蹄形切口,逐层切开直至皮质,暴露血肿,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止血、放置引流管,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随后关闭缝合切口。
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局部麻醉,患者取侧卧位,根据血肿位置选择侧卧方向,
根据术前颅脑CT定位,确定穿刺位置(避开重要功能区及血管)和深度,随后选择合适型号的粉碎针,钻通硬脑膜与颅骨,直至血肿腔,插入针芯连接注射器,抽吸血肿,然后将4ml0.9%氯化钠溶液与2~3 U尿激酶混合稀释后注入血肿腔中,夹管3~4h,然后与引流管连接,开放引流,直至大部分血肿清除,随后拔除穿刺针,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0~45分;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性[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神经功能评估
微創组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情进展较快,对于存在手术指征者,尽快实施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传统术式以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主,目前该术式不断优化,形成了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改良术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直接清除颅内血肿的可靠疗法,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应用较多,疗效可靠,但是该术式对脑神经损伤仍较大,有待进一步改进方法。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借助于现代影像学检查技术,对颅内血肿进行定位分析,采用穿刺方式进入血肿腔内,对血肿进行清除、溶解、吸除和引流,在微创的基础上,实现了颅内血肿的有效清除,疗效可靠[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颅脑损伤更小,手术操作简单,因而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颅组,患者术中出血少,康复快。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微创组出院时(24.36±3.58分)和术后3个月NIHSS评分(20.03±3.03分)均显著低于开颅组(29.64±4.27分、25.98±4.58分),提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方面优势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具有损伤小、康复快,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好等优势,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谭平.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6):1-3.
[2] 官春城,郭铭,梁晓华,等.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1):269-272.
[3] 陈海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24):3006-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