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种练笔方式提高学生习作素养
2020-09-23肖丽丽
肖丽丽
【摘 要】 如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练笔”,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笔者通过填补文本空白,点、面结合仿写,读写结合、续编、改写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习作能力。
【关键词】 练笔方式;补白;仿写
如今,在大部分孩子心中,作文成了淡而无味的蜡团,孩子们谈“作”色变,假、大、空的文风是见怪不怪。如何改变现状,有效地进行写作训练,让孩子真正爱上写作,真正用“我手写我心”呢?我觉得,练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就文取材,填补空白激情趣
随文小练笔,内容紧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课文中有很多具有艺术性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充分利用这些文本,紧扣文本的“空白”处补写,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如张祖庆老师在教学《穷人》一课时,紧扣课文细节描写让学生感受穷人不“穷”,引领学生品味课文语言,体会穷人的勤劳和善良。当学生的目光聚焦到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身上时,教师提出质疑: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就未曾想到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设计练笔,写一段西蒙临死前的内心独白来填补文本的“空白”,让孩子们深切体会西蒙当时内心的纠结,感受穷人内心的善良。通过这样的小练笔,学生不仅加强了观察、想象的训练和人物外貌描写的训练,更进一步体会了文本的内涵。
二、顺水推舟,点面仿写皆相宜
寻情感共鸣处,利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人物心理所产生的共鸣进行仿写练笔,不管是写句还是写段,不论是从点还是从面,都能顺水推舟,让学生获得较大的乐趣和收获。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典型的例文,以例文引路,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笔,可学习范文遣词造句、布篇谋局的方法,可替作者说话,也可为主人公着想或对自我之境、自得之情加以抒发等。读写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样文,使学生写起来有所依靠,从而大大降低了作文的难度。
如在教学《匆匆》一课时,品读完“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一句,我让孩子们根据这样的句式“_的时候,日子_;_的时候,日子_;_的时候,日子_……”仿写句子:有的写 “畅谈的时候,日子从谈笑声中过去;阅读的时候,日子从字里行间流过”;也有的写“学习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流逝;睡觉的时候,日子从睡梦中划过”;还有的写“练声的时候,日子从乐谱上跳过;看电影的时候,日子从银幕上跃过”。在仿写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仿写段,仿写体裁。
三、读写结合,一箭双雕水渠成
小练笔因课而练,让学生在练笔的实践中习得书面表达的方法,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对于小学生而言,练笔最重要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因此,在读写结合中,读是写的基础。读,要读出感情,要读出氛围 ,读得身临其境,使学生装满一肚子话语,直到不吐不快,至此,练笔方能水到渠成。如我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有这样一段教学设计:教师出示句子:“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学生多次读,说体会后,教师又出示练笔:“此刻,在他的内心好像有两个声音在争吵,
一個声音说‘_,另一个声音说‘_。”这样的练笔,紧扣人物动作,使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中,不仅加深了阅读理解,同时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作文素养。
四、不拘形式,畅所欲言轻松写
课堂“练笔”的关键是教师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燃点,选准能牵动“全身”的那“一发”,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练笔的欲望。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借助文本进行延伸,让孩子写《凡卡梦醒后》的练笔。有了课文的铺垫,孩子就有了习作的欲望。练笔中,孩子们都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中进行描述,细节习作得到了训练。
除了借助文本的延伸之外,我还利用文本让孩子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
课堂中我常让孩子进行角色互换,作为文中的主人公进行改写。如在《检阅》一文教学中,我设计了这么一处练笔:如果你是博莱克,你当时会怎样想?以第一人称对文章进行改写,学生利用文本的语言很好地进行了重组。在教“外国的名篇名著”专题单元时,我就引导孩子看完一部小说后学会写故事的梗概。有时我还利用古诗让孩子进行扩写……通过大量且多种形式的练笔,学生不再惧怕无内容可写,大量的练笔为习作奠定了基础,帮助学生掌握了语言运用的本质和规律。
行走在语文的路上,我越来越觉得重视练笔是写好作文的法宝。丰富多彩的练笔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涵养了学生的个性与品格,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习作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鸿苓,吴亨淑,张锐,孙炳铨编.语文教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2]谭桂玲.于“练点处”有效练笔——例谈小学多元化习作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8(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