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再谈鼠
——《化石》中的“鼠”知识(三)
2020-09-23郭建崴汇编
郭建崴 汇编
连续两期汇编了《化石》里解密过的远古“鼠辈”,本期介绍一些我们杂志中讲过的现生啮齿类的有趣故事。
“鼠族”之盛,无奇不有
两轮地支前的1996年,彭学彦在当时《化石》第二期上《谈鼠》,从鼠害说起,而后在谈鼠类“兴旺的家族”时,列举了“十大奇鼠”。
“鼠年谈鼠,人们议论更多的是‘鼠害’。……全世界每年被鼠吃掉的粮食可以养活2亿人口。老鼠为了磨短它那不停生长的门齿(每年长13毫米左右),几乎什么都咬。仅咬坏电缆一项,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000万元,还可能因电线短路造成火灾。”“老鼠传播鼠疫、斑疹伤寒、旋毛虫病、拉萨氏热、沙门杆菌疾病。仅1348年由老鼠传播的黑死病(鼠疫),就曾夺去许多欧洲人的生命,且肆虐达三年之久。”“不过,鼠类也有值得说说的另一面。……一、惊人的繁殖力……二、互助本能……三、聪明狡黠……四、特殊的适应能力……五、兴旺的家族……1.叫声如狗的草原犬鼠……2.会滑翔的飞鼠……3.两栖的刺豚鼠……4.分泌麝香的麝鼠……5.不长毛的秃板齿鼠……6.叫声如鸟的荒野睡鼠……7.不怕踩的扁鼠……8.烫不死的鼠……9.只有两条腿的鼠……10.能当柴烧的火鼠”(在此我们仅列出这些小标题,彭学彦的全文链接于古脊椎所网站《化石》杂志网页上,请有兴趣的读者上网阅读)。
其中,“烫不死的鼠”被称为烫鼠,同一年第三期《化石》里(为了简约,后面我们只提第某期,均指《化石》杂志),李本亨在文章《高温并非生命禁区》中也有介绍——“希腊著名的维拉地热泉,水温高达90℃,终年热气腾腾使人不敢靠近。然而,热泉里却生活着一种水老鼠。”
“小老鼠,上灯台……”,这首儿歌不知催眠过多少代中国幼儿进入甜蜜的梦乡。可见我们从小对“鼠辈”的印象就是——小。那么最小的鼠有多小呢?1991年,陈国良在第二期《奇异的微型动物》一文里就介绍了两种——“在苏联巴尔喀什湖附近,生活着一种微型小鼠——顶针鼠。这种鼠全身长满绒毛、五趾齐全、善跳,成年的鼠才不过顶针那么大。几年前,在泰国西部丛林中发现了一种小飞鼠,体重约2克,身长为3厘米,靠食细小的昆虫为生。”
麝鼠(邢睿拍摄)
但是可别以为“鼠辈”里就没有大个头。1990年,元令在第四期的《哺乳动物掇趣》里提到:“最大的啮齿类动物是水豚,长1米多,体重45-50公斤。”张万佛在1997第四期《拉美世界的啮齿动物之最——水豚》一文里还有进一步的介绍——“拉丁美洲,啮齿动物跟其他洲的不同。……松鼠科也极贫乏,鼠科几乎全无。而此洲的水豚、加油、缘于、圣印、格等很特别的啮齿动物,其他洲根本见不到。”“水豚是哺乳纲、啮齿目,水豚科的动物。……外形与结构都很象豚鼠,只是比例上较短而已;……尾巴退化,只留下一点痕迹,所以有人叫它‘没尾巴的大老鼠’。”“……一生逗留在水边,也到水中去,潜水的‘本领’很好,……”“水豚经常3-5只成小群生活,多时聚至20只,吃水生植物、芦苇、树皮等,有时爬上陆地偷吃蔬果、稻米、甘蔗,被人们视为害兽之一。水豚不筑洞窟,在现成的的浅窝内休息;如栖息地受惊扰时,则昼伏夜出躲在树丛中,在陆地奔跑时,如马奔,被追急就跳入水中。……”“……捕捉后易饲养。水豚肉又鲜又香,营养丰富,不亚于猪肉。”
在行为学方面,“鼠辈”当中最令人惊奇的莫过于旅鼠的自杀行为了。赵琦发表于1988年第四期的译作,《揭开旅鼠集体自杀之谜》对此有很好的介绍。“对旅鼠这种集体自杀行为,……挪威教授安尼·约翰逊却得出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他认为,旅鼠的这种行为不是简单的集体自杀行为,而是旅鼠群体‘人口过剩’的结果。……旅鼠呈几何倍数的繁殖力,是它们不得不集体自杀的根本原因。每隔3-5年,这种鼓着小眼睛的小动物的数量就会突然暴增,……由于数目的突然增加,个体生存空间便显得十分狭小,造成一种神经上和欲望上的巨大压力,就像居住在拥挤的大城市中的居民所感受的那样。……由于数量的大大增加,食物也显得严重不足。于是它们便会聚起来,去寻找新的觅食场所。它们涌向农田,涌向北欧的海岸低地,去寻找食物和空间,凭借它那纤细的小腿,一天可以奔走50公里之遥。‘……当它们跌下悬崖落入湖海之中时,它们并没有意识到它们在自杀。’……‘当成千上万只旅鼠群起而奔时,它们是无法看到悬崖和湖海的存在的。’”
“旅鼠大多生活在北半球,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北欧地区,其中尤以挪威最多。……旅鼠的身长为36厘米左右,在欧洲有9个不同品种。在‘旅鼠自杀之年’里,由于环境、气候相当适宜,食物充沛,因而旅鼠的数量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快增加好几倍,随之而来的灾难是食物短缺,然后就是大迁徙去寻找食物,出现了大规模的自杀奇观。此后,旅鼠的数量锐减,需要几年时间才恢复过来,再一次出现‘旅鼠自杀之年’。因此,这种现象具有周期性特点。”
实际上,旅鼠的这种自杀行为是种群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策略的表现,这种策略被称为“r对策”。
说起适应,“鼠辈”们绝对是各怀绝技,对各自生活环境的奇特适应能力无不令人称奇。
以沙漠环境为例,王介浩在1992年第二期《沙漠中的动物》一文里谈到——“沙漠中有丰富的哺乳动物。绝大多数是食种籽的。主要是啮齿类。……几乎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主要沙漠里,都有一种使人感到惊奇的沙漠啮齿动物种类。它们是从毫不相关的祖系中演化而来的。如美洲的更格卢鼠、非洲与亚洲的跳鼠与小沙鼠,澳大利亚的林跳鼠与袋犰鼠。它们的外形像小型袋鼠,前足短小,而后足长而有力,能大步跳跃。它们都有生着丛毛的长尾巴,在跳跃时起着平衡的作用;后腿上通常只有三个能起作用的脚趾,有长而硬的毛,在沙地上起着牵引作用;头部有高度扩大的听室,起着共振箱的作用,可放大沉寂的沙漠中的声响。”“更格卢鼠奔跑速度惊人,每秒可达5米。它的尾巴可帮助它作之字形前进,在飞跃中也可以作近于直角的转弯。它的防御战术是用后脚快速踢沙,使敌人看不清楚。……居住在沙漠低处的北美林鼠,用成百个仙人掌的节和石头堆叠起来作屏障,来保护它们的洞口,可防御丛林狼、臭鼬和响尾蛇的袭击。”
他们对此类产品的需求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①在产品的定位上,要做符合大学生心理的产品,不同大学生对于手机的定位也是不同的,有的将其视为身份的象征,有的视为娱乐工具,有的则仅视为通讯工具。②在手机推广宣传上,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轰炸式宣传,利用明星效应,请知名影星做产品的形象代言,增强产品的吸引力。③在产品外形设计上,着重开发新的款式和外观;在功能上,要注重实用性,优化学生用户使用手机的体验感。
老鼠还有一个“奇门绝技”,就是对地震的预反应。周俊、朱江在1992年第三期《地震与动物行为异常》一文里提到:“鼠、鼬、狼等野生哺乳动物的震前反应。它们成群地离开洞穴,四处仓惶流窜。辽宁地震前,发现有老鼠在大街上乱窜,田鼠象醉汉似地在光天化日之下摇来晃去。唐山地震前一天(27日),在滦南县,有人看到棉地里成群的老鼠互相咬着尾巴,连成一串,由大老鼠领着,仓惶奔逃,或数百只老鼠聚在院子里发愣。”
大沙鼠(邢睿拍摄)
登堂为宠物,入室助科研
“登堂入室”本意是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是这个成语常常被一些人误解,因此将其与“鼠辈”联系到一块儿,很可能给人的第一反应是小耗子们在月黑风高或是趁人不备之时溜进我们的房屋里干一些坏事。笔者在此特意把这个成语拆分开来,重述几个《化石》杂志中讲述过的“鼠辈”对人类的积极贡献,也算是给“登堂入室”一个另类的“恢复名誉”吧!
先从人类饲养“鼠辈”说起。2004年第2期上,刊登了同号文研究员的文章《从动物驯养谈进化问题》,文中的“表1.常见家养哺乳动物及推测的它们的祖先”里列出有“荷兰猪-天竺鼠或荷兰鼠;实验室鼠-褐家鼠”,暗示出人类饲养啮齿类的两大重要目的——宠物与实验动物。
崔宁在2008年第一期《宠物鼠趣谈》一文里,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各色宠物鼠的分类学属性:“当作宠物养的这些‘鼠辈’,在动物分类上大多属于啮齿目,包括鼠科、仓鼠科、松鼠科、豪猪科、绒鼠科、豚鼠科等多个科的多个属种,甚至包括称为‘鼠’而其实是有袋目、食肉目的动物。”
“豚鼠的小名特别多,又叫天竺鼠、荷兰猪、几内亚猪、小天、天天、印度猪、荷兰鼠、葵鼠、海猪,等等。豚鼠来自南美洲,原先在安第斯地区作为肉用动物饲养,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属于啮齿目,豪猪型亚目,豚鼠科。……除了最著名的成员豚鼠外,另一个比较特殊的成员是兔豚鼠,又叫长耳豚鼠,因耳朵较长似兔而得名。兔豚鼠分布于南美洲南部的巴塔格尼亚草原,其体态不似啮齿类而略似善于奔跑的有蹄类,也被称为鹿豚鼠。”
“属于豪猪型亚目的宠物还有龙猫,……学名绒鼠,又叫南美栗鼠、绒毛丝鼠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绒鼠科绒鼠属唯一的一个现生种。”“……豪猪也成为一些人的心爱玩意儿。”
“黄金鼠、老公公鼠、布丁鼠、沙鼠则属于仓鼠科(也有将沙鼠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科的),……仓鼠科是啮齿目甚至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科,现存种类超过600种,化石种类也不少,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亚科和族。仓鼠科以新大陆种类最多,其中南美洲所有的鼠型亚目成员均数此类,……”
“花松鼠、欧洲红鼠、条纹松鼠、虾夷松鼠、鼯鼠(也有独立为一个科的)等属于啮齿目,松鼠型亚目,松鼠科。南京鼠、小白鼠、无毛鼠这些都是鼠科的成员。”
“还有一些虽然叫做‘鼠’,却完全不属于啮齿目的宠物,比如说花臭鼬鼠、灰丽杜鼠,这是食肉目的,还有袋鼠鼠、袋鼯鼠什么的,这些属于有袋目,和真正的啮齿目差得远呢。”
谈过一些“鼠辈”因被人类当宠物饲养而“登得厅堂”的记录,下面该讲“鼠辈”因成为实验动物而进入实验室并助力科学发展的“入室”故事了吧?但是由于《化石》杂志的古生物学属性,一直没有刊登过这方面有影响力的文章。不过,许香亭老师曾经在1991年第4期发表过一篇编译的《人类怎样变成了肉食者?》,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了现生啮齿类研究对解决古人类学问题的一个启示,可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一个典范,让我们用本文最后的一节来一起回顾。
“现在不大容易找到很好的例证,用以说明起源于素食的祖先而进化转变为肉食者,这表明食性上这样的转变有一定的困难,或者说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们还是找到了这样的动物……俗名称之为‘杀手鼠’。……已知有三种,统称为蝗鼠。蝗鼠分布于美国中部和西部,极为常见,据说是人们喜爱的小玩物。蝗鼠看上去很象惹人喜爱的普通田鼠,小巧灵活,浅棕色,长有一对大耳朵,长胡须。在分类上蝗鼠属于鼠科,即‘正常的’最普通的素食鼠类的成员。但它们的行为却很不寻常。”
“蝗鼠是凶猛的‘袖珍’食肉猛兽。它们成帮结伙在夜间出猎,一口咬住弱小的蝗虫,把腿一条条撕扯下来吃掉。时而高高扬起它那红头鼻子,象小狼一样嚎叫,这是在呼唤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共享一顿盛宴。顾名思义,蝗鼠主要以捕食蝗虫、蚂蚱以及其他昆虫为生,但偶尔也捉些小田鼠、小蜥蜴等小型动物换换口味。”
“成为肉食者的生活是如何转变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向食肉转变时大致有三个方向。……一个是速度因素,……但仅仅依靠速度还不够。狮子、三色犬和斑鬣狗这三种食肉动物,捕食时群体性比速度更起作用。那么速度加上群体性才使其捕食活动更为成功。”“可能没有人测定过快速跑跳的蝗鼠的速度。但鼠类是具有高度群居性的动物,常常成群结队出来捕食,看来上述分析是正确的。”
“……牙齿很像杂食鼠类。蝗鼠是高度发达的掠食者,它们表明,锋利的切割性臼齿并不是食肉类所绝对必需的。”
“将任何食物转变成某一器官组织则要花费能量。……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这种转化的第一步是将阳光转化成植物组织。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损失了90%的太阳能。比植物高一级的是初级的消费者——素食动物。对素食动物而言,将食物转化为组织也需要能量,这又丧失了大约90%的能量,那么就应该是要么素食者大大少于植物,要么素食者很小。在第三级,即最后一阶上是掠食者,也就是第二次消费者。食物转化为能量还是很消耗能量的,掠食者要少于被猎获者。缘由显而易见:掠食者数量过多,它们消耗的猎获物就要快于猎获物的生产量,掠食者很快会挨饿。在食物金字塔的塔顶上是不稳定的‘高位’。”
“显然任何物种由第二级(基本消费者)向第三级(第二次消费者或食肉类)转移面临着密度大的困难境地。既然食肉类必须少于素食类,那么变成食肉类的素食者个体数突然显得太多了。如何解决呢?要么死亡,要么向其他地方扩展,要么躯体变小。扩展地理范围大概是最引起注意的选择。居于第二位的是在体质上变小,以便适应在原来的分布区生活的需要。死亡是进化上的愚蠢之举,虽然这是经常发生的事。”“这种不可避免的选择是否冲击过蝗鼠?是的。与同样大小的素食者相比,蝗鼠的‘家乡’分布区要大一两倍,它们显然有扩展地域的能力。”
介绍至此,我们已经步入生态学领域啦!下一期,让我们从一个生态学家的视角切入,再探“鼠辈”之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