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岗位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2020-09-22朱莹
朱莹
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财务会计是一门核心课程。新课改得到不断推行的背景下,应该对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培养学生形成实践能力以及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因此,对将岗位教学模式实际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方式实施深入探索,有利于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本文就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岗位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近几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工作难找的严峻问题,这就使得对财务会计实施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很多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其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而是缺少岗位工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针对会计专业毕业生所对口的岗位,对财务会计课程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将岗位教学法引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形成会计专业技能的目标。
1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岗位情境
出纳岗位。其岗位情境具体包括,出纳职责、出纳人员的综合素质、出纳工作方法、票据及印鉴的保管、库存现金管理、各种票据管理、填制相关凭证、办理结算方式、编制和登记记账凭证等。
存货核算。其岗位情境具体包括核算与存货相关的收发业务。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在岗位教学中掌握存货的收发程序、编制原始凭证和汇总表、处理存货账务等。
财务成果。这个岗位具体包括核算费用、收入、利润的相关业务。学生需要在岗位学习中深入了解销售环节中所发生的业务,费用的形成、利润的分配等。另外,还应该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并完成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
固定资产核算。该岗位具体包括对各种过程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增加进行核算,形成固定资产的方式主要有外购、接受投资、建造等。还需要对固定资产实施清查以及处置中所形成的原始凭证进行填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
往来结算。这个岗位具体包括应收款项的核算、应付款项的核算。学生在岗位学习中应能够掌握增值税专用发票、工资汇总表等原始凭证的填制,并依据原始凭证对记账凭证进行编制。此外学生需掌握对销售折扣、应收坏账和票据银行贴现等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
总账报表。该岗位主要负责月末的会计核算处理、会计凭证的编制、记账凭证的审核和现金银行存款的签章,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各类统计报表的报送工作。同时还需定期对财产、物资和材料的盘点工作给予协助。
会计电算化。此岗位的具体工作包括对会计财务软件系统运行的协调、管理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对凭证进行电子审核记账等。学生需要熟练对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结合财务工作的具体要求,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工作。
2 按照教学内容设计工作情节
2.1 学习内容主线
教师在岗位教学模式中,可以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角色,使得企业的真实业务能融合于课堂教学当中。学生需要模拟一些会计业务核算和处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在参与活动中,学生能对不同岗位的职责以及工作流程形成了解,并能體会不同岗位的工作环境,突出了实践教学的主体性。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货到付款业务”,可以将教学过程分成采购和销售这两个环节,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本课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对采购环节进行细分,比如,设置采购部门、原材料仓库、财务部门等,根据业务发生的情况,合理安排学生的人数和任务。另外,在这项业务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安排采购专员、仓库管理员、出纳等角色,并为其布置相应的任务,使其能熟悉业务流程,并完成业务模拟。采购专员需要下订单,并由销售单位确认和填制发货单据,发出货物;采购部门需要根据相关单据以及收到的货物进行验收入库。由仓库管理员填制入库单,由出纳确认款项以及相关凭证,销售单位根据相关单据确认收款凭证。又例如教师让学生模拟预借差旅费和报销的核算过程,分别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会计主管、出纳、出差人员等,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核算工作。首先出差人员自行在出纳人员处获取借款单,在填写之后由单位负责人签名、会计人员和财务主管分别进行审核签名后,出纳人员才可以在登记入账后发放差旅费现金,当出差工作结束后出差人员需办理差旅费报销,填写差旅费报销单经会计人员审核、单位负责人签名后,出纳人员对其进行报销等账务处理工作。
2.2 将岗位体验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会计岗位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学校很难将学生送到实际的企业中进行这个岗位的实习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或者无法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尝试将岗位体验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这样的方式优化财务会计岗位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讲解到“差旅费报销业务”这个部分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动画或者相关资料的方式将业务的具体情境导入到课堂当中,使其直观了解相关的出纳工作以及差旅费的整个报销流程、会计核算方法等。
3 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展开讨论。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很难使课堂秩序得到保障。首先,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班级中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教师将岗位教学的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布置给每个小组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在小组中进行岗位模拟,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其次,教师应该尽量维持班级的秩序,避免不同的小组之间发生矛盾,为学生提供演练模拟的优质平台。在学生进行合作模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其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4 改进教学思维及方式
教师在进行岗位教学的过程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差距,岗位教学是旨在通过短时间的情景模拟实现学生对某一财务岗位的体验,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若进行岗位教学必须提前做好对其的课程设计工作,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整的体会财务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有效的掌握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能,进而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再者教师要避免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明确岗位教学的实践性特征,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只是对理论知识内容的学习,也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情景模拟的形式让高职生能够切实的体验岗位工作,既是对自身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也是提高其职业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进行岗位教学时需要对教学思维和方式根据具体问题而进行完善改进。
5 结论
综上所述,将岗位教学模式实际应用于财务会计课堂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岗位情境;按照教学内容设计工作情节;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本文对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岗位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促进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单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