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2020-09-22李伶伶
李伶伶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图书馆的转型成为大势所趋,而分类编目工作则是转型的重中之重,结合当下编目工作的流程,编目工作环境的变化,都使得编目工作暴露出一些问题,深入分析图书馆的发展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编目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使编目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编目工作效率。本文分析了分类编目工作的特点,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特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的有序开展。
前言:
分类编目工作是通过目录的编制,从而控制文献的存储状况和存在特征,从而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书目的共享。用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检索书目,从而方便寻找想要的图书,因此分类编目人员应做好文献检索的维护,积极的推广图书网络资源,以此来扩大图书馆文献系统的传递途径,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图书馆的转型,与各大高校的图书馆进行信息的整合,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不断创新服务的方法,提高服务的质量,信息技术的加入也使得图书馆服务方式更加便民,从而增强对典藏的保护,加强图书馆藏书建设,从而真正的促进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的有效开展。
1 图书馆转型背景下编目工作的特点
1.1编目环境现代化
时代在发展,图书的管理方式也在随之变化,图书馆的馆藏也在逐渐丰富,开放程度提高。传统的编目工作主要是对图书馆内的文献、图书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合理的安排图书资源,随着网络的发展,图书馆的编目环境也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编目工作人员能够在网络上分享图书资源,远程传输图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间接的增加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通过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也减少了传统编目工作的步骤,减少了图书资源的浪费,从而使编目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深层次的挖掘图书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1.2目录网络化
编目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目录的编写,在这之前应对书籍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对常被借阅的图书有所掌握。传统的图书馆目录主要展现两方面的功能:展示图书馆内部的资源信息,为图书馆服务人员和用户提供文献检索的方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可以得出学生对图书馆书目的倾向程度,以便在以后的采集书目或者是编制目录提供参考,同时大数据在图书馆的检索服务与咨询服务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功能也极大的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现阶段图书馆面临转型,图书目录也逐渐向网络检索转换,读者根据网络资源进行筛选,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目录网络化的变化也是图书馆转型的一大进步,能够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1.3编目重点变化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图书馆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图书馆重视馆藏,专注对馆藏的整理分析,转型后的图书馆更加关注分类编目,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内部的资源进行共享,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传统的编目对象是文献的印刷,新时期编目的重点对象则是文献检索资源的开发,从而适应形势的变化,促进图书馆的转型;传统的编目工作主要依靠人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编目工作有直接影响,转型后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编目工作实现网络化发展,根据网络检索文献,将文献输入到系统中会自动生成目录,对文献的整理也更加方便,文献检索形式多样化,从而提升编目工作的有效性。
2 图书编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采编业务量大
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是图书管理的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此,图书馆从事文献编目人员的专业素质都比较高,但是近年来,业务人员的素质下降,这与人均图书保障率下降有直接关系,高校加强对图书馆资金的投入,引进丰富多样的图书,这也使得图书编目工作更加复杂,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多图书馆为了节省资金,采取图书公开招标采购的方式,这样书商可以免费为图书馆进行盖馆藏章、贴条码贴纸等等,免费配送采访和编目数据,这些免费的项目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书商提供的编目工作是否合理,或者是否符合图书馆的需要,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2缺少专业的编目人员
图书馆想要进行有效的编目,使编目工作走向社会化就需要专业的人才,建立一支专门的编目队伍,仅仅依靠书商提供的编目数据是无法完成高质量的编目工作的,并且图书馆对数目数据的编制也有自己的要求,部分工作人员对分类编目规则的认识有限,因此只能照搬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无法著录无在版编目数据的图书,从而造成分类编目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编目人员应深入挖掘图书的特点,从而提高图书馆编目数据的质量和水平,從而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推动图书馆藏书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2.3分类不标准
现阶段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书,一个学科下面分设了多个门类,编目人员想要完全了解有一定的压力,同时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在图书的归类操作中也会存在着差别。我们在图书馆查找图书时,发现本应放在一起的图书没有放在一起,而不应出现在一起的图书又被放在了一起,这种归类不统一的现象一直得不到解决,也是由于编目人员的分类不够具体造成的,从而使编目数据缺乏规范性,不利于编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的措施
3.1制定完善的MAKC格式使用手册
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完善的图书编目规则,从而最大程度的确保图书编目的准确性和规范化;并且各种数据中心都有独特的数据格式对数目数据的理解和使用模式也不相同,因此,数据的管理难度大,想要实现统一的管理,就需要完善格式使用手册,强化中央数目数据库的建设,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强化数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从而实现图书馆内部数目数据的协调统一。
3.2提高编目人员专业素质
编目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编目的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工作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定期参加一些讲座和培训班,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应及时与同事交换想法和经验,互相学习;积极利用互联网来建设用于编目信息沟通的平台,从而在网络上发布编目的心得,总结联机编目的经验,与图书馆的编目人员及时分享成果,从而更好的促进图书馆分类编目的发展。编目人员在保证日常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电脑操作能力,能够准确的提炼出关键词,准确的对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不断学习,适应编目工作技术的更新,加强业务能力的提升。
3.3实现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开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教师与学生都已经不再满足单纯的文献查找,他们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借助大数据,图书馆将读者的浏览记录,检索内容等数据进行整理,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之后,根据读者的喜好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团体,从而建立专门的目录,图书馆中教师与学生是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但是在对资源的需求上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别,大数据根据学生的习惯,教师的需求进行了必要的区分,更加精确的探索不同用户的喜好与需求,从而对用户的检索与浏览记录进行分析与处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要求,也可以在学校的官网上设置相应的栏目,方便读者能够更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部分,提高检索的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4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分类编目工作是在图书馆转型的背景下开展的,它受到了图书馆工作环境的影响,同时目录、对象以及手段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想要实现更加满足读者的需求,创新服务理念,增强用户体验,特别是对于高校的图书馆,更应该整合网上的优秀资源为自己所用,增加自身的信息储备,吸引潜在用户,图书管理员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互联网操作的基本技术,实现多样化的发展,就需要做好图书馆馆藏工作,分类编目合理开展,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作者单位: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