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金融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2020-09-22柴琳琳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9期
关键词:金融扶贫精准扶贫

摘要:实现全面脱贫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各大金融机构在政府的号召下也相继出台了各种扶贫措施,但金融行业在河南省发展还不成熟。河南省在金融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扶贫方式、执行方法单一以及技术支撑缺陷、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提高金融精准扶贫方式执行效率、强化互联网金融扶贫方式技术支撑、提高扶贫对象识别精确度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完善河南省金融精准扶贫对策。

关键词:金融扶贫;精准扶贫;扶贫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F83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9-0129-02

金融作为重要的扶贫手段之一,河南省内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各级政府的号召下,也积极投入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但河南省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加之省内各地情况略有不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就需要在不断摸索反思中前进,那么对河南省金融精准扶贫对策进行研究对提升金融精准扶贫效果十分重要。

国外关于贫困的研究要早于国内,通过搜索关于扶贫的外文文献献发现,国外并没有针对“精准扶贫”专项研究,但对金融参与扶贫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Johan Rewilak(2011)通过研究在减弱贫困中金融起到的作用时,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确实能够减少贫困人口数量。Paul Holden,Vassili Prokopenko(2011)表示发挥金融机构在减缓贫困中的作用,对摆脱贫困意义重大。Bruhn & Love(2014)通过研究得出金融服务对贫困人群的门槛限制越低,贫困人口更容易脱贫。

相比于国外扶贫研究,国内起步较晚,但已经产生了很多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研究成果。赵晓峰和邢成举(2016)表示贫困户通过与农信社合作能够加速脱离贫困。舒景慧(2016)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金融产品创新是提升金融精准扶贫效率的方式之一。郑屹(2017)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的金融精准扶贫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线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河南省金融精准扶贫现状

政策支持方面,近些年在国家的号召下,河南省大力开展攻坚脱贫工作,金融扶贫作为重要的扶贫方式之一,为了使得金融能更好更高效地参与到扶贫工作中,省政府出台了各种多项关于金融扶贫的政策指导性文件,例如2020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贫小额信贷等支持政策。

一是资金投入方面,近些年为克服扶贫工作中资金短板的问题,河南省对贫困资金的划拨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0年3月河南省当年扶贫资金一共下发623342万元;2017年一共下发584397万元;2018年一共下发634191万元;2019年一共下发825763万元。具体金额如表所示。

二是金融扶贫产品开发方面。为了进一步支持扶贫工作的开展,河南省各大金融机构开发了专门支持扶贫的金融产品。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是针对贫困地区自己的特点量身打造适合贫困区当地的金融产品,涉及的帮扶项目包含农业产品、特殊旅游、特殊产业等。在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中“期货+保险”的模式在河南省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2019年太平洋产险郑州中心支公司联合国信期货郑州营业部共同实施的玉米价格指数“保险+期货”项目该项目为1140多名贫困农户、5900多亩玉米提供了330多万元的风险保障等。

二、河南省金融精准扶存在的问题

1.金融精准扶贫方式的执行方法单一

(1)金融精准扶贫程序复杂。因为金融扶贫的金融属性,使其和其他金融一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是金融机构承担的一项政策性业务,所以无论是程序上还是贷款条件上都会更加繁琐、复杂和要求高。从贷款条件上来说,要求农户达到贫困标准,有创收项目,有自主发展的愿望且要有一定的生产力的前提条件下,才会给予贷款的支持,且要通过村、鄉、县等一系列组织审查,这样下来贷款主体因时间投入大、等待时间漫长、过程繁琐而降低贫困户的贷款积极性。

(2)因贫困户情况的多样性,那么金融扶贫也应对不同情况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但是,在具体的扶贫操作过程中,因地因村制宜、因人制宜的针对性金融扶贫方式却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依旧采取固定收益发放、送钱送物等落后、传统的金融扶贫手段,这种扶贫方式只能短期内贫改善困户生活,但贫困户贫困的问题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另外,因为地域的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金融扶贫方式应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体现区域化特征。

2.金融扶贫方式存在技术支撑缺陷

(1)农村基层互联网人才匮乏。由于受学习环境、受教育程度及信息传递途径的影响,农村基层互联网发展基础薄弱,发展缓慢,信息传递闭塞,互联网人才极其匮乏,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扶贫创新模式的发展,使“互联网+”金融扶贫的新型模式不但面临推广难,执行起来更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扶贫模式的发展。

(2)扶贫信息管理平台不健全。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的环节比较多,扶贫工作需以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撑,从原始资料的收集,到资料的保存和检索,都是比较复杂繁琐的过程,但管理的方法传统,工作效率低,便利性差,且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难以适应扶贫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3.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

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是金融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帮扶真正需要帮扶的对象。但是在河南省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对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偏离的现象。2019年《中国农村贫困检测报告》显示,在河南省农村地区确实存在部分未达到贫困线的农户享受了扶贫小额贷款。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尤其是小型金融机构与政府缺乏有效的沟通配合,金融机构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模式进行扶贫,没有去考虑一些特定情况;另一方面,贫困户的统计以及每个贫困户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可能之前还是贫困户的农户在贷款时就已经脱离贫困,这需要金融机构进行实时监控。

三、完善河南省金融精准扶的对策建议

1.提高金融精准扶贫方式执行效率

(1)精简金融精准扶贫方式程序。在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复杂的程序与流程给贫困户的贷款带来了很多阻碍,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较为突出。要想使金融精准扶贫方式简化,要通过建立金融机构信息共享机制,减少各种表格的填报数量,增加发掘、善于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共享的作用。

(2)脱离机械化的工作方式。一是要提高扶贫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素养,禁止不做考察完全抄袭其他地区方式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推动者,扶贫人员在开展业务之前,要进行专业化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人员特点,因材施教。培训要将理论与实践、实际相结合,这样在开展业务的时候能用专业的方式方法与群众沟通交流,减少沟通障碍。二是逐步完善精准识别的指标体系。扶贫工作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面临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完善,摒弃以“人均纯收入、住房、医疗、义务教育”等传统脱贫指标,精准识别的指标体系应该以实际发生为依据,参考当地贫困线,扩大贫困人口各个指标所覆盖的范围。

2.强化互联网金融扶贫方式技术支撑

(1)建设互联网人才队伍。培育互联网人才队伍是金融扶贫任务的关键。一方面,应该大力鼓励基层政府学习互联网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互联网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体系,培育基层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互联网人才培养作为平台,引进高技能、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建设一支互联网人才队伍,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发展。

(2)建立健全的扶贫信息管理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扶贫逐渐与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通过大数据平台,使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数据更对称、数据更准确,使金融扶贫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在金融扶贫方面,各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搭建扶贫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实现信息科学化管理,提高扶贫信息管理的效率,助推金融扶贫发展。

3.提高扶贫对象识别精确度

一方面,金融机构加强与政府沟通,更进一步地细化对扶贫对象的调研。把政府统计的扶贫户数据作为重要参考之外,还需要到申请扶贫贷款的农户家里作具体地实地调查,包括家庭人家收入、家庭人口数量以及贫困原因等。另一方面,建立实时跟踪动态体系。在完成对贫困户情况细化调研和发放贷款后,需要定时跟进贫困户贷款项目收益情况以及家庭整体收入情况,对于已经通过扶贫改善境况的贫困户,在日后可以适当减少扶贫资金的可贷额度,对于境况没有改善的贫困户可加大扶贫资金可贷款额度。

四、结语

河南省金融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政府、银行、保险、企业、证券公司、担保公司、公益机构等其他主体,应通力合作、共同探索金融扶贫模式,共同发挥金融扶贫功能,构建政多种主体参与的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服务体系,創建全社会共同推进脱贫攻坚的大好环境。

参考文献:

[1]Johan Rewilak.Scal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11,(15):159~183.

[2]Paul Holden,Vassili Prokopenko.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108(3):717~738.

[3]Bruhn M,Love I.The Real Impact of Improved Access to Finance:Evidence from Mexico[J].Journal of Finance,2014,(1):1347~1376.

[4]赵晓峰,邢成举.农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16,(04):23~29+110.

[5]舒景慧.金融扶贫发展实践探索[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6.

[6]郑屹.国内外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比较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1):26~30.

作者简介:

柴琳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老师。

猜你喜欢

金融扶贫精准扶贫
湖北省扶贫小额保险发展状况研究
江苏农村金融扶贫创新思路与对策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金融扶贫的具体实践及优化措施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县域扶贫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