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现状与思考

2020-09-22张思阳

读天下 2020年22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

摘 要: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思想认识、自身能力欠缺、专业和课程设置定位偏差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发挥政府作用,引导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考核机制,规范校企合作制度等四条建议,希望对校企合作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专业与产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职业院校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新时代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之路。

一、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实训实习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追求上的不同,也使得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的问题

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停留在政策表面,对职业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简单地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同于企业跟岗和企业实习,没有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贯穿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首先表现在对企业跟岗和企业实习定位不准,没有将企业跟岗和企业实习作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一部分来看待,缺少过程指导与监督。其次对聘请行业大师走进课堂也存在认识上偏差,没有发挥行业大师对课堂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大部分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仍处于摸索状态,自身缺乏完善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未能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主体作用和资源优势,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企业对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首先表现在企业没有将校企合作作为提升企业人才素质的途径,表现为合作中学校信息向企业单向流动,互动不足,企业合作的功利性太强,要么是卖设备套取国家政策,要么将学校作为人力资源短缺的补给。其次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深度的思考與规划,没有将职业教育的育人理念融入企业价值创造中,导致校企合作仅仅成为解决企业用人的手段与权宜之计。

(二)自身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方面力不从心,主要还是自身能力欠缺所导致。首先高职院校跟研究型的本科大学比起来,师资力量薄弱,科研能力不强,没有可以足够的优势来吸引企业的合作。其次高职院校主要以技术运用和技术服务为主,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低,因此难以吸引企业持续和深度的支持。最后高职院校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比较薄弱,使得企业参与缺乏深度参与的意愿。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办学及校企合作方面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培养的人才职业岗位迁移能力较差,不能真正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发展带来实际效益,就不可能吸引企业深层次的参与校企合作中来。

(三)专业和课程设置定位偏差

高职院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表现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导致培养的人才不适应企业的需要。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对市场的研判,导致专业与市场需求有滞后现象。其次,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导致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使得企业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降低。再次,高职院校和企业缺乏对课程体系和专业建设深层次的研究,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开设没有突破学科的限制,教材的选择也偏理论化,这些都导致校企合作不能深入地开展。

二、 解决高职校企合作问题的对策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向深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解决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困境。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

校企合作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可行性途经。首先是高职院校要思想统一,深化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主动与企业联系,调研市场,根据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开设课程,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新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利益。其次是企业应主动承担职业教育的社会公益责任,充分发挥育人的主体作用。企业不能仅仅将校企合作当成是解决实习生的问题,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教学中,培养人才,为本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二)发挥政府作用,引导校企深度合作

一是完善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为校企合作良好的运性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二是完善相关的政策,引导和鼓励高职院校和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在财政、税收和奖励等方面进行优惠,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有效地调动企业为学习提供教学服务。

(三)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一是政府牵头,成立包括学校、企业、团体在内的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组织,制定合作的章程,规定彼此的权利与义务,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二是高职院校严格确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产教融合的要求,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将课堂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开到企业,将企业的一线人员请到课堂中。三是企业通过“订单班”“冠名班”的形式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办学中,提供一线的人员走进课堂,按照生产实践的要求,培养在校学生。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新要素融入教学和课堂的设置中,培养应用型人才。

(四)建立考核机制,规范校企合作制度

建立相应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标准。对在校企合作方面积极探索的高职院校进行奖励,以此激励学校和教职工参与到与企业的合作中,发挥学校和教师在专业方面的优势,实现技术的突破,学校鼓励企业人员来校任教,实现与企业人才交流的互动,从而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乔振民.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路径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32-34.

[3]孔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8):62-65.

作者简介:

张思阳,重庆市,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