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文化旅游康养行业发展情况
2020-09-22陶渝
摘 要:康养产业是前景广阔的朝阳行业。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并独具特色,对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沙坪坝区应当应势而谋、顺势而为,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抢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将康养产业作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对促进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和长远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关键词:沙坪坝区;文化旅游;发展
一、 全区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建成5个区级文化设施(区图书馆、区文化馆、郭沫若纪念馆、张治中纪念馆、冯玉祥纪念馆),区博物馆正在完善建设中。建成25个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虎溪街道正在筹建)、172个村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6个文化广场,新建4个24小时城市书房。全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23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29个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各类博物馆6座,以及7项市级、68项区级非遗项目,11位市级、48位区级非遗传承人。现有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磁器口古镇、虎溪公社),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重大出版社)。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文化产业统计,梳理出我区文化企业入统数3705家,规上企业33家,储备新增规上企业5家,个体户3332家。辖区内旅行社门店200余家,星级旅游饭店5家(四星级旅游饭店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3家、二星级旅游饭店1家),旅游景区7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3处)。2018年,全区旅游接待3452万人次,同比增长4.03%;旅游综合收入127.45亿元,同比增长3.54%。
二、 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有量缺质
一是规上企业数量少。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统计,我区纳入增加值统计的规上企业不足40家,其数量在主城九区中位列第5,规上企业对全区产业增加值贡献较弱。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弱。55个文化服务业小类中,我区目前的规上企业主要集中在7个传统子行业中,新兴产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明显偏低。三是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小。目前我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没有完全实现应统尽统,比如建筑设计、艺术培训、文化旅游综合体产业园区管理等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的行业均未纳入统计范围,造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偏低。
(二)旅游规划尚不完备
长期以来,我区旅游发展缺乏系统完备的规划体系,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景区发展规划等一直未出台。各级各类总体规划普遍没有考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景区景点规划常常跟着项目走,极易导致无序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的不良后果。尚未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旅游产品没有新的IP,自主创新能力缺乏。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我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不完善。景区周边交通、通信等配套设施不足,旅游、交通标志不完善。区级旅游集散中心尚未建设,磁渣白等网红景点也未规范建设游客集散中心,不能为游客提供良好引导和推介,难以满足接待游客大量涌入的需求。自重庆图书馆新馆建成至今,我区再无引进过市级旅游公共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这也制约了我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行业带动效应不足
由于挖掘缺乏深度,我区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充分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文化内涵,乡村旅游参与性不足,乡村旅游的科普、娱乐、休闲、养生功能未能充分开发,对拉动农村经济与农业人口就业的作用也不明显。
三、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以总体规划为引领,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
围绕“东部都市游、中部生态游、西部科创游、乡村体验游”的格局定位,坚持优化专项规划和多规合一,编制好《沙坪坝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此为统领,谋划好功能布局、统筹好资源配置。同时,要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各区级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行业促进、市场推动、全民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二)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在条件适合的行政村建设集乡村舞台、乡村书屋、乡村学堂、乡村影院、游客驿站等为一体的农村文化大院,并加快推动青木关、曾家、中梁、歌乐山农旅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强化乡村旅游资源挖掘,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加强乡村休闲旅游品牌打造。通过游客互送、资源共享等方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整合线下农产品资源及线上销售平台,扶持特色农业旅游企业发展旅游电商,打造共享田园等特色农业旅游商品消费交易平台,推动都市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创富。
(三)以业态创新为驱动,打造温泉升级新亮点
大力实施温泉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突出品质、功能、规模,推动“温泉+医疗养生旅游中心”“温泉+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温泉+特色旅游小镇”等新业态发展。进一步强化营销,把温泉纳入辖区旅游拳头产品,全时、全域、全方位宣传温泉文化,推广温泉医养康养理念,使温泉度假旅游和医养康养成为新的消费时尚。进一步深化与港澳台旅游合作,大力拓展东南亚、日韩、俄罗斯温泉旅游客源市场,打造重庆市主城区温泉旅游目的地和温泉疗养胜地。
(四)以融合发展为抓手,提升文旅产业新效能
形成东部以沙磁文化产业园为基础,以磁器口、红岩连线为核心,逐步打造沙滨路沿线文博旅游景点聚落;中部以山洞抗战遗址和歌乐山国际慢城为高地,打造观光休闲文博旅游产业;西部以万达文旅城为引擎,以沙坪壩博物馆聚落为中心,以新兴“科学城”为驱动,以曾家、青木关、陈家桥等沿缙云山脉乡村旅游休闲带为补充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态势。并全面推进万达文旅城、C97文创公园、金碧正街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助推沙磁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的换挡提速。丰富融汇温泉康养旅游业态,打造歌乐山养老养生养心旅游基地,探索创建大学城研学旅游示范区,做大做强教育旅游产业链。充分发挥嘉陵厂、虎溪电机厂、川仪16厂等老厂房和区域工业遗址等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工业旅游景点。
作者简介:
陶渝,重庆市,重庆市沙坪坝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