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扩招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关键点、难点及着力点
2020-09-22高彩霞
[摘要]百万扩招是新时期我国稳定社会就业、推动高职教育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重大举措。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需要做好书证融通、学分银行建设,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等关键性工作,并在解决好配套制度建设、认证体系搭建、治理体系改革、引导企业参与等难题的基础上,以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设、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健全质量监督评价体系为着力点,推动1+X证书制度的高质量实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百万扩招;1+X证书制度
[作者简介]高彩霞(1983- ),女,河北邯郸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重庆 40226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4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MOOC理念的水文地质课程翻转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42087)的研究成果,并得到重庆市首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3-0011-08
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的举措;4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出台,正式启动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高职教育百万扩招做出具体安排。高职教育百万扩招與1+X证书制度同步实施,旨在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推动高职院校向全社会提供职业培训服务,吸纳更多社会性生源接受高职学历教育。在此背景下,系统分析百万扩招对1+X证书制度实施的影响,深入研究1+X证书制度实施的若干关键问题,有助于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明确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从而有序高效地推动高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一、百万扩招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关键点
百万扩招和1+X证书制度实施都是有关高职教育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工程,两者的同步推进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有可能让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从设计初衷和实施宗旨出发,在百万扩招工作逐步启动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应明确以下关键点:
(一)促进书证衔接与融通是精髓
百万扩招给高职教育带来的第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生源来源的多样化。《实施方案》指出:“此次高职扩招主要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从积极的一面看,百万扩招的生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拥有一定技术技能而缺失职业学历教育,这部分人群进入高职院校,势必会赋予高职院校改革人才评价体系的外在动力,有助于1+X证书制度的落实。从消极的一面看,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由于缺乏完整的职业学历教育,进入高职院校以后想要顺利获得学历证书存在一定的挑战性,需要考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更是增加了毕业难度。书证融通本是1+X证书制度实施的基础,在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如何确保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毕业生等体制内生源与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性生源的良性融合,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考验着每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智慧和教学管理能力。高职院校促进书证衔接与融通,一要促进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相互对接,二要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的相互融合,三要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过程与学历教育专业教学过程的同步实施、统筹组织。只有做好了这三点,才能保证高职教育扩数量不降质量,才能保证1+X证书制度在生源趋于多样化的局面下稳步推进。从这一意义上来讲,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促进书证衔接与融通无疑是首要关键点。
(二)建设学分银行是支撑
在百万扩招背景下,与高职教育生源多样化相伴的是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的多样化。《实施方案》指出的招生对象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毕业生群体与现行高职学历教育体系适应性最强,他们可以与高职院校在校生群体一同参与1+X证书制度的实施。然而,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则不同,他们中有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有的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有的人是依靠自学掌握工作技能,每一个个体的文化程度、教育经历、培训经历各异,所掌握的技能层次也不同。此外,社会性生源的另一特点是学习方式多元化,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可能无法进行长期性的脱产学习,只能选择半工半读或者间歇性学习的方式。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完成扩招任务的同时满足社会性生源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需求,就必须加快学分银行的建设步伐,形成学习成果可积累、转换的制度体系,及时追溯和认定每一个招生对象的技能水平、文化程度,并将其以往的学习成果和当前的教育培训对接起来,为广大社会性生源接受高职教育提供便利。总之,在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建设学分银行是根本支撑,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学分银行制度,扩招后的受教育者们才会拥有更充分的受教育机会,才能更加高效、便捷地完成学业,真正享受到高职扩招的红利。
(三)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保证
根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公布的数据,我国现有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按照扩招100万人的规模计算,平均每一所高职院校要在原有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再新增约705人。通常情况下,一所高职院校每年的计划招生数量是与其教育资源规模、人才培养能力相匹配的,在计划外每新增一名学生,就要多分摊一份学校的教育资源。一年之内一次性计划外新增招生705人,将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形成较大压力。我国之所以要在高职教育领域内率先实施1+X证书制度,就是要以高职教育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倒逼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达到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因此,在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绝不能因招生人数的增长而降低人才培养质量,否则就背离了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初衷。要保证高职院校在完成扩招任务的同时不会降低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完善1+X证书制度实施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监督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提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监督,不仅会督促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优化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各教学部门的协同配合,还能够有效减少教育资源使用过程中的虚置和浪费,从正反两个角度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严肃教学纪律和学习纪律。如前文所言,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性生源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差异较大,基于复杂的社会阅历和从业经历,每一个个体在对待学习的思想、心态上也各不相同,要保证其学习质量,必须完善监督质量管理体系,严肃教学纪律和学习纪律,做到“宽进严出”。
(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是重心
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企业参与必不可少,其主体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与高职院校共同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百万扩招实施以后,广义的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将大幅增加,已有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功能上,都难以满足如此多样化生源的实践教学要求。而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需要企业的实训资源、设施、平台等各方面的助力。
第二,强化高职院校职业培训能力建设。众所周知,我国传统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并不明显。实施1+X证书制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实现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百万扩招中的社会性生源往往都有着强烈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他们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就業技能,以便日后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要在扩招的同时贯彻落实好1+X证书制度,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需要行业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帮助高职院校强化职业培训能力建设。
第三,与高职院校共同帮助社会性生源完成学业。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是社会性生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多人是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被淘汰掉的人员,针对这部分生源群体的再教育,需要校企协同联动,共同制订实用性高、针对性强的培养方案,切实做到扩招与1+X证书制度的同步推进。
二、百万扩招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难点
对广大高职院校而言,百万扩招不仅是招生数量的增长,更意味着生源结构的重大变化。在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需要针对生源结构的变化,做出一系列教育体制机制的调整与变革,现阶段还存在诸多难点。
(一)配套制度建设
1+X证书制度不是一项孤立的人才评价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会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再造,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在于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全盘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使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向着更加全面和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高职院校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不仅要在人才评价环节上持续深化改革,还要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质量管理等体制机制,使每一项学校制度均与1+X证书制度相配套,这既是1+X证书制度的实施重点,也是难点。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显著增加,生源类型趋于多样。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既要加快各项教育教学制度的深入改革,也要确保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质量的持续提升,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
综合来看,扩招后的高职院校建设与1+X证书制度相配套的学校制度,主要难在两个节点:一是弹性学制建设。我国高职院校的弹性学制一直存在,然而过去主要是针对教育体制内的学生,虽有一定弹性,但灵活程度并不高。百万扩招为高职院校带来的大量社会性生源,他们的就学条件与一般学生完全不同,对学制的灵活性要求非常高,如何在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适应性更强的弹性学制,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二是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全日制学校教育本身具有标准化的特征,在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下,教学质量管理相对容易。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将朝着个性化、灵活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原有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将面临“失灵”的危机,如何调整优化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二)认证体系搭建
学习成果认证是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学分银行建设的重要内容。百万扩招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搭建是1+X证书实施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认证标准体系构建。建立认证标准是建立高职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基础。严格意义上讲,我国传统的高职教育体系内并没有广泛适用的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只有各高职院校自行制定的学习成果考核标准。这些标准口径不一、指标各异,基本不能称之为体系。百万扩招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高职院校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考核和认证广大社会性生源的职业技能和学习成果,然而这样的标准在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体系内几乎处于空白。
第二,认证流程体系构建。学习成果认证流程与学习成果认证的方式、办法和程序紧密关联。建立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认证流程,是保证1+X证书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点之一。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社会性生源已有的学习成果认证需要功能完备、规模庞大的场地和设施,而全国高职院校现有的实习实训基地还难以满足扩招后学习成果认证的实际需要,造成相关认证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大困难。另一方面,针对社会性生源的学习成果认证流程既要保持刚性,以体现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又要保持灵活性,以适应不同个体的差异化学习成果的认证需要,而我国高职院校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实践经验。
第三,认证主体建设。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是高职院校,从逻辑上来讲,高职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的主体也应以高职院校为主。但一直以来,我国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主要是由各类鉴定机构承担的,高职院校的参与程度很低。百万扩招以后,高职院校全面深度参与学习成果认证已成必然,那么如何改革传统的高职教育学习成果认证机制,尽快形成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学习成果认证格局,并且快速提升高职院校的学习成果认证能力,就成为考验高职院校改革能力和建设水平的难题。
(三)治理体系改革
百万扩招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1+X证书制度的实施也需要高职教育创新治理理念和机制,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良性融合。百万扩招与1+X证书制度实施叠加,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深化治理体系改革,重塑高职教育治理体制机制。过去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实行的主要是以行政为主导的一元管理体制,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管理主体。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行政色彩有所弱化,但从整体上看,行政化管理依然是主导。
百万扩招以后,高职教育必须向社会化办学转型,1+X证书制度实施同样要求高职教育向全社会提供职业培训服务。在这种背景下,高职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就面临两方面的难题:一是治理模式从“集权式管理”向“多元协同治理”转变的难题。与社会化办学相适应的必然是社会化治理。社会化治理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模式开放化,因此高职教育治理体系中必须注入更多的市场要素和社会元素。然而,在政府长期大包大揽的制度惯性下,现阶段社会主体参与高职办学和治理的路径还不够通畅,导致外部力量参与举办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不足。二是分类治理的难题。百万扩招所带来的社会性生源差异很大,高职院校必须因人制宜,根据受教育群体的自身学习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招考制度和培养方式。1+X证书制度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由学生自愿选择接受何种职业培训,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分级考核的治理架构。但在我国传统高职教育治理框架中,分类治理的应用范围和影响都很小,现在需要全面实施分类治理,难度很大。
(四)引导企业参与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然方向。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培训是“重头戏”,引导企业参与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向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普遍不强,如何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值得深入探讨。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效果有待检验。一直以来,职业培训在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都居于边缘地位,高职院校参与职业培训的层次不高,主要工作都集中在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上。即便如此,企业也承担了大部分的实操指导,高职院校主要负责学生的组织和管理。目前,在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培训面临能力不足、资源有限、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的情况,职业培训的效果还有待检验。百万扩招与1+X证书制度同步推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又即将面临大规模的职业培训,行业企业参与的信心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任务繁重。人才培养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专业性、复杂性的工作,培养一名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百万扩招以后,各类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骤然增长,加之大量社会性生源的涌入,给日常管理和教学带来很大压力。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育人,必然需要承接新增生源的实习实训需求,因而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追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何平衡好企业的人才培养投入与回报是一个难题。
三、百万扩招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着力点
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涉及的工作和任务多样,鉴于高职院校的资源和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要把有限的资源倾注到重点领域,解决好1+X证书制度实施的关键性难题。基于对现阶段实施1+X证书制度的关键点以及难点的分析,建议从多方面发力,构建1+X证书制度的建设格局。
(一)全面加强制度建设,确保1+X证书制度实施规范有序
1+X证书制度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宏大工程,百万扩招背景下推进实施1+X证书制度,加大了深化高職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难度。因此,要确保生源显著增长形势下1+X证书制度的规范有序实施,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是第一要务。
第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职教高考”制度。2019年是百万扩招的元年,《实施方案》提出了高考前组织一次参加高职扩招专项考试补报名工作的解决办法,但这显然是一次“非常规”的操作。2020年以后,广大社会性生源要进入高职院校,仍要走正常的考试渠道。因此,我国应加快构建完善的“职教高考”制度,创新“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模式,适当调整文化素质考试内容,提高职业技能考试成绩权重,体现高职教育招生的类型特色,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入学途径。
第二,要加快建立更具适应性的弹性学制。实施弹性学制是百万扩招后高职院校为广大社会性生源提供高质量职业培训的必要举措,也是1+X证书制度实施必须建立的配套性制度。高职院校建立弹性学制,要向更加灵活、严格的方向发展。对此,高职院校首先要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与弹性学制相匹配的学分制度和选课制度;其次要按照“重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理论知识课程内容,适当缩减课时数,突出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相关内容;最后要创新考评管理制度,在学习成果考核评定上更加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结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岗位能力需求以及行业发展动向制定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应照顾到社会性生源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况,并注重灵活性、科学性。
第三,要加快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制度。1+X证书制度实施涉及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两方面的内容,这两者是否能很好地贯通与融合,需要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来“把关”。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教育中融入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要求,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涵盖学历教育标准和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并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健全教学评价系统,既要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也要注重教学结果评价,综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个维度的信息,对最终的成效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
(二)大力推动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设,健全1+X证书制度实施框架
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是学分银行的基石,也是百万扩招背景下健全1+X证书制度实施框架的内在需要。
第一,要建立学分认证标准体系。在高职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体系中,学分认证标准居于基础性地位。建立高职教育学分认证标准体系,首先要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产教结合为导向,统一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和学分考核标准,根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要求,划定学分获得的条件以及相应的学习成果标准。在建设范围上,要涵盖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学分标准,并构建二者之间的转换标准。学分认证标准建立以后,还应建立周期性的动态调整机制,每隔2~3年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检视,根据社会生产发展实际及时调整或更新相关标准。
第二,要完善学习成果认证流程。建立科学的认证流程是确保高职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工作高效有序运作的关键。基于当前我国学习成果认证流程不完备的事实,一方面,要加强高职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是高职百万扩招与1+X证书实施的开局之年,各项建设工作均处于起步阶段,至少在2~3年内,我国都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职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组织和指导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投入,联合建设适用于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认证的场地、设施和工具,确保学习成果认证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学习成果认证的办法和程序。高职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原则上可以根据“个人申请→教育机构审核→现场考核认证→出具认证结果”的程序进行设计,具体操作细则要综合考虑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和申请者的学习工作情况,制定兼具严谨性和灵活性的方法。
第三,要构建主次分明、多元协同的认证主体格局。高职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应以高职院校为主,但不能过度依赖高职院校。在统一认证标准的前提下,具备资质的社会性培训机构、地方龙头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科研机构等主体都可以在能力范围内承担部分高职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工作,并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资质审核、管理和协调。
(三)深入推进治理体系改革,理顺1+X证书制度运行体制机制
在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将从深层次上改变高职教育的生源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而要求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做出回应。从这一层意义上看,深入推进高职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理顺1+X证书制度运行体制机制,是我国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关键。
第一,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赋予高职院校更多办学自主权。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的职业教育需求多样,高职院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就无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也无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策略。为确保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需要加快职能转变步伐,让行政命令退出具体的教育教学事务管理领域,赋予高职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只要高职院校没有违反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都应有权自行决定如何开展办学和育人工作,为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实现从“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转变留出空间。
第二,高职院校要加快院校治理模式转型,构建开放性、社会化的治理体系。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不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还是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完善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和体系,行业组织、企业、社会性培训机构都需要承担部分责任和义务。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与相关主体共同构建多元化的学校治理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探索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合作企业代表与学校负责人共同组成理事会,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由校长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执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促进教学管理体系的开放化,与行业组织、社会性培训机构、合作企业共同建设开发职业培训资源,协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相关工作,以大职教视野推动1+X证书制度全面实施。
第三,高职院校要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在社会对高职教育需求日益多样、高职教育办学社会化程度不斷加深的宏观背景下,分类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大势所趋,百万扩招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高职院校加快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应围绕职业核心技能构建模块化课程,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组合教育,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增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进度安排的灵活性,探索适应碎片化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提高差异化、个性化教学能力。
(四)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夯实1+X证书制度实施基础
百万扩招背景下实施1+X证书制度,企业的参与不可或缺。高职院校要借助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的良机,以职业技能培训为纽带,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建立更具现代性的高职教育制度和体系。
第一,高职院校要探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高职院校管理者要深入产业生产一线,调查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邀请企业管理者、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践教学、见习就业等全过程。高职院校要加快构完善“引企入教”的工作模式和流程,推动企业深度参与高职专业设置、教材建设、课程规划、教学改革、实训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为职业技能培训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高职院校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强化价值创造能力。职业教育具有实践品格,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根本特征。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实施1+X证书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根本支撑点。高职院校要促进教学体系开放化,联合行业企业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人才定向培养、定向专业服务为依托,促进教学、科研与现场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效率和针对性,增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积极性。
第三,高职院校要促进教育资源校企共建共享,补齐自身职业培训能力不足的短板。建设职业教育资源,尤其是职业培训资源,企业具有先天优势。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行业组织、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高职院校与企业有建立职业培训平台和资源的共同需求,基于这一利益共同点,高职院校可以组织骨干教师与企业的技术团队共同开发职业培训资源包,统筹组织和安排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深化校企合作关系的同时,补齐自身职业培训能力不足的短板。
(五)积极培育培训评价组织,健全监督评价机制,提高1+X证书制度实施质量
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百万扩招背景下1+X证书制度高质量实施的根本保障,重点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积极培育培训评价组织。培育培训评价组织是我国开展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前提性条件,《试点方案》明确指出要积极培育培训评价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职责,一是要根据区域职业培训需求和实际制定职业培训评价组织设置标准,严格审核培训评价组织申报材料以及资质,确保培训评价组织具备良好的信誉和能力。二是要积极支持当地优质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技工院校等主体开展职业培训评价工作,做好服务和指导,促进相关主体积累职业培训评价资源和能力。三是要加强政策供给,出台更多实用适切的激励政策,以税费减免、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有意向、有能力的社会性培训机构发展职业培训评价业务,壮大培训评价主体的“朋友圈”。
第二,健全监督评价机制。构建现代化的高职教育质量监督评价机制,应朝着多元主体评价和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向改革。一方面,国家应改革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管理机制,降低行政性评价在高职院校获得教育经费、资源倾斜上的影响力,让高职院校从应付教育行政部门评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空间、有条件地构建多元主体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鼓励高职教育开展第三方评价,在积极培育培训评价组织的同时,支持和帮助高职院校与行業组织、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加强合作,合理确立行政评价、社会评价、学校自我评价的比重,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主体的需求和评价意见,构建全面、客观、公正的教育质量监督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刘继安,陈志文,李马英夏.高职教育扩招:一个社会治理角度配置教育资源的案例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19(4):6-9.
[2]王亚盛,赵林.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13-17+64.
[3]宋志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四个维度[J].中国高校科技,2019(5):61-63.
[4]闫智勇,姜大源,吴全全.1+X证书制度的治理意蕴及误区规避[J].教育与职业,2019(15):5-12.
[5]李辉政.“学分银行”与“1+X证书”关联耦合推动职业教育新变革——以传统建筑技能人才培养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20(1):16-21.
[6]潘菊素.关于高职院校扩招百万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9(14):12-16.
[7]吴南中,李慧玲.学分银行认证标准体系与运行机制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18):44-49.
[8]常绿.落实高职扩招百万新政的核心维度[J].江苏教育,2020(4):12-16.
[9]林夕宝,余景波,刘美云.1+X证书制度下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0(1):4-11.
[10]胡正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独特性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5):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