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社会舆论与新式陆军形象的建立
2020-09-22伍星尧
伍星尧
摘 要:在清末政府所渐次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中,仿照西方化组织及训练模式建立起来的新式陆军,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比广宗及莱阳两场民变过程中新式陆军的表现及社会舆论的评价。可以发现,通过展现自身有效的组织模式而区别于旧式军队,新式陆军的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与旧军队混淆不清而到泾渭分明的阶段变化。这种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所产生的优势,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为时论所认可,并在社会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形象。
关键词:清末;民变;新式陆军;形象;社会舆论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3-0092-02
甲午以来诸役的连绵惨败,使得清政府一度依赖为国防栋梁的淮军土崩瓦解,与此同时,各地训练的防军、练军等亦不堪其用。外患逼迫,内忧骤起之下,于是有“新建陆军”“自强军”等代之而起,并进一步发展为新式陆军,成为晚清舞台上一只不容忽视的力量[1]。
清末纷乱,民变不断,新式陆军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一系列相关的军事行动中。本文通过对比在广宗及莱阳两场民变过程中新式陆军的表现及社会舆论的评价,对新式陆军社会形象的树立过程进行探究。
一、广宗民变:新式陆军崭露头角
1902年2月,由于拒绝缴纳地方官以“了结教案”为由进行的摊派赔款,时属直隶顺德府的广宗县爆发以武举人景廷宾为首的民变,成立不久且正待扩充的北洋新军亦被卷入其中,不仅成为诱发民变“死灰复燃”的直接原因,更在之后的战争之中取代为当时舆论所谴斥的旧式军队,成为战斗的主力而“初露锋芒”。
民变爆发后,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于当年3月调集正定、大名等地练军,汇集广宗县东召村进行应对。对于事件经过,袁世凯次月上具朝廷的奏疏中称,其时大名、正定两镇练军尚在调集之时,希望通过“出示晓谕,分遣绅士前往劝解”,而使得景廷宾等人“摄于声威”乃至“闻风溃散”[2]。但是,景廷宾所率众人却“仍集党会操,枪炮隆隆”,并且一面散贴号召,继续聚集对峙。至当月24日,各营练军集合于东召村时,“仍望其知惧敛迹”,而景廷宾却率部“四出迎抄,官军几为所乘,至阵亡弁勇四人,受伤四五十人之多。”唯经过大名镇总兵董履高等人“督率部队奋力抵御”,方才将乱民击入村中,其后又经董等“挑精壮,肉搏登堞,夺获大炮四尊,抬枪、火枪七十三杆,刀矛、旗帜多件。相持良久,匪徒始各逃窜。”
当时的报刊却有另一番说辞,上海《新闻报》撰文称,其时双方已经进行了谈判并且达成一致,而大名镇总兵董履高“措辞失当”,又使得官民之间再起冲突,以至决裂[3]。
东召村为官军击破之后,景延宾“查无踪迹,未卜存亡”,而当地居民则“搀集纷逸”,事态一时平息下来。然而,一个多月后,新近招募的北洋常备军新兵二百余人,在参将鲍贵卿带领下路过巨鹿,竟又为景廷宾等率众围困,引起二次民变。翰林院掌院学士昆冈等人参劾袁世凯“勒捐激变”的奏折之中,详细记载了这一次事件的起因:其时,袁世凯所调山东新兵二百余人途径巨鹿,停留午餐,当地有人“讹而呼曰:袁总督又发兵来剿百姓矣。”于是兵、民间骤起冲突,致死数十人[2]。村民所认“又发兵”者,实际上已不是旧式练军,而是按照“寓征于募”的新办法所召集的北洋常备军。角色变化如此,却仍然激起村民极大的恐慌,以至于造成流血冲突,这其中一可略窥村民心中对于“兵”的恶劣印象,二亦能说明,对于新、旧两支军队,在当时的巨鹿村民心中,仍然是不能够分辨差别的。
巨鹿事件发生后,景廷宾再一次聚集村民,“竖立帅旗,文贴悖谬,身穿黄马褂”,声势俨然浩大。袁世凯派遣以段祺瑞为指挥官,聚集武卫右军、自强军、新军马队各营炮马队二千人,再加驻防山东的新军步兵二营七百人,一同前往应对。这只以新式陆军为主力的官军队伍,自当年4月间开至巨鹿。据袁世凯事后奏报称,景等所据村落“四面坚筑寨墙,高及一丈五尺,壕亦甚宽,墙垛列排旗帜,寨门牢闭,密布枪炮。”官军先以枪炮互相轰击,未能奏效,进而则自寨东猛攻而入。战斗之中,新军右翼第二营统带马龙标“挟旗先登”,自强军亦“奋勇夺隘,蜂拥直上”,而各军士兵无不“前者负创,后者继进”。最终,双方短兵巷战一时许,官军以阵亡二人,伤数十人的代价获得胜利。由奏稿可见之,新式陆军相比于之前攻击东召村的练军,在进攻时无须“挑选精壮”,且将官身先登城,参与短兵格斗,且最终伤亡远低于后者,印证了其战术素养的确要强过旧军。
新旧两军更加明显的差异更体现在当时的舆论上。《新闻报》所载《南直匪乱志》系列报道中即称,当时旧军进入东召村时,“惟居京中所闻,则谓三十余村实已洗伐殆尽,故不暇分别良莠,并谓官兵沿途抢掠骚扰。”[3]而等到袁世凯调集新式陆军再度进入时,《大公报》有报道称:“此次袁军平乱,纪律尚严格,并无扰害村庄实据,因统兵各官若遇属下有淫掠之事即置之重刑故也。闻某兵得有丝裤一条,兵官诘知来路不明,即将该兵按军律正法。又闻某守备亦被殊刑,因其偷窃一马,也并将是马一并击毙,至为何将马击毙,令人不解。附近各属尚称平静,惟匪首景廷宾尚未缉获,闻已与党数人向逃去。”
综合而言,在历时数月的广宗民变中,新式陆军实际上是以一种颇为戏剧化的方式被卷入其中的。尽管无论从兵员、组织乃至于军服外貌而言,他们都与那些“习气颇重”的旧军不同,但百姓却仍然会误信所谓“又发兵来”的谣言,而舆论之间亦未强调新式陆军之“新”的所在。与此同时,新式陆军又确实在战场上表现更为优秀,且纪律也要胜过旧军。这样的复杂情形说明,新式陆军在军事上的建设成就是可见的,但在更加广大的社会层面上,新军和旧军仍然同属于一以贯之的“兵”的形象之内,并未为大众所区别认识。
二、莱阳民变:新式陆军确立形象
尽管在景廷宾起义中新式陆军“初露锋芒”,然而当时所练北洋常备军、南洋自强军等,毕竟未脱离“实验”性质的范畴,直到1904年清政府正式决定编练陆军三十六镇之后,被寄予厚望的新式陆军才作为一个整体而为时人所知。当时《萃评》的一篇文章写道,“当前年废募兵练新兵之時,绅学各界之人方期壁垒既新,程度渐进,军人资格将至此尽改旧观,故不惜尊而重之,视为民命之所倚赖。”[4]可谓是将当时民众对于新式陆军的期望都概括其中。
1910年,由于推行“新政”所产生的捐税负担过重,加之当地士绅侵吞社仓积谷款项,与民众产生冲突,而官府又应对失策,进一步加剧矛盾,遂引发大规模暴乱,是为“莱阳民变”[5]。在士绅与当地村民的冲突发生之后,时任山东巡抚的孙宝琦调动旧军改编而来的巡防营三百余人前往应对。这只由旧军队改编而来的巡防营兵在当地搜捕曲士文等民变组织者时,骚扰乡里且误杀村民,再一次激化矛盾,从而使得事态迅速升级,终于发展到“阻截文报,戕害官兵,攻扑城池”的严重地步。
据山东旅京士商举人张春海等人陈述,军队进至姜山一带,发现水沟头有民众李秀山等人聚集,巡防营将领李安堂即拟发兵进剿,而为新军协统叶长盛所拒绝。后者随即派遣参谋长丁建秋及管带潘红钧二人与李秀山谈判,“开陈大义,晓以利害”,李等人遂散去,之后叶亦派人向曲士文所部民众主力进行劝告,但遭到曲士文拒绝。7月12日,接到受围攻的县城内所传来的告急文书,次日,大军便抵达莱阳,与曲士文所率攻城民众遭遇。当时官军“距城数里,乱民即分路来扑,军队亦即回击,彼时二十标阵亡兵丁一名。约战两点钟,乱民逃散,窜入白林庄,该庄系为首曲士文之家,城围遂解。”而按张春海所言,则官兵“突向九里河施发开花炮,轰毙三百余人,乡民惊窜。”随后叶长盛率军移往城内,李安堂所部巡防队则尾随追击,沿途烧杀抢掠,酿成惨案,舆论哗然。张春海指出:“外人之兵,专主保护,而我之兵则横肆威虐;外人之兵矜恤俘虏,而我之兵则草菅人命。”两相对比,其失望之情可谓至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由于兵祸创痛剧烈,时人对于此次平叛批评甚多,然而在这些评论之中,却已经能够将新旧两军分别开来。如以《莱阳民变实地调查报告书》为题而有长期专题报道的《大公报》,在一面抨击“吾国官兵,向例平匪而不足,殃民则有余,奸淫焚劫,尤为吾兵之特色”时,亦承认“近年军制改良,新练之常备军,尚守纪律”,而将其与“不改其故态”的“旧有之巡营等兵”分别开来。此外,对于兵祸当地的惨状,《大公报》作者一面将“有妇人携两儿俯禾中,兵以为男也,毙以枪,既见两儿复杀之”一类事件详细记录,一面也指明“凡此不胜书,大抵皆李安堂部下所为,叶统之常备军律较严,此擅自剿办之惨状也。”
如此明显的区别评价也见于朝廷的奏折之中,如学部丞参上行走柯劭■即指出,“时有常备军参谋丁某、十九标第三营营官潘某请于叶长盛,先往解谕,晓以利害,众即散去……叶长盛即带所部常备军十九标三营开往城内驻扎,每日操练,营规颇肃。李安堂所部分驻四乡,则慢无纪律,借搜查曲党为名,勒索财物,乘机抢掠,邻邑皆被其殃”。就连因兵祸而为“千夫所指”的孙宝琦亦不得不承认“惟左路巡防营本系分驻各处,仓促调集,未能恪守军律,初七日各村搜捕焚烧房屋,颇滋物议,不能为讳”,且登州镇总兵李安堂“统领军队约束不严。”对于叶长盛所率新军,孙氏称其“纪律严明”。
综上可见,新式陆军在两次民变过程中都展现出了自身严明的军纪。两次民变,当地所受兵祸而起的舆论批评可谓切中要害,然而对比之下,则广宗民变,朝野虽然对于肇祸之官兵亦有区分,但尚且不知有“新军”,而至莱阳民变时,时论却已然提及“军制改良”,并认为由此而来的常备军“纪律尚可”,对于旧军的批评亦主要指出其“习气不改”、“向例平匪而不足,殃民则有余”等,至此新式陆军所谓“新”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也终于有所呈现了。
三、结语
考察清末十年间一前一后两场民变之中新式陆军的表现及社会舆论,可以发现,通过展现自身有效的组织模式而区别于旧式军队。新式陆军的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与旧军队混淆不清到泾渭分明的阶段变化。这种学习西方经验所产生的优势,通过了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为时论所认可,并在社会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罗尔纲.晚清兵制.陆军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直省匪乱详志[N].新闻报.1902-5-12(1)1.
[4]闻莱阳乱世近状愤言[Z].广益丛报,[N].1910(234).
[5]宋書强.关于莱阳民变的起因和经过[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