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外交术语英译传播效果研究
——以“一带一路”为例

2020-09-22高瑞睿胡伟华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译法英译术语

高瑞睿,胡伟华

(西安工程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600)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提出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成为外国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话题。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成为实现中国发展目标的有力支撑。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产物,“一带一路”无论是从内涵建设还是术语传播方面的作用和地位都不容小觑。这一术语在国外呈现怎样的传播情况呢?国外受众对于这一术语到底持什么样的态度?明晰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我们更好地传播中国特色政治术语,以及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都会产生积极作用。鉴于此,本文基于Now Corpus语料库,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研究基础,探讨特色外交术语“一带一路”英译在外国英语媒体间的传播效果、相关报道体现出的英语媒体态度倾向及背后的原因。

一、前人研究及理论基础

(一)前人研究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于2014年首次提出,在这个大框架下,一批带有中国特色、传递中国特有政策和文化的外交术语应运而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近年来,学界对于外交术语的翻译与传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翻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特定中国特色外交术语的翻译研究以及对术语外宣翻译的总体建议与规划。贺文照、李德凤、何元建[1]利用网络语料探究“中国梦”对应表达“Chinese Dream”和“China Dream”的历时、共时特点,发现两种译法在向外传播时都有很大的读者基础,据此他们提出国内媒体应该强化规范及强化译文的外宣传播效果;在同黄友义先生的访谈录[2]中,作者与黄友义先生讨论了外宣翻译的特征、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翻译外交术语、外宣材料的原则、策略及未来总体规划。此外,一些研究集中于外交术语翻译的传播方面。学者们大多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外国媒体报纸来探讨这些特定术语的对外传播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对比分析。胡开宝[3]基于涉及中文语料库中英美印三国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研究了“一带一路”英译的传播情况与接受趋势以及背后隐藏的价值倾向特征;唐青叶、史晓云[4]基于LexisNexis语料库,以《纽约时报》《印度时报》《欧盟报》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为语料,探究了这些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态度差异等问题;秦洪武、周霞[5]运用语料库的方法对“命运共同体”一词的不同译法进行了对外传播效果的评估分析,提出译法的改变并不是改变传播效果的唯一途径。

近年来,外交术语的翻译与传播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语料库方法的运用也给相关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综观上述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外交术语对外传播方面,学者们大多基于几份报纸进行对比研究,而未能覆盖数量庞大的全球新闻媒体。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比以往更加深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具备全球视野,以数量庞大的多国媒体报道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因此,本文选取Now Corpus在线语料库中“一带一路”相关英语报道为研究语料,涵盖20家英语媒体尤其是报纸的相关信息,力求使研究内容全面、严谨,以期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二)理论基础

本文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探讨特色外交术语“一带一路”英译在英语国家媒体中的传播情况及背后的态度倾向特征。批评话语分析是于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用于话语分析方法的语言学理论,又被称作“批评语言学”。这一理论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其生成的社会背景来考察背后的相关态度倾向特征,多年来一直是研究者们透过文字表面现象研究语料背后态度倾向的关键理论基石。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话语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同时又会帮助构建社会现实。话语表述体现出社会中的权利和支配关系,代表说话者所处阶层或所代表阶级的态度倾向,其对于态度观点的构建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作为政策、文化、权力等各种因素的结合体,外交术语以其特殊的地位反映着国家内部的各种关系内涵,外交术语或者政治术语的翻译与传播体现了语言、权力和态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指导下,透过“一带一路”相关报告的表层语言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探寻语言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等信息,进而摸清其中包含的认知因素,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外交术语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在外交术语翻译中发挥作为跨文化交流桥梁的译者的主体作用,以更好地使目的语读者接受相关信息、以目的语国家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为依规进行语言操控,实现“柔性翻译”和“柔性传播”[6]的有机结合,获得跨文化传播的最佳效果。

虽然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以其跨学科的属性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这一理论也因批判社会时所表现出的主观性而备受争议[7]。很多学者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文本数量太小,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8]。语料库方法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对大规模语料的分析,文本数量小所导致的强主观性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语料库方法与批评话语分析的结合实现了定量、定性方法的互补兼容,对于分析文本背后的价值倾向因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

本文结合语料库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探究英语国家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情况及背后的原因:语料库的运用能够帮助呈现语料语言特征,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则能通过研究社会背景等信息帮助推测语言特征背后的其他因素,进而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实现定量定性研究的结合,减少研究的主观性。

二、研究设计

本文“一带一路”相关英语报道数据均来自Now Corpus在线语料库。Now Corpus在线语料库包含20个英语国家或地区网络报刊及社交媒体资源,库容约106亿字,报道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今。该语料库每月增长约1.8亿至2亿字数据(大约30万篇新文章),即每年约20亿字,数据资源种类丰富。本研究选取语料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及相关语料的观察可以发现,“一带一路”译法并不唯一,其中常用译法为:Belt and Road及One Belt One Road。前者是2015年9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对“一带一路”的规范译法,被认为是“一带一路”的官方译法;而后者在官方译法发布前后均有很大的受众群体。两种译法在对外传播时是否有显著差距,是何原因造成此种差异,这对于探究翻译在传播中发挥的作用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因此,笔者在进行检索时将两种译法均作为检索词,分别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首先,笔者以“一带一路”官方译名“Belt and Road”作为检索项,提取语料库中不同国家媒体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语句,以时间、国家等作为变量统计相关报道数量、频率等信息,以表格形式呈现,同时以“One Belt One Road”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并做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翻译之间对外传播是否存在差异。

其次,生成关于“一带一路”报道的常见搭配词表及相关报道索引行,用以观察分析外国受众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态度差异。

最后,根据相应图表数据等信息,借助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深度分析“一带一路”在英语国家媒体中的传播情况与背后的原因,以期对今后的相关术语传播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三、结果与讨论

(一)“一带一路”英译在英语媒体中的应用情况

总体来看,国外英语媒体对于“Belt and Road”的报道总数为14499条,而关于“One Belt One Road”的相关报道总数只有2657条,可见官方译法的传播效果更好,说明国外媒体在复述或转述中国特色外交词汇时更关注和倾向于借鉴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以体现其正式程度。

具体来看,笔者分析了不同时间和不同国家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情况。笔者对数据库中相关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绘制了图表(表1、图1、图2)。其中表1按照月份对英语媒体“一带一路”相关报道进行了统计;图1以柱状图的方式更加直观地表示出了不同年份相关报道之间的变化情况;图2同样采用了柱状图的方式,将相关报道数量位居前列的国家进行了标示,以探究不同国家之间“一带一路”报道的差异。

图1 不同时间“一带一路”英语媒体相关报道次数(2015-2018年)

图2 不同国家英语媒体“一带一路”相关报道次数

表1 “一带一路”英译相关报道次数

1.不同时间传播情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数据库中最早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出现在2015年3月,随后的月份都有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按照年份来看,英译为“Belt and Road”的相关报道2015年数量为346条,2016年为1150条。2017年陡然剧增,达到6572条,接近前一年的6倍。2018年数量小幅下降,其数量与2017年基本保持不变,为6431条。而英译为“One Belt One Road”的相关报道数量较少,虽然每个月都有相关报道的出现,但是,总的来说,数量均大幅少于官方译法,2015年数量为95条,2016年为562条,2017年为1417条,而2018年为583条。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英语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大致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图1中更加直观地显示了出来。此外,英语媒体较多使用官方英译进行相关内容表述,足见官方译法在英语媒体中的传播较其他译法更为广泛。根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语言表面呈现出的特征必定与背后的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官方译法的出现是由中文本身的丰富内涵决定的。“一带一路”中的两个“一”并不仅仅是数字“一”的意思,而是两个简称,因此,单用“one”来表示会有所欠缺,原文和译文虽然形式对等,但是,实际内涵却大相径庭,这也是官方译法改变的原因所在。而外国媒体进行相关报道时,为了更加客观、正式地表述有关信息,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或误解,相应地选取了我国提出的正式译法,做到有据可依。

通过观察,笔者还发现相关报道数量于2017年5月陡然上升,以官方译法为例,数量达到了2432条,相比其他月份有着绝对优势。这一变化发生的时间恰好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时间相吻合。2017年5月14日,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来自13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论坛。各国在经济、政治、民生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识,这一会议的召开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某一国际或者地区重大会议的召开,往往会伴随着相关报道数量的上升,而对于这一事件的传播力度也相应加大。这也反映出相关报道媒体国家的态度观点,即时刻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掌握国际话语权,在进行报道时争取先机。尤其是面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时,更需紧跟国家的发展变化,及时报道,及时应对。

综上所述,英语媒体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给予了高度关注,相关报道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引用官方译法进行相应表述的报道数量明显多于非官方译法的相关数量,体现出英语媒体在进行报道时的态度和观点以及中国译者在进行翻译时的背景文化信息;某一年份、月份“一带一路”相关报道数量激增与同时间段国际重大会议的召开时间相吻合,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媒体进行报道时紧跟一国政策发展变化,应时而动,抢占国际话语权的政治考量。

2.不同国家传播情况

由图2可知,应用官方译法进行报道,其报道次数位于前8位的国家分别为印度、澳大利亚、斯里兰卡、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新西兰以及美国。这些国家分布于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世界的不同地区,从经济发展程度来说,既包含发展中国家(印度、斯里兰卡),也包含发达国家(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上述国家中,发达国家数量居多。笔者认为,这与中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方面发展势头强劲,新政策规划的提出,必然引起世界轰动,无形之中给发达国家造成了压力。“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重要的倡议,体现了中国今后相关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外交政策走向,必然引起外国媒体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忌惮中国崛起对自身造成威胁的发达国家。此外,报道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作为金砖国家之一、人口数量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在某些方面十分相似,但是,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印度的经济发展却与中国的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对于“一带一路”的关注既是“政策取经”也是某种程度的“提前防备”。

由图2中的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按照报道次数进行排序,运用官方译法的国家排序为印度、澳大利亚、斯里兰卡、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新西兰、美国,而运用“One Belt One Road”常见译法的国家排序为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斯里兰卡、加拿大、英国、美国、爱尔兰,差异明显。据此,笔者认为,进行外宣传播时应加强针对性,对排序较后的国家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官方译法的宣传力度,应更好地在这些国家间体现中国外交术语的真实内涵,避免歧义、误解的产生。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无论地域、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等因素都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给予了关注;国家在进行相关报道时,会有不同的译法选取偏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对外传播时,选择柔性传播方式,加大对某些国家地区官方译法的传播力度,在国际舞台上呈现真实的中国政策内涵。

(二)“一带一路”英译报道态度分析

语义韵研究是批评话语分析与语料库方法相结合的有益尝试。语义韵并非指关键词本身有多少积极或消极意义,而主要看其搭配词是否具有某种语义特征[9]。语料库索引能提供给我们问询词的上下文信息,我们可以从索引行中观察到说话或写作者的态度[10]。而搭配词和索引行显示出的文字表面信息必定与作者的态度观点挂钩。因此,通过语料库的核心方法,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的内涵要求,本研究探讨了英语国家媒体对于“一带一路”报道的态度及看法。

1.英语媒体“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搭配词分析

借助Now Corpus语料库,生成英语国家媒体对于“一带一路”报道的搭配词表,分别提取位居前20位的官方译法与常见译法搭配词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两种译法搭配情况的差异,进而探寻英语媒体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报道的认知态度。具体搭配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英语媒体关于“一带一路”报道的前20位搭配词中,12个关键词是一致的。采取官方译法进行报道的相关报道搭配词中,countries、along、cooperation、opportunities、attend、framework、participate、regions与常见译法搭配词不同,而采取常见译法的前20位搭配词中,OBOR、policy、strategy、Chinese、vision、known、CPEC、cornerstone与官方译法搭配词不同。从常见搭配词中不难看出,虽然搭配词排序不一,但是,采用不同译法进行报道的英语媒体选取的搭配词呈现大体相同的态势,均提及中国、北京、基础设施、峰会等。可见英语媒体认为“一带一路”与中国联系很紧密,具体涉及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直接增加了相关报道搭配词数量的提升。

表2 一带一路”相关报道搭配词表

但是,从两者搭配词的差异部分,我们也可以看出,外国媒体在进行相关报道选词搭配时的不同考量。英语媒体采用官方译法时常将其与cooperation和opportunities等搭配起来,认为“一带一路”是各国(countries)参与(participate)其中达成合作(cooperation)、给各国带来机会(opportunities)的倡议(initiative),官方译法通常与能够反映积极态度的词汇进行搭配。而英语媒体采用常用译法进行报道时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虽然搭配词中排位第一的是“initiative”一词,但是,“strategy”一词也位居第6位。中国多次强调“一带一路”是一种“倡议”,而不是进行霸权扩张的“战略”,因此,国内译者在各种国际会议等重大场合、重要文件中始终将“一带一路”定义为倡议进行合理翻译,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误解的“strategy”一词,这与中国的政治立场是分不开的,而英语媒体却多次将常见译法与“战略”一词挂钩,可见其试图歪曲“一带一路”的事实。其次,常见译法搭配词表中,CPEC(中巴经济走廊)等属于“地缘性”的词汇也多次出现,可见英语媒体在采用常见译法进行报道时,更加关注地缘政治层面信息,担心中国获取地缘政治优势,故而像CPEC(中巴经济走廊)这样的地缘政治词汇频繁出现在相关报道中。

2.英语媒体“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索引行分析

对“一带一路”相关报道进行检索,随机提取含有“一带一路”官方及常见英译名的索引行,如表3所示。下面将通过具体索引行信息进行分析综述。

表3 “一带一路”报道索引行表

由表3可知,英语媒体中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报道,其中描述中巴经济走廊的正面报道居多。据英语媒体报道,中国的“一带一路”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重要性(political、economic and social significance),很多参与其中的国家都能从中寻找到发展机遇(opportunity),从而促进本国的发展(significant development strategy),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promoting economic cooperation),带来共同繁荣(shared prosperity),而且在“一带一路”下,相关产业发展良好,承担起了传递本国乃至世界文化的重担(spreading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and promoting world culture)。CPEC(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promising prospects of progress),促进了中巴两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密起来(get the two nations closer and connected)。

综上所述,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在英语媒体眼中大都是积极正面的,这也告诉我们在进行对外政策文化传输时,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外交能力以及对外翻译能力,构建能够讲好故事、传输中国外交正面和积极态度的话语体系。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向外传递中国形象,切忌完全倚靠外国媒体来进行本国政策文化的传播。

四、结语

本研究基于Now Corpus英语媒体在线语料库,从英语媒体中“一带一路”英译的运用、“一带一路”报道搭配词及其索引行分析等角度切入,分析了外交术语“一带一路”的英译在英语媒体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探讨了英语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看法和态度,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指导下,揭示“一带一路”英译在英语媒体间传播背后的价值观点因素。

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官方英译的报道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关高级别会议的召开会直接造成报道数量的激增。与常见译法“One Belt One Road”相比,官方译法的报道数量处于绝对的优势,由此可见,我国官方译法在国外媒体间接受程度较高。不同国家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报道数量不同,显示出了不同的关注度。不论地理位置或者经济发展程度,各国都有“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出现。研究还表明,虽然英语媒体对“一带一路”关注点不同,但大都是积极正面的报道。

因此,中国在进行对外传播时,为避免外界不必要的误解,要积极提高自身的外交、翻译等各方面的能力,不仅政治术语的翻译要讲政治[11],而且与其相关的外交术语英译更要讲政治,讲权利意识,做到在国际舞台上正确、正面地传播本国的形象。

猜你喜欢

译法英译术语
摘要英译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