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缘何获誉“美食之都”
2020-09-22
文/本刊记者 辛 卫
前言:澳门,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北邻广东省珠海市,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临南中国海。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资料显示,澳门土地面积30多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2018年澳门人均GDP67万澳门元。澳门回归中国20年,经济迅速增长,比往日更繁荣,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典范。
澳门“创意城市美食之都”新成员
2019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实现澳门治理体系日益完善、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20年风雨兼程,澳门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从一个小城发展成为国际知名都市,向世界展现了“一国两制”伟大创举的中国智慧。习近平称赞澳门特色“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谱写了华彩篇章。
回归20年来,澳门载誉众多,其中一项殊荣来自联合国公布的“创意城市美食之都”。
2017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公报,澳门正式成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新成员。澳门成为继成都、顺德之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城市。
“美食之都”受惠食安与立法保障
地道的粤菜、别致的葡式澳菜、精美的伴手礼……漫步澳门街头,游人既可以在随处可见的小食肆、小吃店、茶餐厅一饱口福,也可以到酒楼饭店享用丰盛大餐。这便是新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称号的东方小城——澳门。
这座面积仅30多平方公里、人口仅60多万的海滨小城,何以获享这样的美誉呢?
澳门申请“美食之都”的倡议者、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何海明表示,澳门申请成功的关键在于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和内涵独特,充分体现了中葡文化的融合及和谐发展。澳门城市也具备持续创新的精神,通过美食创新推动城市发展的理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理念高度一致。
“此外,美誉也同澳门特区政府始终将食品卫生及食品安全、食品立法等放在第一位,是绝对分不开的。”他说。
毋庸置疑,澳门能获得“创意城市美食之都”殊荣,根本受惠于澳门特区政府的食安与立法之功。下文仅举几个事例,以飨读者。
澳门特区以法律规范和保障食品安全
澳门回归祖国后,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和实施了澳门一系列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和法规。2012年4月17日,澳门特区行政会宣布,行政会已完成有关《食品安全法》草案的审议。
这个法案对澳门特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的预防、控制及应对措施以及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机制作出规范。此前,澳门法律关于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犯罪,由特区《刑法典》及《妨害公共卫生及经济之违法行为之法律制度》规范。
新拟就的《食品安全法》草案统合了上述法律当中涉及食品犯罪的规定,以配合现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如针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订定了“生产经营有害食品罪”。法案还针对法人犯罪订定了主刑和附加刑,填补了澳门《刑法典》未有对法人犯罪作出处罚的空白。此外,法案也规定了相关行政违法行为及其罚则。
《食品安全法》草案建议,特区政府民政总署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和统筹工作,有权对所有生产经营食品的地点或场所进行监察、调查及处理食品安全事故、采取防控措施,或建议行政长官针对某类行业、场所或食品等采取防控措施,并对行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罚。法案还规定,食品安全有关的权限集中由民政总署行使,并不影响法律赋予其他公共实体的职权。
澳门特区政府有关人士说,澳门过去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权限分散、监管存在交叉或空白等问题,澳门特区政府于2008年成立了“食品安全统筹小组”,并进行了相关的立法咨询。《食品安全法》草案正式形成法律后将适用于所有食品的生产经营,以及在食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对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使用。
2013年10月20日,澳门政府公布的第5/2013号法律――《食品安全法》正式生效。
澳门民政总署有关人士说,在保障大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澳门《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风险的预防、控制及应对措施,以及食安事故的处理机制作出规范。法律适用于食品的生产经营,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的使用。有关《食品安全法》的遵守情况会由澳门民政总署负责监察,包括监察食品生产经营的场所、调查和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等的职权。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物重金属上限
2018年8月27日,澳门特区行政会完成第10份食品安全标准,即《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最高限量》行政法规草案及附表,订定了砷、镉、铅、汞和锡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多种食品中的最高限量。
行政会发言人梁庆庭介绍立法原因,指出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的生产经营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且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由补充性行政法规订定。食品污染物是指食品由生产、包装、销售至食用过程中产生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
虽然食用受重金属污染的食品而导致急性中毒机会不大,但长期摄取过量的重金属污染物,也有可能对健康构成风险。因此,有必要制订相关行政法规。
事实上,特区政府在制定相关标准过程中,已综合考虑国际及澳门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主要来源地标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邻近地区的标准,并根据澳门市场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结果,订定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最高限量。
梁庆庭表示,民署曾调查澳门食品的重金属污染物,将对违法者按照“食品安全法”执罚及处罚:“触犯生产经营有害食品罪”,处最高5年徒刑,或科最高600日罚金;如属过失情况,处最高1年徒刑,或科最高120日罚金。如属未对他人身体完整性造成损害,则科处5万至60万元澳门币罚款。法人除科罚金外,还可根据法院命令,解散公司或设附有相关附加刑。
至于来自境外的食品,澳门如何执罚?梁庆庭称,特区政府将按照“食安法”、《刑法典》等法律处理。
维护网络订餐食品安全
2019年3月,为约束经营者履行经营责任及保障食品安全,澳门食品安全厅已编制了“食品卫生操作指南——网上订购餐饮及外卖配送服务篇”,鼓励业者安排配送员报读“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基础班”,提升雇员的食品安全及卫生意识。
澳门市政署提醒经营者,配送服务在整个食品销售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若因配送环节出现问题,业者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网络订餐及外卖配送服务平台营运商须遵守《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经营运作。配送平台对每一宗配送服务要有可供查阅的记录,如食品制造及供货商、运送时间、发货点、目的地等,以便有需要时供管理部门追查货源及流向;还要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内部管理制度,让配送人员了解配送流程、食品贮存温度、高风险食品的配送处理方法、配送设备的清洁等;还须备有安全卫生的配送设备等,以确保食品安全及卫生。
澳门市政署同时呼吁,消费者须清楚订购外卖食品可能存在的食安风险,收货时必须谨慎查看食品包装是否完整,留意保存温度是否适当,若对食品质量存疑,消费者要向配送员或商家反映,拒绝收货。确认收货后,即食食品应尽快食用,避免增加受污染或变坏的风险。
与内地签署加强食品安全和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
2019年6月17日,国家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在澳门分别与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陈海帆和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签署合作安排,进一步加强两地在食品安全、动植物检验检疫,以及出入境卫生检疫方面的合作。
倪岳峰与陈海帆签署了《海关总署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关于食品安全和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合作安排》,双方将共同严格把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控制工作,保障澳门食品市场供应稳定。
根据合作安排,未来内地与澳门将持续促进疫情和食品安全信息互通,以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食品安全或检验检疫问题,共同向公众释放正确的农产品安全信息。此外,将通报并协调对各自关注的有害生物、疫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控制措施,并加强在食品、检验检疫技术及管理经验方面的交流与培训。
倪岳峰与谭俊荣签署了《海关总署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关于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安排》,内容主要包括建立澳门与内地信息交流机制,相互交流出入境卫生检疫的法律、法规、标准及管理经验,相互通报可能跨境的传染病信息,加强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合应急处置等。
由国家海关总署和澳门市政署联合主办的“守望相助,携手共进——保障内地食品农产品安全供澳20年工作纪实图片展”当日在市政署大楼礼堂开幕。图片展旨在加深公众对内地供澳食品的安全监管和稳定供应方面的了解,以及特区政府保障澳门食品安全的措施。
食品或药品《限制提供塑料袋》立法
2019年8月19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刊登第16/2019号法律《限制提供塑料袋》,于11月18日起正式生效,订定在食品或药品零售行为中限制提供塑料袋,以减少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法律订明在食品或药品零售行为中,须就每个所提供的塑料袋收费,具体金额稍后将由行政长官批示确定,以下两种情况则豁免收费:一、未事先包装的食品或药品;二、机场禁区受携带手提行李安全限制的货品。澳门环保局具职权监察法律的遵守情况,包括可核查向他人提供塑料袋存有的收费记录数据。
处罚方面,若食品或药品零售业场所没有依法就提供塑料袋收取指定金额,则按每一塑料袋处以1000元(澳门元,下同)罚金;就澳门环保局执行监察工作,若零售业场所违反相关合作义务,则处罚10000元。
澳门环保局近年已积极开展多项提升减塑意识的工作,在法律生效前也会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希望市民培养自备购物袋的习惯,以共同营造社会的减塑氛围。
多年来,澳门特区政制定和公布了多部食品安全标准及行政法规和法律,由特区民政总署实施的食品安全系统执行技术法规和标准、管理及执法,食品安全多部门管理模式,防止导致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出现缝隙或重迭,食物链环节权限单位与食品安全,监察货品的进口出口及海关转运,卫生检疫及植物检疫,订定运往澳门批发市场法令,销售运送及检验流程等多项行政法规和法律,加之推行以业界交流及监督的方法,均对澳门的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了必要保障。
新当选的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美食之都”是继“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之后,澳门增添的又一张亮丽的国际名片。一城兼具三项荣誉,殊为不易。
“特区政府要充分发挥澳门独特的优势,在稳健的公共财政基础上,进一步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房屋、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加大资源力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服务好澳门市民。”贺一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