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2020-09-21马莉娜张松
马莉娜 张松
胆囊结石属于胆结石的其中一种,是指在胆囊内发生结石的一种常见疾病,胆囊主要作用是存储胆汁,当肝脏分泌胆汁后会在胆囊内存储,如果胆汁浓度过高,出现胆汁淤堵会形成结石,而结石不断刺激胆囊黏膜,进而引发胆囊炎,临床胆结石患者多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中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较为多发,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针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此类手术风险高,并且手术类型多,如何选择安全的手术方式成为本研究的重点。下文将对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微创手术的效果和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展开研究,选出70例以电脑随机分配法分成2组,对照组35例,男:女=20例:15例,年龄38~75岁,平均(60.65±5.22)岁;观察组35例,男:女=19例:16例,年龄39~76岁,平均(61.73±5.44)岁。2组基础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如果P>0.05。
纳入标准:经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短期内无腹部手术史;患者知情本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醫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史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行全麻,切口位置是右腹直肌,进入腹腔分离胆囊周围的组织,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并切除胆囊,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止血并缝合切口,观察组行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行全麻,在脐孔下缘作穿刺点,调整气腹压为13~15mmHg,然后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内部情况,清理与胆囊粘连的组织,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区,钳夹胆囊管、胆囊动脉,切除胆囊并止血包扎,缝合切口[2-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如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用SPSS23.0软件,以(n,%)表示定性资料,检验用X2,以()表示定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概率略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肝硬化是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主要由多种病因进展而来,大部分肝硬化患者由于体内的雌激素灭活能力差,激素水平增高导致胆囊功能下降,排空不畅,出现胆道静脉曲张而引发胆囊结石,发病后患者表现为胆绞痛、腹胀痛、腹水等症状,尽早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手术措施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4]。
既往多以开腹手术切除胆囊结石,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逐渐在临中得到应用,选择微创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结石不仅能取得积极效果,还能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促使患者快速康复,腹腔镜手术具备较多优势,结石清除率高,不会损伤周围组织,手术切口小,术后便于患者恢复,另外术后引发的不安全事件少[5]。如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结果比对照组低,统计有意义,由此差异证实了微创手术的治疗优势和安全性高的特点。
综合上述,给予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微创手术不仅能准确帮助患者清理结石,还能让加速术后安全康复,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秦君,武步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8,032(002):120-122.
赵玉珺.微创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1):187-187.
武宏,李志周,陈锋,等.微创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肝脏病杂志,2017,9(003):76-79.
易彦博.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水平及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8,012(003):P.31-31.
张效杰,顾强,徐鲲杰.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伴肝胆结石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2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