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奥瑞姆自理理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0-09-18李昊
李昊
近几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疾病高发,其中脑梗死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提高,脑梗死后患者临床病死率降低,但是脑梗死后患者的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其中以偏瘫在临床极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临床药物治疗为主,但是临床效果不佳,故本研究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恢复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功能,恢复肢体运动[1]。此外在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奥瑞姆自理理论可以提高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提高生活质量,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六科进行就诊的80 例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9 例,体重60.9~100.9 kg,平均体重(82.1±7.1)kg,身高162~191 cm,平均身高(173.2±3.8)cm,年龄58~83 岁,平均年龄(70±5.4)岁,体质量指数20.8~30.3 kg/m2;试验组男20 例,女20 例,体重60.9~100.7 kg,平均体重(82.0±7.1)kg,身高162~190 cm,平均身高(173.2±5.7)cm,患者年龄58~84 岁,平均年龄(70±5.5)岁,体质量指数20.8~30.0 kg/m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肌电生物反馈+常规康复指导,对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采取经皮神经的电刺激模式,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取平卧位,在患者靶肌群上插入反馈电极,下肢放在患者小腿外侧上约1/4部位,正极置于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外踝上约5 cm 部位,正极放在背侧腕横纹上5 cm 左右部位,进行治疗,配合常规康复指导。该治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①电刺激阶段:对患者进行Ⅰ型肌纤维进行电刺激,刺激方式采取双向,频率为20~30 Hz,宽度为200~500 μs,1 s电流上升期,7 s 为平台期,1 s 下降期,7 s 休息期;之后对肌纤维进行刺激,电流参数为双向波,频率改为30~50 Hz,脉宽200~500 μs,1 s 电流上升期,3 s 平台期,0 s 下降期,12 s 休息期。②休息阶段:让患者放松,从而检测出肌电曲线,必须处于最大肌电值的20%以下,让患者直观的了解肌肉情况。③生物反馈阶段:康复人员针对Ⅰ型或Ⅱ型肌纤维训练的生物反馈模块,设定图形,从而起到提高肌肉维持控制能力和肌力的目的。以上3个阶段均为10 s,并且进行循环,20 min结束,康复人员必须陪同,1 次/d,20 min 次,6 次/周。试验组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奥瑞姆自理理论进行康复指导:①体位护理,指导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患侧卧位-平卧位-健侧卧位,并且指导患者根据感觉进行翻身间隔,提高患者自身康复意识;确保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呼吸道畅通,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式,并且教会家属让患者以及家属均掌握;对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适当的进行背部按摩;②针对Barthel 指数(BI)分值为39~62 分者采用部分补偿性康复,对患者采取引导、鼓励其积极进行训练,以主动训练为主,同时给予被动训练,让患者掌握训练程序;③针对BI 分值>60 分者采用支持教育系统,讲解培训知识,给患者演示训练技能,鼓励患者坚持学习,坚持康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FMA、QLI 评分。肢体运动功能依据FMA 予以评估,分值越高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生活质量依据QLI 量表予以评估,分值越高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QL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QL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QLI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QLI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该病的形成可以有多种原因,与患者的身体条件、生活环境、饮食方式有关,为脑部组织形成缺血、缺氧症状,脑部组织细胞坏死,各类功能障碍出现应重视[2]。以往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主要在临床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但是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康复效果较差[3]。肌电生物反馈训练作为新兴疗法,让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主动的参与其中,克服了传统治疗的枯燥,并且无刺激,无痛苦,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肌电生物反馈是临床上治疗脑梗死后合并偏瘫的重要措施,主要的作用机制为通过电刺激检测瘫痪肢体残存微弱肌电信号,如果信号增高则仪器会自动输出电流进行刺激,让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肌肉被动的收缩[4]。并且该治疗见效快,可以巩固疗效。有临床报道显示[5],肌电生物反馈可以有效的治疗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但是对于瘫痪肢体者疗效较差,但是需要患者有认知能力,可以听得懂康复医师的命令,配合治疗。配合有意识的训练和电刺激可以帮助患者完成下肢关节活动,同时刺激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感觉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大脑得到正确的反馈后,帮助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控制靶肌肉的活动,虽然不能使受害的脑神经复原,但同样可以促进脑功能的重组来促进功能代谢,使仍然保留的部分脑细胞尽量的活动,刺激部分神经肌肉组织的潜力,使其重新发挥作用。大脑的可塑性理论证实,在中枢神经损伤后,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受损的神经元虽然不能再生但是可一定范围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患侧肢体通过反复的主动肢体运动训练,来唤醒运动细胞,可以刺激神经出芽和突触的活化,还可以刺激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周围未受损的皮质神经元进行功能重建。让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主动参与到肌电信号作反馈信息,患者将自己的感知的生理活动经视听形式反馈出来,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6]。奥瑞姆自理理论主要是对脑梗死后合并偏瘫患者自我康复能力的培养,让患者变被动康复为主动康复,积极的参与到康复中来,并且在康复中了解患者的不足,从而从中强化而让患者自我掌握,在康复的不同时期进行自我照顾,从而调动、激发患者的主管能动性,让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康复中来。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奥瑞姆自理理论,使患者降低对康复人员和医生的依赖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积极主动的进行康复。
综上所述,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奥瑞姆自理理论对患者的临床意义显著,临床上应该多加应用,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