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离运动结合能力训练及指导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意义研究

2020-09-18杨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肌力功能障碍下肢

杨洋

目前,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如何进行护理康复和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存在争议。随着脑卒中患者运动失常程度的加重,脑卒中患者不仅双侧第一体感区的运动抑制率显著增加,而且患者手的运动功能障碍也会逐渐增加,但随着脑卒中患者运动程度失去的加重,双侧第一体感区的运动抑制率也显著增加,脑卒中的类型和病灶位置与患者运动失去程度有关[1]。为了进行分离运动结合能力训练及指导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意义研究,本文采用分离运动训练方法来训练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肌力、耐力和控制脑卒中患者四肢能力。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0 例;体质量72.6~89.3 kg,平均体质量(77.8±4.6)kg;身高162~187 cm,平均身高(175.9±4.7)cm;年龄57~77 岁,平均年龄(66.1±3.7)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6.9~32.0 kg/m2;病程2~4 年,平均病程为(2.5±0.3)年;患者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31.56~55.73 分,平均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40.86±8.38)分。试验组中,男19 例,女21 例;体质量73.4~87.7 kg,平均体质量(79.8±4.1)kg;身高161~185 cm,平均身高(176.9±5.4)cm;年龄56~78 岁,平均年龄(67.1±3.2)岁;BMI为25.8~32.3 kg/m2;病程1~4 年,平均病程为(2.4±0.4)年;患者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30.54~52.70 分,平均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41.23±8.1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1997 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对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的患者;②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④生命体征稳定且意识清晰的患者;⑤能配合检查和治疗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意识障碍明显和有心、肝以及肾等脏器疾病严重的患者;②有本体感觉障碍的患者;③合并感觉神经性失语症以及智力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对试验组脑卒中患者采取常规干预康复训练加用分离运动结合能力训练及指导:①对脑卒中患者先进行肩关节前屈上举,肩胛骨前伸后再进行肘关节伸直,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肩关节前屈90°条件下的肘关节屈伸训练,再进行肩关节前屈90°条件下的前臂内旋和旋后训练,②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端坐姿势,来伸直肘关节,引导患者肩关节前屈,在水平位置完成前臂的内旋和外旋,当脑卒中患者自由完成动作后进行水平外展。③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拇指背伸、水平外展和五指对掌的训练。将脑卒中患者上肢放在作业治疗(OT)台的滚轮上,训练患者肩带完全伸展时的腕关节旋后和手指伸展。④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下肢分离运动训练,患者采用仰卧位,下肢在髋关节屈曲90°条件下进行屈伸训练,然后将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放在床边伸髋屈膝90°后,将脑卒中患者脚跟放在小方凳上进行髋关节前伸和负重训练。⑤踝关节背屈训练。一旦患者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分离运动,就让患者在分离运动的基础上反复进行运动控制训练。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上、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量表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量表进行评定。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肌力评分,采用Kendall 量表评定肱三头肌和股四头肌肌力。对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评估采用盲法,由同一康复评估医师完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肌力评分对比 试验组患者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患者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肌力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肌力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患者存在窒息、全身输出等各种高耗能现象。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显示脑卒中患者存在多个区域性运动障碍,提示患者运动功能低下,脑卒中患者局部运动常伴有全身运动[2]。通常人体的正常运动功能是在稳定、协调、高效、安全、省力以及随机的状态下完成的,这取决于正常人的肌肉张力、正常人运动方式、正常人姿势反应和正常人感觉等。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患者相关运动元素的上述异常,导致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3]。如果脑卒中患者不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就会导致患者反射性兴奋异常、患者肢体运动方式和患者感觉异常、患者肌肉张力升高、患者肌肉痉挛、患者关节挛缩和患者僵硬等恶性循环的发生[4]。因此,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应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评价,在充分分析和判断脑卒中患者存在肌肉紧张、存在感觉和运动功能损害的基础上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阻断脑卒中患者恶性循环链,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科学正确的康复治疗,为脑卒中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脑卒中患者经过分离运动和结合能力训练后,对脑卒中患者结合分离运动下的肌力和耐力训练,提高脑卒中患者各关节运动肌群的运动能力,同时抑制脑卒中患者其他肌群的运动,使各关节的活动性和运动感在大脑功能区形成可塑性,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以提高患者大脑多个区域的兴奋性。因此,脑卒中患者将能够准确地体验到运动和感觉,从而能够用最小、最省力的方式完成动作,而脑卒中患者无需常见的高能耗运动模式;而当脑卒中患者运动时,功能性动作也不会在其脑区形成广泛的兴奋,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效率会更高[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来说,采取分离运动结合能力训练及指导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肌力功能障碍下肢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