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
2020-09-18熊兴容
熊兴容
(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德吉林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 仁布 857200)
农业种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了土壤资源、气候资源、养分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农业经济收益,从而成为农业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Tan等[1]从优化农业水资源利用方面阐述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马林潇等[2]基于水资源的利用与合理配置为目标,研究了县域尺度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在某一空间尺度上不同种类作物种植面积及搭配情况,受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农业种植结构对区域微气候、土壤质量、水体环境等产生重要影响,故农业种植结构的历史变化及发展趋势受到广大学者和政府的关注。倪学志等[3]探讨了农业种植结构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刘成等[4]对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发现花生、油菜作物种植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正效应,这也促进了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刘合满等[5]依据西藏农业和人口相关资料,分析了西藏1980—2010年间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变化特征,并指出西藏农业种植结构已从“重粮食作物、轻经济作物”向“提高经济作物比重”转变。
日喀则市是西藏“一江两河”的主要区域,河谷较宽,为西藏的主要农业生产区。该区域对于西藏粮食供应及农业生态安全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受气候变化、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日喀则市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方式等已发生了改变。有研究表明,日喀则市气候发生着显著变化,年均气温和极端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从而使青稞生育期天数缩短[6],受不同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但目前针对日喀则市耕地面积变化、人口数量及作物种植结构的系统阐述还少见报道,而系统阐述相关内容,为农业种植结构相关政策的制订及土地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日喀则市隶属于西藏自治区,位于西藏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地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三大山脉中段,地形复杂,基本上由高山、宽谷和湖盆组成。不同区域上主要分布有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和高山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总体特征是空气稀薄,气压低,日照时间长,年均3 300 h,气温偏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年均温西部亚寒带地区为0 ℃,东部温带地区为6.5 ℃,降水多分布在200~430 mm,多集中在5—9月。日喀则市是西藏的主要农业生产区,在藏南谷地上段的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流域的河谷平原,主要由拉孜-仁布宽谷和江孜-日喀则平原组成,河谷较宽,谷地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水源充足,适宜农业的发展,种植农作物主要为青稞、油菜、小麦等。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来自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粮食作物主要包括青稞、小麦和豆类作物,经济作物主要为油菜。数据分析和作图采用Origin 9.0(Originlab公司)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采用pearson’s相关系数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喀则市耕地总面积变化特征
耕地面积变化受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及农业经济效益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区域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由图1可知,日喀则市耕地面积在1990—2017年间呈线性增加趋势,以年均673.3 hm2的速度增加,由1990年的77.85×103hm2增加到2017年的96.89×103hm2,增加了24.46%。但受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的影响,可开发为耕地的土地面积非常有限,故耕地面积变化相对较小,时间尺度上,耕地面积变异系数仅为8.03%。
2.2 日喀则市种植结构变化特征
日喀则市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特征如图1所示,在1990—2017年间,日喀则市农业种植结构整体表现为总播种面积呈增加趋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先增加后降低、而油菜、蔬菜和青饲料播种面积则呈不断增加趋势,尤其是蔬菜和青饲料播种面积增加更为显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71.44×103hm2增加到2017年的92.51×103hm2,增加了29.5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特征,1990—2000年间呈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64.74×103hm2增加到2000年的71.55×103hm2;随后开始呈显著降低趋势,到2010年为54.52×103hm2;之后再次呈增加趋势,到2017年为62.23×103hm2。但整体来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均值为(62.39±4.95)×103hm2,变异系数为7.94%。
随着时间的变化,油菜播种面积呈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5.85×103hm2增加到2010年的10.20×103hm2,增加了74.36%。蔬菜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0.50×103hm2,增加到2017年的8.86×103hm2,面积增加了24.08倍,蔬菜类作物播种面积呈显著增加趋势,尤其是2000年后快速增长。这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促使蔬菜的种植面积大幅增长。青饲料的播种面积亦呈显著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0.35×103hm2,增加到2017年的8.86×103hm2。其它类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0.85×103hm2增加到2017年的20.31×103hm2,这表明当地农业种植结构逐渐由原来的单一化生产体系向多样化、复合化发展。
这主要是由于1990—1995年间,种植业结构尚未开始转向经济作物调整,农业主要是以满足粮食需求为目标,同时受农业科技水平低,单产低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以扩大种植面积为基础实现粮食的增收。然后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农业逐步由“以粮为主”逐渐向“粮经并重”的结构调整,从而呈现出小麦种植面积显著降低的趋势。同时亦有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种植结构发生深刻的改变,逐渐提高经济作物的比重,在全国尺度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1978—2003年间呈不断下降趋势,尤其在1998—2003年间,与本研究分析日喀则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7,8]。
2.3 种植结构历史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2.3.1人 口
人口的增长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由图2可知,日喀则市人口数量呈线性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55.38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77.10万人,增加了39.22%。在1990—2017年间,以年均7 765人的速率增加。从不同县区来看,人口增长速率最快的为南木林县,以年均896.35人的速度增加,其次为昂仁县,以年均655.09人的速度增加,而亚东县人口增长速率最低,仅为93.77。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呈显著减少趋势,由1990年的0.14 hm2减少到2016年的0.12 hm2,由此可知,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将带来人地矛盾和粮食供给需求的增加。
在1990—2017年间,日喀则市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呈显著降低趋势,由1990年的0.128 hm2/人降低到2017年的0.120 hm2/人,人均减少了0.008 hm2。而在经济水平和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人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则呈现更为显著的降低趋势,由1990年的0.116 hm2/人降低到0.081 hm2/人,人均降低了30.17%。日喀则市主要经济作物油菜的人均播种面积则呈现显著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0.010 5 hm2/人增加到2017年的0.012 9 hm2/人,其中在2005年时呈现最大值,为0.014 9 hm2/人。人均蔬菜播种面积亦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由1990年的0.000 9 hm2/人增加到0.014 8 hm2/人,这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蔬菜产业不断受到重视。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限制,日喀则市农业种植结构相对单一。除粮食作物和油菜两大类作物之外的播种面积,其它作物人均播种面积呈不断增加趋势,从1990年的0.001 5 hm2/人增加到0.026 3 hm2/人,人均增加了16.24倍,这可能表明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综合种植结构的发展。
2.3.2气候变化
研究表明,日喀则市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明显(图3),呈变暖的变化趋势,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增温尤为明显,而降水在沿江河谷主要农区有减少趋势[9]。整体表现出冬春季增温趋势较秋、夏季更为明显[10],这将使某些作物的播期提前,或缩短作物的生育期[11],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植结构的改变和分布区域。如原来的高寒区岗巴县、仲巴县等区域,随着气候变暖,可能使油菜的播种区逐渐扩大。
2.3.3化肥用量
化肥是农业增产的基础,尤其对于日喀则市基础肥力差的土壤,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可能更大。由图4可知,1990—2017年间,日喀则市化肥总用量呈线性增加趋势,年份与化肥总用量之间回归方程为:
y=556.24x-1.101 6
即以年均556.24 t的速度增加,化肥用量由1990年的6 979 t增加到2017年的23 068 t,用量增加了2.3倍。而在化肥施用结构上,表现为氮、磷、钾肥均呈增加趋势,但氮肥具有更强的增加趋势,以年均159.93 t的速度增加,且这种增加趋势主要表现在1990—2005年间,之后开始有下降趋势。相应的,2005年开始磷、钾肥用量则呈显著增加趋势,而2005年之前则变化幅度很小。
2.3.4农业产值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在统计的2000—2017年间,日喀则市生产总值呈不断增加趋势(图5),由2000年的22.0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16.29亿元。以农、牧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产值亦呈不断增加趋势,由2000年的9.8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6.82亿元,实现净增加2.73倍。但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比例却呈显著降低趋势,从2000年时的44.69%降低到2017年时的17.02%。第三产业占比基本保持稳定,在2000年时为45.59%,到2017年时为46.05%。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则呈不断增加趋势,由2000年时的9.72%增加到2016年的36.93%。这表明,加工业的发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改变,使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同时使种植业向着生产管理方便、用工少的方向发展。
2.4 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变化特征
日喀则市主要粮食作物包括青稞、小麦和豆类作物三类。由图6可知,日喀则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以青稞为主,其次为小麦,豆类则较少。三类主要农作物平均产量则呈不断增加趋势,尤其表现在青稞上。
2.4.1青稞播种面积和平均产量变化特征
青稞为西藏最传统和占主体地位的粮食作物,1990—2017年间,其播种面积整体呈震荡增加的趋势,在2000年达最大值(为52.88×103hm2),然后开始呈降低趋势,到2010年时为44.71×103hm2,之后开始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青稞平均产量水平亦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由1990年的3.73 t/ hm2增加到2017年的6.78 t/ hm2,增加了81.77%。青稞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平均产量的增加,可能主要与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及当地青稞优良品种的大力推广有关。如西藏自治区实施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作物内部调整以压缩冬、春小麦面积,提高冬、春青稞作物种植比例为重点的种植结构优化战略,及加大“藏青2000”、“喜马拉雅22号”等优良青稞品种推广力度的良种战略,均促进了青稞生产的发展。
2.4.2小麦播种面积和平均产量变化特征
1990—2017年间,日喀则市小麦播种面积可以划分为1990—1995年和1995—2017年2个明显的变化阶段。其中1995年相较于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显著增加,分别为13.56×103hm2和9.05×103hm2,然后开始呈显著线性降低趋势,由1995年时的13.56×103hm2降低到2017年的5.03×103hm2。小麦平均产量水平呈不断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4.94 t/ hm2增加到2017年的7.34 t/ hm2。单位面积小麦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良种、化肥、农药投入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如徐唱唱等[12]研究了日喀则地区2000—2013年化肥总用量和单位面积施肥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这对粮食增产产生了巨大的贡献。
2.4.3大豆播种面积和平均产量变化特征
1990—2017年间,日喀则市大豆播种面积呈线性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12.03×103hm2降低到2017年的1.78×103hm2,而平均产量呈不断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2.75 t/hm2增加到2017年的6.05 t/hm2。豆类作物播种面积的下降主要与农业向优势作物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
3 结 论
通过对日喀则市种植业结构历史变化特征分析,可看出:
1) 日喀则市人口快速增长驱动了对可耕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耕地面积在1990—2017年间以年均673.3 hm2的速度增加,但区域内宜耕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张,从而使人均耕地面积呈不断下降趋势;
2) 种植结构由粮食生产为主转向“粮经并重”或“粮轻经重”的发展模式转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油菜、蔬菜和青饲料的播种面积则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蔬菜和青饲料播种面积增加最为显著,这表明当地农业发展逐渐由单一化农业向复合化的农业体系发展;
3) 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总播种面积、人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均呈降低趋势,而人均油菜和蔬菜播种面积则呈增加趋势;
4) 粮食作物中,青稞播种面积呈不断增加趋势,而小麦和豆类作物则呈降低趋势;
5) 人口数量、气候条件、化肥农药物资投入、良种推广、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及政策导向等因素综合影响了日喀则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