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020-09-17吴启昌
吴启昌
摘 要:岭南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多在珠江水系主河及其支流两岸和海岸带海积阶地上。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更替与自然环境等诸要素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有关。文化分区和地理分区趋于一致性特征表明遗址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中地貌格局、气候条件、水文、动植物资源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自然环境;地貌;水;气候
岭南地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自然降水充足,河流众多,水资源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食物充裕;地貌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灰岩溶洞和海岸阶地皆有。区域内珠江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和三角洲网河组成。岭南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外来文化对其影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思想意识以及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更替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规律,浅谈自然环境与遗址分布的关系。
1 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
新石器时代早期处在全新世初期气候全面回暖的“新仙女木”事件之后的升温期,气温总体上比较寒冷。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是当时人类居址的首选。主要有桂北的甑皮岩遗址、大岩遗址、庙岩遗址;粤北的牛栏洞遗址、朱屋岩遗址、黄门岩遗址;桂中南的鲤鱼嘴遗址、陈家岩遗址、思多岩遗址、麒麟洞遗址;粤中南的螺髻岩遗址、黄岩洞遗址、独石仔遗址等(图1)。
新石器中期大致对应全新世大暖期的升温到鼎盛阶段,是全新世气候最为温暖湿润的时期,气候高温多雨,降水和地表径流丰富。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人類开始选择河漫滩、河流阶地、河旁台地等作为主要栖息地。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河旁贝丘遗址和河旁台地遗址为多,洞穴遗址较少。分布在左江、右江、邕江、郁江、柳江两岸的河旁贝丘遗址主要有顶蛳山遗址一二期、豹子头遗址、秋江遗址早期、灰窑田遗址、西津遗址、冲塘遗址、何村遗址、江西岸遗址等;分布在红水河、柳江、浔江、西江两岸的河旁台地遗址主要有相思洲遗址早段、上塔遗址等。
新石器时代晚期属于全新世大暖期后期的降温期,气候冷暖波动频率加大。相对于全新世大暖期的升温到鼎盛阶段的温暖湿润的气候,此时的气候较寒冷干燥,在全新世大暖期生态环境下形成的早期农业经济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岭南地区新石器晚期以山冈、台地、河旁贝丘、海旁沙丘遗址为多。主要有桂西的革新桥遗址;桂北的晓锦遗址一二期;桂东的上江口遗址二期;粤西的乌骚岭遗址、龙岗嘴遗址一期;粤东的陈桥村遗址、石尾山遗址、沙坑北遗址、虎头埔文化;粤北的石峡文化、圆墩岭遗址一期;环北部湾的亚菩山遗址、鲤鱼墩遗址、独料遗址;珠三角地区的咸头岭文化、虎地遗址、深湾遗址F层部分、沙头角新村遗址中下文化层、长洲西湾遗址、高明古椰遗址第一阶段、过路湾遗址、宝镜湾遗址早期、涌浪遗址晚期①等。
2 人类居址的选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类一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遗址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地貌是地球表层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界面,地貌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导致人类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地球地貌的区域性差异形成不同等级的地理单元,同一地理单元内人类生存环境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不同地理单元内人类生存环境、文化特征和演进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地貌格局影响地球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气候影响岩石风化的强度和土壤形成的类型。日照、气温、湿度、降雨量及风场等气候作用还会对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的发育形成较大的影响。古气候研究表明,在第四纪期间,地球上经历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冷暖交替的冰期和间冰期。气候显著变冷时,全球大陆冰盖与冰川的扩张使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范围缩小,界线发生移动。喜湿热的第三纪动植物消失,适应温凉干燥气候环境的第四纪动植物群出现。不同的动植物都有自身所适应的气候环境。气候温暖湿润时,植被茂密,降水和地表径流丰富,湖沼发育,喜暖动植物增多,河流湖沼中水生软体动物逐渐增多。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动植物的生息繁衍,为人类提供充裕的食物和广阔的生存空间。末次冰消期从距今1.4~1.3万年前冰川消融开始,到距今1万年前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全球气候全面转暖,地球进入一个以“新仙女木”事件结束为标志的全新世发展阶段。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特定区域内不同时间尺度的古气候变化、考古地层文化堆积和人类文化更替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人类对居址的选择,水环境是首要的考虑要素。水源地周边湿地发育,植物生长茂盛,各种动物在此汇集,是人类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的重要场所。古河、古湖、山前洪积扇的前缘地下水溢出带、泉水出露地带、海岸带等是人类主要聚集栖息地。河流分布面积广,数量多,水质优良,生活取用方便,利于渔猎与舟筏通行进行物质文化交流和远距离迁徙,是史前人类最为普遍利用的水资源。河流阶地、河旁台地土地肥沃,宽阔平坦,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新石器时期人类定居和从事农业生产的理想之地。曲流和两河交汇处的河流阶地封闭性好、安全性高,是当时人类居址的最佳选择。①人类遗址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中地貌格局、气候条件、水文特征、食物资源、活动场地、栖息空间等有直接的关系。
从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来看,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主要选择洞穴作为栖息的处所。溶蚀作用形成的石灰岩溶洞是降水沿岩石孔隙、裂隙、层面等渗入岩体后逐渐溶解产生的较大洞穴。石灰岩溶洞一般洞厅较大,洞内有地下溪流或地下河。崩塌形成的洞穴,一般规模较小,洞口不规则,封闭度较差。差异性风化形成的洞穴,一般规模也不大,多呈崖屋状,洞浅且洞口开阔,常有地下水沿层面溢出。天然洞穴为早期人类提供了温暖、安全、隐蔽、挡风、避雨、遮阳等条件优越的居所。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多选择与水系格局一致的主河和树枝状支流两岸的河流阶地、河旁台地以及海岸带海积阶地为主要栖息地。河流阶地、河旁台地、海岸带海积或海蚀阶地因地势较高,可以减小一般洪水和潮水涨落的影响。居址附近的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河旁台地和海岸带还是石料等工具制作原材料的主要采集地。
3 结语
岭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自身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侵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变化对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稳定渐变的自然环境使人类生态系统中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突变的自然环境会打破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原有的平衡,可能会导致特定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出现停滞、衰退甚至消亡。岭南地区遗址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中的地貌有密切的关系,古代人类会选择合适的地貌作为自己的栖息地。气候环境决定了遗址分布的密度、数量、规模、文化堆积厚度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进化和发展的基础。适宜的自然环境有助于文化的发展,不利的自然环境会影响和制约文化的发展。遗址的分布特点是当时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和选择的结果,自然环境还对人类体质特征、文化特色、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形态、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等产生重要影响。文化分区和地理分区趋于一致性特征表明自然环境对考古学文化分区的形成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