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会阴三维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2020-09-17褚建华王显芝
褚建华,王显芝,梁 雪
(吉林市人民医院 吉林 吉林 132001)
PFD(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我国目前二胎政策的放开而呈逐渐上升趋势。多数患者早期因未准确诊断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继而未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这也使得其病情逐渐加重,严重者可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痛、性功能障碍、粪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直接影响女性生活质量[1]。分析其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超声声像图特征,准确诊断后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PFD整体防治能力,提高大众对PFD早诊早治的防治意识,改善女性健康[2]。现就我院功能科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PFD(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均存在分娩史,单胎妊娠50例、双胎妊娠6例;产前无PFD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其中26例剖宫产、30例顺产,年龄40~70岁,平均(48.8±1.7)岁。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盆腔功能正常的无孕育史者56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25~50岁,平均(39.8±1.7)岁。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①会阴三维超声扫描:选择GE VolusonE8、PHILIPS EPIQ7彩色超声诊断仪,所有研究对象在会阴三维超声扫描前排空直肠,适当充盈膀胱,扫描时采取膀胱截石位,将一次性无菌保险套套在探头表面,涂抹适量耦合剂,将探头置于会阴部,分别观察缩肛状态、Valsalva动作、静息状态的肛提肌情况,测量盆膈裂孔的面积、前后径、左右径,以三维成像模式在轴平面观察肛提肌连续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缩肛状态、Valsalva动作、静息状态的肛提肌情况有明显差异性,Valsalva状态下的盆膈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要大于缩肛状态、静息状态,肛提肌厚度低于缩肛状态、静息状态;②发生PFD的观察组患者三种状态下的盆膈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明显大于对照组,肛提肌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③顺产组患者三种状态下盆膈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明显大于剖宫产组,肛提肌厚度低于剖宫产组,见表1。
表1 不同组患者不同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这一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受到重视,有资料显示,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中PFD发生率达到了45%[3]。PFD发病与女性年龄增殖、劳动强度、性生活质量、分娩质量、产后康复锻炼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要加以排查和提高警惕,及时诊治。虽然我国卫生管理中针对广大女性进行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危害的宣传,提高大家的认知和防治意识,但仍有广大女性对此疾病的认识严重不足,诊疗时机相对滞后,从症状、生理、心理、行为等多方面影响着我们许多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4,5]。不少女性因未得到有效早期防治而必须通过手术改善[6]。
女性盆底由肌肉、筋膜、神经及盆腔脏器组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解剖结构。支撑结构的松弛和各种原因所致的损伤都可以致使PFD的发生,在PFD临床治疗之前要准确进行诊断。在盆底肌肉间存在裂孔结构的盆膈裂孔,由肛提肌内缘、耻骨围成,生殖道及直肠、尿道由此穿过,是PFD发生率最高的部位[5]。在PFD超声影像学检查中,要想准确判断PFD,就要准确显示病灶、与周围脏器关系等。对于相对比较复杂的盆底位置的PFD难以经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检出,二维超声对盆底横断面显示效果不佳,还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相比比常规超声,三维超声同样无创、快速、可重复,但其无需过度移动探头即可扫描盆底整个区域,并获得完整的三维重建图像,准确计算盆膈裂孔的长宽径、面积等,并可显示肛提肌形态、厚度等信息,这些信息对膀胱、尿道、盆底结构的评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7]。在会阴三维超声扫描中,我们可以发现PFD患者肛提肌、盆膈裂孔相关指标与正常女性有着明显差异性,分娩会损伤盆底功能,且顺产分娩比剖宫产对肛提肌的损坏程度更大[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