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及圆弧偶氮酸毒素污染调查

2020-09-16杨博磊张秀娟张晨曦耿海荣

中国油脂 2020年9期
关键词:花生油黄曲霉毒素

杨博磊,张秀娟,王 刚,张晨曦,耿海荣,李 丽,刘 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植物油的人均年需求从20世纪80年代的2.2 kg提升到了2016年的24.8 kg,其中花生油占植物油的8%[1]。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花生生产国,年产量达1 700万t左右,其中52%左右的花生用于榨油,约占我国自产植物油的25%[2]。花生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油酸可在不破坏对健康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降解对健康有害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同时油酸还具有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肥胖、抗炎症、预防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4-5],但花生油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花生油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为黄曲霉毒素B1(AFB1)超标。王君等[6]通过对我国部分食品中AFB1监测发现,花生为AFB1污染的主要原料。AFB1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7]。AFB1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摄入AFB1可引起肝炎、肝硬化,严重时甚至引发肝癌[8],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最强致癌物之一[9]。圆弧偶氮酸(Cyclopiazonic acid,CPA)是由黄曲霉产生的另一种有毒代谢产物,早在1985年Rao等[10]就报道了由CPA引起的人类真菌毒素中毒的安全问题。CPA可引起大鼠的肝、肾脏及免疫系统损伤。由于CPA与黄曲霉毒素(AFT)同时存在,CPA的毒性往往被AFT中毒掩盖,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1-12]。目前,国内外对CPA的致病性研究尚未成熟,相关组织尚未颁布CPA限量标准。

本文从全国12省20市小作坊生产的土榨花生油及市售品牌花生油开展花生油AFB1和CPA含量分析,以了解不同地区土榨花生油和不同品牌花生油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为花生油安全监督提供科学依据,为群众理性选择花生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原料与试剂

2018年10—12月在全国12省20市共采集土榨花生油126份,从商城购买品牌花生油27份。样品采集后4℃保存,采样后1月内完成AFB1和CPA含量检测。

甲醇和乙腈,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AFB1和CPA标准品,青岛普瑞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BS缓冲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中检环贸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碳酸氢钠、正己烷、氯化钾、盐酸、氯仿、乙酸铵等,均为分析纯。

1.1.2 仪器与设备

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Genius 3涡旋混合器,德国IKA公司;HF2500光化学衍生器,北京华安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Angel氮吹仪,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美国Sigma公司;YP3002电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花生油中AFB1和CPA提取及测定

1.2.1.1 AFB1的提取及测定

根据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做适当调整。称取5 g花生油样品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15 mL 84%乙腈,涡旋混匀,置于超声波中超声30 min,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备用。取2 mL提取液利用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提取AFB1,用0.5 mL甲醇洗脱AFB1两次,氮吹仪吹干,用1 mL 70%甲醇复溶,过0.22 μm滤器,收集滤液于液相瓶中,待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AFB1含量。HPLC条件: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30℃;流动相为70%甲醇,流速1 mL/min;进样量20 μL;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40 nm;配备光化学衍生器。

1.2.1.2 CPA的提取及测定

取5 g花生油样品,加入20 mL甲醇-2%碳酸氢钠水溶液(体积比7∶3),大于200 r/min振荡30 min,取出10 mL溶液至分液漏斗,并加入20 mL正己烷萃取,振荡分层后弃去正己烷层,随后加入10 mL 10%氯化钾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0.4 mL 6.0 mol/L 盐酸溶液酸化,用10 mL氯仿提取两次CPA,收集氯仿层,取1 mL用氮气吹干后复溶于1.0 mL乙腈-0.05 mol/L乙酸铵水溶液(体积比8∶2,pH=5),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CPA含量[13]。HPLC条件: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乙酸铵水溶液(体积比8∶2,pH=5),流速0.6 mL/min,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284 nm。

1.2.2 数据处理

根据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花生油样品中AFB1含量大于20 μg/kg,视为超标;由于我国尚未颁布CPA限量标准,因此本次调查只做检出分析。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7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与讨论

2.1 花生油中真菌毒素总体污染情况(见表1)

表1 153份花生油样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

由表1可知:153份花生油样品中,56份样品检出AFB1,检出率为36.60%,含量范围为1.12~55.63 μg/kg,中位数为5.96 μg/kg,14份样品检出AFB1超标,超标率为9.15%;9份样品检出CPA,检出率为5.88%,含量范围为24.28~1 054.21 μg/kg,中位数为299.01 μg/kg。国内学者针对不同地区花生油AFB1污染也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徐文静等[14]对四川、广西、云南等8省216份花生油AFB1污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AFB1的检出率为57.41%,超标率为11.57%。殷国英等[15]对广东惠州126份花生油AFB1污染进行调查,发现AFB1检出率达88.1%,超标率为11.9%。周子焱等[16]对浙江省345份花生油进行AFB1监测,发现AFB1检出率为5.2%,未检测到AFB1超标样品。何建忠等[17]对广西贵港市459份花生油AFB1进行监测,发现AFB1检出率达12.9%,超标率为6.8%。骆建祥等[18]对福建惠安县花生油AFB1进行监测,发现AFB1超标率为13.2%。何景等[19]对北京市食用油AFB1进行监测,发现花生油中AFB1检出率为26.67%。综上所述,我国各地均存在花生油AFB1污染情况,形势不容乐观,应引起监管部门重视。由于国家尚未颁布CPA限量标准,国内尚未开展花生油中CPA监测,但其对器官、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同样存在较强毒性,仍需引起关注。

2.2 不同类别花生油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类别花生油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

由表2可知:56份土榨花生油检出AFB1,检出率为44.44%,14份土榨花生油AFB1超标,超标率为11.11%,9份土榨花生油检出CPA,检出率为7.14%;品牌花生油中未检出AFB1和CPA。土榨花生油AFB1和CPA污染情况显著高于品牌花生油。宋博才[20]对部分市售品牌花生油和土榨花生油品质调查发现,品牌花生油质量合格,而土榨花生油AFB1含量超标率较高。陈涛[21]对福建省市售品牌花生油和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污染监测发现,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含量均高于品牌花生油。刘辉等[22]研究发现,土榨花生油AFB1超标率高于品牌花生油。土榨花生油一般都为小作坊或者非正规厂家生产,储藏加工环境较差,容易引起花生黄曲霉菌生长并产生毒素,同时由于小作坊加工工艺比较落后,生产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去除黄曲霉毒素的加工工艺,因此造成了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情况。监管部门应加强花生黄曲霉毒素防控宣传,提高加工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监管力度,避免黄曲霉毒素污染花生油流入市场。

2.3 不同地区土榨花生油中AFB1污染情况(见表3)

表3 不同地区土榨花生油中AFB1污染情况

由表3可知,河南、福建、广西和山东土榨花生油AFB1污染较为严重,检出率分别为55.17%、63.64%、53.33%和40.00%,且均检出AFB1超标样品,4个省份土榨花生油中AFB1检出最高值达到国标限值的1.76~2.78倍,其中广西检出土榨花生油中AFB1最高含量为55.63 μg/kg。田洪芸等[23]对山东地区土榨花生油进行监测发现,AFB1检出率达80.00%,超标率为19.10%。卢宇芳等[24]对广西地区植物油中AFB1进行监测发现,土榨花生油中AFB1超标率为18.18%。林强等[25]对福州市小作坊花生油进行AFB1污染情况分析发现,AFB1超标率达66.1%。以上研究表明各地土榨花生油AFB1污染严重。本调查研究发现,全国各地花生油AFB1污染不容乐观,河南、山东、广西和福建更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河南、山东两省为花生种植大省,原料储藏充足,而小作坊环境卫生及通风情况较差,容易造成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广西、福建两地气候湿热,更易造成黄曲霉毒素污染。

2.4 不同地区土榨花生油中CPA污染情况(见表4)

表4 不同地区土榨花生油中CPA污染情况

由表4可知,湖北、湖南、山西、山东、广西和福建6省土榨花生油中均检出CPA,检出率分别为21.43%、25.00%、20.00%、6.67%、6.67%和4.55%。土榨花生油中CPA最高检出含量为1 054.21 μg/kg,最低检出含量为24.28 μg/kg。土榨花生油中CPA的污染情况远轻于AFB1,仅个别省份少量检出,检出率最高的为湖南,检出率为25.00%,检出份数为2份;湖北检出率为21.43%,检出份数为3份;其他省仅检出1份。Oliveira等[26]研究了巴西圣保罗市的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AFM1)和CPA的污染情况,发现牛奶中AFM1的检出率为77.1%,而CPA的检出率远低于AFM1,仅为4.2%,此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类似。目前,国内外对花生产品中CPA的污染调查以及CPA和AFB1污染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次研究发现土榨花生油中AFB1污染与CPA污染无显著相关性。

3 结 论

通过对我国土榨花生油及市售品牌花生油中AFB1和CPA污染调查发现:品牌花生油未检出AFB1和CPA污染;土榨花生油存在真菌毒素污染安全隐患,AFB1检出率为44.44%,超标率为11.11%,CPA检出率为7.14%,其中河南、福建、广西和山东土榨花生油AFB1污染严重,个别省份土榨花生油检出CPA污染。土榨花生油一般由小作坊生产,小作坊卫生环境相对较差,防霉防潮措施不到位,容易引起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为全面提高土榨花生油质量安全,建议监管部门加大对花生原料及土榨花生油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大对黄曲霉毒素危害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花生油加工作坊生产人员安全培训。本次污染调查虽在各省市采集样品较少,覆盖不够全面,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我国土榨花生油和品牌花生油的质量状况。

猜你喜欢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品牌花生油感官品质分析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牛腹胀急救三法
不同方法提取的花生油品质分析研究
2016 年我国饲料原料及其毒素检测分析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LC—MS/MS定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