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条山区域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及特征分析

2020-09-16滕红梅王艳萍闫丽清曹发昊郝浩永

中国油脂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条山含油量总数

滕红梅,王艳萍,闫丽清,曹发昊,郝浩永

(运城学院 生命科学系,山西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山西 运城 044000)

植物油脂占世界油脂总产量的 70%左右[1],除食用外,植物油脂在医药、纺织、化妆品、化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同时,植物油脂还是重要的再生性能源,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植物油脂的能源价值越来越凸显[2-3]。我国油脂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利用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将油脂作为食物的国家之一,也是油料生产大国,然而目前却不能满足我国的食用植物油需求,需要大量进口[4]。尤其是我国丰富的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大多尚处于未开发利用的状态。因此,加大对野生油脂植物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野生油脂植物资源特质,挖掘我国食用植物油脂的种类,培育或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油料新品种和新种类,对充分开发利用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增加油脂产业的产能、发掘新的能源植物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以中条山区域油脂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对该地区油脂植物的种类、资源特征等情况进行研究,以期为野生油脂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中条山概况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最南端,在东经110°18′~112°、北纬34°42′~35°50′之间,其所在区域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98 mm,年日照时数1 750~2 300 h,年平均气温13.3℃。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展布,东西绵延220余公里,以陡峻的高中山和较缓的低山丘陵地形为主。中条山属于石质山地,地层及岩石组成比较复杂。中条山的主峰历山总面积为100 km2,海拔2 358 m,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峰峦叠翠,地形复杂,保存着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这里是山西省境内植物资源种类、数量最多的地方,素有“山西植物资源宝库”之称。

1.2 调查研究方法

2010—2019年,通过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进行标本采集、拍照建档、种类鉴定、特征及生境记录等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调查数据,查阅油脂含量相关资料[1,5-7],对野生油脂植物的含油量、分布、含油部位、用途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本研究涉及的油脂植物含油量均在10%以上,低于此标准的含油植物未做统计。

2 结果与讨论

2.1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的种类组成

中条山地区野生油脂植物资源概况见表1。由表1可见,中条山地区共有含油量在10%以上的野生油脂植物57科135属176种,分别占中条山种子植物总量的44.88%、25.81%、17.58%,占全国油脂植物总量的52.78%、34.01%、21.62%。据统计我国约7%的高等植物含油量超过10%[1],中条山含油量在10%以上的野生油脂植物占中条山高等植物总数的17.58%,表明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资源丰富。

表1 中条山地区野生油脂植物资源概况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种类、含油量、用途、蕴藏量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176种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中,裸子植物3科4属6种(1~6),被子植物52科131属170种(7~176),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50科128属167种(7~173),单子叶植物2科3属3种(174~176),可见中条山油脂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占绝对优势。种类最多的科是蔷薇科,共有15种;其次是唇形科11种;依次为豆科9种;菊科8种;榆科和忍冬科7种;十字花科6种;桦木科、芸香科、漆树科、卫矛科、木犀科、茄科5种;松科、槭树科、胡颓子科、山茱萸科4种;胡桃科、藜科、樟科、罂粟科、五加科3种;桑科、毛莨科、木通科、木兰科、苦木科、楝科、大戟科、省沽油科、无患子科、鼠李科、锦葵科、猕猴桃科、柿树科、野茉莉科、马鞭草科、桔梗科、百合科2种;柏科、红豆杉科、壳斗科、蓼科、石竹科、防己科、虎耳草科、葡萄科、椴树科、梧桐科、大风子科、八角枫科、伞形科、萝藦科、玄参科、紫葳科、葫芦科、鸢尾科1种。18种属于单种科植物,占总数的10.2%。

表2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种类、含油量、用途、蕴藏量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2.2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生活型特点和含油部位分析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的生活型包括草本、木本、藤本。176种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中,木本植物106种,占总数的60.2%;草本植物52种,占总数的29.5%;藤本植物18种,占总数的10.2%。藤本植物中,草质藤本植物有5种(葎草、栝楼、党参、忍冬、蝙蝠葛),木质藤本植物有13种(三叶木通、白木通、连翘、山葡萄、南蛇藤、苦皮藤、紫藤、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葛藤、山刺玫、华中五味子、五味子)。说明中条山油脂植物中木本植物占优势,这与粤东[8]、河南鸡公山[9]、南岳衡山[10]油脂植物中以木本植物为主的研究结果相似。

176种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中,油脂贮存在果实的有39种,贮存在种子的有116种,贮存在种仁的有20种,贮存在鳞茎的有1种。

2.3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含油量分析

176种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含油量分析见图1。由图1可知:含油量在10%~19.9%之间的为40种,占总数的22.73%;含油量在20%~29.9%之间的为63种,占总数的35.80%;含油量在30%~39.9%之间的为41种,占总数的23.30%;含油量在40%~49.9%之间的为16种,占总数的9.09%,含油量在50%~59.9%之间的为11种,占总数的6.25%;含油量在60%~69.9%之间的为5种,占总数的2.84%。其中,含油量在20%~29.9%之间的种数最多。

图1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含油量分析

按照含油量的高低,可将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大致分成低富油植物(10%~19.9% )、中富油植物(20%~39.9% )和高富油植物(>40% )3类。其中,低富油植物40种,占总数的22.73%;中富油植物104种,占总数的59.09%;高富油植物32种,占总数的18.18%。以现有栽培的开发利用的油脂植物含油量为参照系来评价野生油脂植物,要求其含油器官的含油量在20%以上,如果以20%作为起始量,中富油植物和高富油植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则中条山具有潜在开发利用的油脂植物有136种,占油脂植物总数的77.27%。

2.4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用途分析

从野生油脂植物的用途来看,主要分为工业用、食用和医药及保健用。工业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植物油可以做生产油漆和涂料的原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例如,油酸酯、硬脂酸酯;润滑剂、皮革、油墨、蜡烛、制肥皂和润滑油等。食用油脂植物主要是利用其含有的不饱和甘油酯作为主要成分。医药上的传统用途主要是将植物油作为一些药物的溶剂以制作成针剂、乳剂和栓剂。从表2可知,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中,具有工业用途的158种,占总数的89.78%,具有食用价值的45种,占总数的25.57%,具有医药及保健作用的72种,占总数的40.91%。其中,兼具食用和医药保健作用的25种,占总数的14.2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油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沙棘油和翅果油生产的软胶囊、化妆品、健身茶、复合饮料、滋补蜜等相关产品已经进入市场。

2.5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蕴藏量分析

由表2可知,中条山地区油脂植物资源蕴藏量上各有不同。蕴藏量丰富的油脂植物资源有18种,如油松、侧柏、山核桃、胡桃、榛、榆、山杏、山桃、苍耳、地肤、播娘蒿、荠菜等,这些油脂植物在中条山蕴藏量丰富,可以优先开发利用;蕴藏量相对丰富的油脂植物资源有47种,如白皮松、毛榛、毛樱桃、紫花苜蓿、香椿、五角枫、金银忍冬、山葡萄、枸杞、野西瓜苗等,这些油脂植物蕴藏量相对丰富,也是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蕴藏量中等的油脂植物资源有82种,如千金榆、鹅耳枥、旱榆、榔榆、五味子、华中五味子、遏蓝菜、山野豌豆、花椒、山桐子、翅果油树、沙枣、沙棘、楤木、刺楸、毛梾等,这些油脂植物中条山蕴藏量适中,可以选取适当优势树种开发利用;蕴藏量较少的油脂植物资源有29种,如虎榛子、麻栎、裂叶榆、大果榆、风花菜、木梨、扁核木、软枣猕猴桃、红瑞木、鸡树条荚蒾、小叶梣、南方红豆杉等,这些油脂植物中条山蕴藏量较少,以保护种子资源为主,应结合实际因素用于开发利用。

3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具有以下3个特征:

(1)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种类丰富,具有明显的暖温带区系特征。中条山地区含油量在10%以上的野生油脂植物共57科135属176种,占中国油脂植物总数的21.62%,其中优势科为蔷薇科、唇形科、豆科、榆科、忍冬科、菊科、十字花科等,具有明显的暖温带区系特征。木本植物占总数的60.2%,占据优势。

(2)含油量相对较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较多。含油量为20%~39.9%的中富油植物占总数的59.09%;含油量大于40%的高富油植物占总数的18.18%。即接近60%的油脂植物为中富油植物,近五分之一的油脂植物为高富油植物,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取用部位以种子为主,少数为果实和种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如山核桃、榛、山桃、山杏、刺五加、楤木、胡桃楸、千金榆、大叶朴、构树、石竹、华中五味子、省沽油、合欢、苦参、山葡萄、毛梾、连翘、细叶益母草、忍冬属、栝楼、党参、桔梗、鬼针草、黄花蒿、苍耳、知母、独行菜、软枣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藿香、水棘针、香薷、紫苏等。

(3)资源蕴藏量较丰富,有不少珍稀种类。从调查结果来看,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蕴藏量中等及以上的种类有147种,占总数的83.5%,说明中条山区域可开发利用的野生油脂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同时,还有不少珍稀植物,如翅果油树,该植物属于中国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山西和陕西两省。南方红豆杉、青檀、省沽油、膀胱果、文冠果、软枣猕猴桃、山桐子、刺楸、山茱萸、郁香野茉莉、流苏树等都属于珍稀植物。因地制宜开展珍稀种类的繁育和利用,对于珍稀种类的保护及发展特色油脂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4 开发利用建议

中条山野生油脂植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一方面是开发的种类有限,绝大多数有价值的野生油脂植物尚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没有进行有目的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山桃、山杏在中条山分布广泛,其油脂成分较丰富,产量高,但相关研究较少,致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野生油脂植物的提取工艺、加工技术和综合利用相关技术研究相对较少,多数只能做到原料收集或粗加工,多功能、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省沽油、元宝槭、毛梾等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的优质野生油脂植物未得到充分开发。

因此,针对利用现状,提出以下利用建议:第一,发挥区域地方特色,立足发展本地优势资源,有目的的筛选潜力较大的品种进行栽培驯化。在搞清本地资源的基础上,筛选一批生长能力强、结实率高、产油量高、油脂品质高的野生油脂植物进行种质资源选育、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和驯化,建立野生可持续利用基地和人工种植、引种驯化基地,为产业提供稳定而优质的原料。例如,槭树科的元宝槭、五角枫,五加科的楤木、刺楸,无患子科的毛梾,忍冬科的接骨木,省沽油科的省沽油等。尤其要注重名优特稀资源的培育,要大力发展特色油脂植物,例如元宝槭、文冠果、翅果油树等,为名优特稀产品的开发提供资源基础。第二,加强油脂深精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提纯精制、产物后加工等环节,开发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尤其是对药食同源价值的野生油脂植物,例如,沙棘、花椒、枸杞、香薷、紫苏、藿香、薄荷、苍耳、连翘、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等,应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提纯及精制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开发研制出新型多样的保健营养油脂产品、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等,进行新产品、新用途的开发,以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同时,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对副产物和中间产物进行深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第三,注重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开发野生油脂植物资源时要注重有序开发,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根据野生油脂植物的分布、资源量进行科学评价,因地制宜做出合理开发的长远规划,同时要对原产地进行保护,注重保护野生资源,这样才能保证野生油脂植物这一再生资源永续不断。

猜你喜欢

中条山含油量总数
中条山栎类林分经营措施建议
利用SNP芯片构建甘蓝型油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含油量性状QTL分析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四库全书总目》《虎钤经》提要许洞入中条山本事考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对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惨烈的中条山战役
山西中条山东段野生大型药用真菌主要品种及其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