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柯氏模型评价改进PICC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研究*
2020-09-16胡晓颖
胡晓颖,穆 贤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护理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由周围静脉穿刺置管,并将导管末端置于上腔静脉中下1/3或锁骨下静脉进行输液的方法,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内涵、职能使得现代护理专业的发展走专科化的发展道路已成为趋势。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1]。随着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PICC专科护士的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培训、评价工作多为各个医院自行制定,培训后评价多以理论、技能考核为主,其全面性、有效性有待研究。柯氏模型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Donald.L.Kirkpatrick提出,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柯氏模型将培训效果分为4层来评价,分别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不同层次包含了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应按顺序依次进行。反应层评价学员对培训做出的反应,学习层评价学员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行为层评价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转变,结果层评价培训项目产生的效益[2]。柯式模型作为培训评估模型,在护理领域有一些应用,已有手术室专科护士、重症专科护士等评价体系、心肺复苏培训项目[2,3],但在PICC专科护士培训中尚缺乏。因此本研究以柯式模型为理论指导,对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进行分析,为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从内蒙古自治区PICC专科护士培训班中选取的108名学员。其中主任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30名,主管护师39名,护师36名。性别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7岁,最大46岁,平均36岁。学历均为本科。工作年限1~5年3人、5~10年21人、10~15年66人、20年以上18人。
1.2方法 运用自制的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调查问卷,从PICC专科护士培训的满意度、培训时间、培训形式、课程设置、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后期望值、PICC成功率、病人及家属对PICC认可率、PICC专科护士培训后对自身、所在科室、医院的影响等内容入手,反映培训效果。发出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98.2 %。根据培训结果改进培训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采用率、均数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的反应层评价 反应层主要衡量参训护士对培训活动的满意度。通过问卷收集学员对培训印象和建议(主观感受)。大部分学员对于PICC专科护士培训都有较高的满意度。有97.2 %的学员表示如果今后有机会,非常愿意再次参加PICC专科护士培训。通过培训后专业认同感是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是否提高、PICC教学指导能力是否提高、回到医院待遇是否提高、是否带动了本科室或本医院PICC技术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得知PICC专科培训得到了参训人员、医院的广泛认可,也体现了较高的满意度。见表1。
表1 PICC专科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2.2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的学习层评价 学习层面主要是评价参训学员的学习效果。PICC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形式是讲授、实例和示范,其次为讨论,最不易接受的是录像法。部分参训学员提出了比赛等方法,提示在以后的培训中,要采用丰富的形式来提高培训效果。就影响参训人员本次培训收获的可能选项而言,培训内容课程安排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时间过于紧凑、培训组织人员和培训讲师的方式有待完善等,但也有部分学员归因为自身。见表2。
表2 PICC专科护士培训理论和技能掌握情况
2.3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的行为层评价 行为层主要衡量参训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知识、技能、态度的应用情况,用以评价培训的实用性。本研究主要使用自我评价来观察护士行为的变化。反应层和学习层的内容如理论层次是否掌握、对培训结果是否满意等,都为后续的培训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部分参训者提到工作中没有时间进行培训;也有学员认为理论课程对工作用处不大,浪费时间,并且医院内并未开展PICC业务等原因而不想参加。通过相应的改进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次培训顺利开展使得参训者前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2.4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的结果层评价 结果层衡量参训学员参加培训后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以及给组织带来的效益。专科护士回到临床工作后,所受相应待遇能否落实、医院是否支持开展相应业务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经过培训大部分护士的专业认同感、团队协作能力、教学指导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病人、家属、医院的支持力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参训护士在任职情况、职称晋升、待遇等方面却没有明显改善。详见表3。
表3 PICC专科护士培训后情况
3 讨论
3.1PICC专科护士培训满意度高但培训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本研究将柯氏模型应用在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中,层次分明,逐步由个人评价提升到组织角度[4]。反应层评价包含课程设置、师生情况、培训工具等,可以了解培训学员对培训过程的主观感受,了解培训内容是否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实践的需要,学员对授课教师的建议和意见,能够为管理者提供信息,总结经验,改进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参训学员对于授课培训内容、培训教学方法、培训条件等都有着较高的评价,但也有学员提出时间紧凑、内容多、实践时间有限等问题,提示培训需要继续改进,可以结合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当增加技能培训时间。
3.2PICC专科护士培训内容扎实但培训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习层评价包含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等,能帮助培训者考查PICC专科护理培训效果,了解学员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培训标准,有助于专科护士自我检查,提高培训质量。作为专科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理论扎实是专科护士重要素质之一,是保证高质量完成各项护理措施的基础。专科护士培训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但对科研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等内容较少涉及甚至未涉及。
3.3PICC专科护士角色和地位初步形成但需要时间和实践提高 行为层评价包含临床护理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培训后任职情况,能了解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应用程度。专科护士是静脉治疗护理领域的专家和权威,需要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制定专科护理常规。科研思维对提升职业自信非常重要,学科发展的推进需要科学研究在护理专业内的推广和普及,但在临床工作中较为缺乏,容易被忽视。PICC专科护士经过培训回到临床后,并未得到职称或职务的晋升,相应待遇并不能够及时落实,医院支持力度不足,可能会导致专科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中不能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创新能力。培训后的专科护士虽有一身本领,但由于医院配置不全,薪酬待遇不足等原因,PICC专科护士角色和地位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
3.4PICC专科护士管理体系已建立但需要进一步完善 结果层评价包含辐射效应,上升到组织层面,可以分析培训为组织单位带来的效益。培训学员不仅要提升自我能力,还要带动科室、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全面提高。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5]。随着PICC专科护理的快速发展,PICC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学员通过培训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根据置管的新进展不断改进培训课程,从而提高专科护士的综合能力。专科护士通过在培训班的学习能将所学内容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应为科室和医院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但这一点在本研究中并未证实。PICC专科快速发展,各种培训班应运而生,各省、自治区、市护理学会、三级医院举办的培训班多而繁杂,出发点是为了PICC专科的发展,但目前尚无全面的考核评价机制,仅仅局限于理论和技能的考核,如考核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柯氏模型可以帮助培训者、政策制定者改进各方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对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有重要作用,为今后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考核等方面提供依据,对增强有效性、可行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次评价为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提供了全方位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应用柯氏模型评价的结果对PICC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进一步修订、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培训评价中应用。但基于柯氏模型的基础上,由于时间、资源等因素受限,缺乏连续跟踪研究,还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结果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