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织锦元素在景观雕塑艺术中的运用
2020-09-15江姿颖
江姿颖
摘 要:湘西地区是我国土家族聚居区,也是土家族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文章通过分析湘西地区最为典型的传统手工艺品土家织锦和景观雕塑的特性,思考并总结了将土家织锦元素融入景观雕塑创作之中应遵循的原则,以促进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雕塑艺术的结合。
关键词:土家织锦;景观;雕塑艺术
我国景观雕塑艺术近年来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极具艺术性的景观雕塑作品。但是只注重雕塑的艺术美感容易造成雕塑艺术文化内核的缺失,使作品缺乏特色和内涵。一个民族世世代代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就凝结于民族元素之中。土家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提取土家织锦元素,使其与景观雕塑相融合,能很好地展现雕塑作品的艺术性、创新性、文化性、民族特性。将这种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景观雕塑放置于土家族生活环境中,既能够营造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景观氛围,又能充分实现景观雕塑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增强土家族民众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助力民族文化传承。
一、土家织锦特性
土家语中“西兰卡普”即为土家织锦,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是酉水流域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西兰卡普”作为我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复杂,风格抽象,构图独具特色。
土家织锦主要使用棉和丝,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手法,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同一组经线交织,通过斜向组织花纹进行加固编织。 这种制造方式使土家织锦的纹样无法呈现圆润的形态,多呈斜向阶梯状,表现为斜线、菱形等几何造型。将土家织锦的图案进行归类,大致可以分为麻叶花、九朵梅等植物类,阳雀花、蛇花等动物类,梭子花、铜钱花等生活用品类,如满天星、太阳花等天象地物类,盘盘八勾、万字八勾、四十八勾等几何类,喜字、寿字等文字类,龙凤呈祥、老鼠嫁女等综合类。近年来,也出现了如摆手舞、月是故乡明等现代纹样。
色彩上,土家织锦强调“相邻两色,分冷热见深浅”,大量使用对比色和互补色,注重冷暖和黑白的对比。大多织锦纹样都以黑、深蓝为背景色,利用大面积深色做底,稳固视觉,又能衬托出其他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大红与大绿、黄与紫、橙与蓝最为常用,将这几种颜色合理地编入,同时用黑色和白色间隔,使大量对比色带来的矛盾和反差得到协调,织锦的色彩搭配随意却十分绚丽。
二、景观雕塑特性
景观雕塑是人为景观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景观雕塑在环境景观中常常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景观雕塑作为公共雕塑景观供人欣赏,因此具有公共性。当今社会,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愈发多元化。景观雕塑一般被放置于公共环境之中,这就要求景观雕塑需要有较强的公共性,能够满足所处环境和面向人群的公共性审美要求。
景观雕塑置于景观环境之中,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完全独立存在,因此具有环境性。景观雕塑应与其所在的环境相融合,与环境中其他要素协调和互动,雕塑主题也应符合环境主题,否则就失去了雕塑作为景观应具有的价值。
景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个种类,还要保证其本身的观赏性。景观雕塑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进行欣赏。外在体现在对雕塑的材质、线条、肌理、形状、色彩、比例、韵律等的把控。不同题材的景观雕塑应该呈现不同的形式感,如庄严肃穆的主题下,雕塑的构图就应该稳定、持重。景观雕塑材质也应与其所表达的形象一致,例如表现科技主题的雕塑就可选用不锈钢、玻璃等有助于表现现代感和科技感的材质。体量的把控也需要仔细斟酌,表现飘逸、飞升的雕塑形象时,体量就应该显得轻薄,给人轻盈之感。内在即设计者想通过景观雕塑向公众传达的意义和理念,景观雕塑作为雕塑艺术的一种,其本身具有向观者传播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宣传作用,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
三、景观雕塑中应用土家织锦元素
应遵循的原则
一件好的景观雕塑作品一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作为支撑。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文化的结晶,将织锦元素与景观雕塑艺术相结合,能使雕塑作品焕发新的生命力。在进行景观雕塑的艺术创作时,更为重要的是理清结合织锦元素时应坚持的创作原则和理念,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代视角,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民族元素,方可创作出跟随时代步伐、拥有深厚人文艺术底蕴的佳作。
(一)本土化原则
土家织锦图案包含了土家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并根据时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所更新和发展,在传承中积淀了土家族人的审美追求和美学理念,具有极强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在景观雕塑的创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直接使用土家织锦的经典图案元素。如经常出现在土家织锦档头中的猴子手纹、水波纹等,正图中空缀常用的蜘蛛、韭菜花等纹样,这些纹样在土家织锦作品中虽不是最主要的内容,却是点缀画面助其完整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点缀纹样常常在织锦中反复排列出现,潜移默化中便形成了极强的标志性。景观雕塑作品利用这些元素进行装饰,增添丰富感,能够更好地提升土家族人的文化认同感。
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时应注意不可过多地修改,要保留原有的文化标志性。具有文化和历史内涵的传统民族元素往往能够激起人们心中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对过去的记忆。坚持创作的本土化原则,使景观雕塑激起当地居民的共鸣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深深荣誉感和自豪感,使景观雕塑更好地发挥其营造民族特色景观氛围、助力土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二)创新性原则
将土家织锦元素运用到景观雕塑的创作中,绝不仅仅是对土家织锦传统纹样的照搬。土家织锦的图案较为几何化、程式化,可以通过对传统织锦纹样核心符号的提取、组合、重构等进行创新,如四十八勾图形中的勾纹,虎脚迹中的虎脚纹,小龙花中的“ㄋ”等,都可被提取用来重构和新构。
土家织锦的色彩运用极为大胆,多用带有视觉冲击力的对比色,十分鲜艳和抢眼。景观雕塑在进行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时可以对土家织锦中的色彩进行适当提取和修改,如微调其传统颜色的色彩明度等,使之能够有效地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三)协调性原则
土家族聚居區目前仍以乡镇村落景观为主,景观雕塑的创作应在尺度、位置选取等方面注意与所处环境相协调。在实现景观雕塑自身功能的同时,不影响原有环境中其他要素的正常使用。同时,还要深入了解所选取的民族元素的内涵和意义。土家织锦传统纹样本身大多具有寓意或故事。阳雀花是土家织锦传统纹样中使用频率最高、流传最久的纹样,以阳雀为原型。阳雀为报春鸟,因此阳雀纹有生命开始的吉祥寓意。四十八勾纹则有驱邪纳吉、护佑家人平安、家族兴盛的吉祥寓意。土家织锦图案在其所呈现的图形背后蕴含丰富的寓意,人们可以透过这些纹样产生更多的想象。景观雕塑在使用这些元素的时候,使用与雕塑及环境主题相符的织锦图案元素可以令当地人更容易接受雕塑作品。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文化内核的前提下,将织锦元素单体按需相互组合进行雕塑创作,使织锦元素产生新的意义,准确表达景观雕塑创作理念。
四、结语
民族文化中蕴藏着丰厚的艺术资源,将其与景观雕塑相结合,能够使民族文化可视化,增添当地景观环境的艺术性和民族性,保护、传播、发展民族文化。土家织锦的民族色彩极强,具有标志性。在传统织锦元素与现代景观雕塑创作相结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传统元素的标志性和民族特性与现代雕塑的创意性、艺术性之间的平衡,更要注意与周围景观环境相融合,平衡民族元素、景观雕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唯有合理运用民族文化元素,才能继续展现它的魅力,创造出符合大众审美和时代需要的景观雕塑作品,更好地助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君.“西兰卡普”图案形态元素及其寓意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7(10):38-41.
[2]冯都通,施琳琳,黄胜.景观雕塑[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
[3]刘蓉.当代城市景观雕塑中民俗文化应用研究:以陕北吴起城市运动公园民俗雕塑创作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石向东.广西民族元素在城市景观雕塑艺术中的运用与探索:以广西南宁城市景观雕塑为例[J].南方文坛,2015(3):156-159.
[5]冉红芳.民族的符号: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