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15陈云霞
陈云霞
(晋煤集团总医院 山西 晋城 048006)
子宫内膜息肉是目前临床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且患者的发病率目前出现了升高的趋势,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患者子宫结缔组织出现了炎性增生情况,且内膜局部血管出现了息肉状赘生物,并突入患者宫腔当中[1]。针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我院为其选择两种治疗方式,现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妇科2018 年6 月—2019 年8 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62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主要对象,此次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且征得患者个人同意,让其签署同意书。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匀分成参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参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9 ~48 岁,病程为3 个月~2 年,子宫内膜息肉的直径为0.5 ~3.6cm;研究组患者年龄31 ~50 岁,病程4 个月~3 年,息肉的直径为0.6 ~3.7cm,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后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宫腔镜治疗,患者的治疗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d ~7d,患者接受手术前需要接受阴道常规清洗与上药、消毒等,以膀胱截石位接受治疗,医生利用膨宫液对患者的子宫进行膨胀处理,确保其宫腔的压力在100mmHg 左右。患者需接受静脉麻醉,医生利用宫腔镜对其宫腔状况进行观察,重点观察患者宫腔部位情况,对宫颈管进行适度扩张,并且慢慢置入检查镜,对子宫息肉进行探查,包括息肉的部位、数量与具体大小等,之后选择电切环,将较大的宫腔赘生物取出,对患者的宫腔进行搔刮处理,之后再次检查宫腔情况,特别是息肉的蒂部组织,对于取出的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研究组患者的宫腔镜治疗方式与参照组患者相同,患者需要在接受宫腔镜治疗后第二日接受B 超检查,明确无肿块存在后,每日服用1 次屈螺酮炔雌醇,每次服用1 片(含屈螺酮3mg 与炔雌醇0.03mg),连续服用3 周之后,需要停药1 周后再次服用,患者需要接受3 个疗程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包括子宫内膜的厚度与住院时间,治疗结束后6 个月复诊,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探查子宫内膜厚度。此外,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包括阴道出血、周期性腹痛与宫腔粘连情况,并进行浅析。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更薄,数据进行分析后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基础指标观察(±s)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基础指标观察(±s)
分组 例数 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mm) 住院时间(d)研究组 31 5.8±0.8 4.2±0.4参照组 31 9.1±1.2 6.7±1.5 t 12.739 8.966 0.000 0.001 P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低于参照组35.5%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目前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妇科疾病,且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患上该病[2]。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症状主要就是月经不规律,且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现进展,如果无法选择较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容易出现不孕等,这对于其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都十分不利[3]。
宫腔镜治疗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虽然宫腔镜可以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有效处理[4]。我院在宫腔镜治疗的基础上,让患者接受屈螺酮炔雌醇治疗,这是一种屈螺酮与炔雌醇的复合避孕制剂,患者服用之后,药物成分可以对患者的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进行有效的抑制,并且稳定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可以避免患者的子宫内膜出现过度增生的情况[5]。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知,同时接受宫腔镜与屈螺酮炔雌醇治疗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显著少于单纯接受宫腔镜治疗的患者,且各项指标更好,这一结果也印证了此方案的实际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在应用宫腔镜进行治疗的同时,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宫腔镜治疗,该方案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