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0-09-14王翼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精品课高职院校

王翼飞

摘  要 在分析职业岗位线上精品课的基础上,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体系设计、核心能力、形式呈现、教学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院校;岗位核心能力;精品课;校企融合

1 前言

在中央电教馆的推动下,“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在全国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进行阐述,以期推动该项目在职业院校的发展。

2 项目意义

国家战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教育规模世界最大,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培养能力大幅提升,公平作用日益彰显,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但是,体量大而不强、产教合而不深、体系不完善、吸引力較弱仍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要同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活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1]。正视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解决主要矛盾,加快推进现代化,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培养现代社会产业所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中作出巨大贡献。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我国高职教育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成为职业教育新的“中国教育梦”。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高级制造人才尤为关键。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仅影响了高职教育外部发展环境,更影响到内部人才培养改革。因此,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成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人才培养对能力本位课程的要求  现有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以“工作任务导向”建构的课程体系,更多地关注学生工作岗位的技能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位;二是以“社会需求导向”建构的课程体系,更多地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学习和工作岗位迁移的能力培养;三是“知识理论导向”建构的课程体系,大多是本科教育理念的沉降,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难以融合;四是以“能力为导向”建构的课程体系,更多地关注专业技能的培养,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缺位。

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的四个突出亮点

一是融合数字化资源手段,激活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国家、院校两级应用服务体系,推动线上精品课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组织开发应用。

二是突出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特色。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定义为:职业岗位活动的基础性、支撑性能力与素养,是职业院校系统化教学的主体,为未来高职院校学分互认、新形态职业院校发展奠定课程基础。职业院校围墙将被彻底拆除,在校生的概念将被彻底颠覆。

三是关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首次提出创新视频课的说法,进一步完善多人做课、大师做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融入信息技术随视频课定时测试,生成学习档案,这无疑抓住了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关键点,也成为学校日常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四是引领新形态职业院校发展方向。新形态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基础能力,取而代之的是线上精品课资源数量和质量、线下实训基地的时代性和实践指导的“双师”性。

3 建设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的课程体系建设将成为主导未来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方向的先锋队。为此,学校深入研讨推进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建设。

注重体系设计,项目建设作为专业课程开发的过程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围绕汽车产业价值链,共开设17个专业五大专业群,贯穿整个汽车产业价值链的专业设置和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注定了课程建设不能零敲碎打,必须“整体架构、体系推进”。这个想法得到中央电教馆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学校开展全汽车产业链核心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精品课系列建设,开启课程改革新征程。

注重细节研磨,核心能力作为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联合企业岗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工人、课程建设专家组成建设小组,经过企业岗位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学校五大专业群17个核心专业33门核心课程共梳理出123项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架构起汽车产业链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建设框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围绕123项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采取树状延展,又梳理出478个教学点、906个元教学点。

注重呈现形式,模式创新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面对当前高职课堂教学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所暴露的问题,如何有效推进高职课堂改革创新成为高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精品课等数字化资源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为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学校聚合企业名师、技能名师、骨干教师共同开展教学设计,一人做课、全体参与,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任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教学应用,建设成果作为学校课程规划的升级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任何一个项目,能否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最关键因素是项目建成后能否充分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保障学校各项改革发展项目有序、有力、有质、有用发展,整合国家、省、市、校各级课程建设,将多头建设变为一条线,就是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课程建设三年规划。原则是围绕学校发展实际需求,借助国家省市项目建设平台,建设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学校借助高端教育信息化建设实力,初步架构起“汽车全产业链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系列”。

4 建设启示与未来展望

建设启示

1)体系设计要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在梳理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团队通过解构现有课程梳理核心能力,结果发现不同课程之间的核心能力存在交叉重复情况,这进一步证明了课程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意识到,如果架构起在国内外值得推敲的课程建设体系,必须得走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深入企业岗位调研,联合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学校名师精准确定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体系框架。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整体改革挖好地基,否则,将来就是烂尾工程。

2)加强细节研磨,磨刀不误砍柴工。網上项目申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团队一直未停歇对体系框架的描述进行打磨,从表述句式到词语措辞都作了严格修订。如描述核心能力,确定用“名词+动词+能力”,如汽车结构分析能力。确定核心能力后,分析每一个核心能力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确定教学点、元教学点,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分析结果用“汽车产业链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框架表”呈现。

3)应用推广避免繁华过后一场空。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是在对传统的本科压缩饼干式课程进行系统改革的基础上,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定位新的课程,并使其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但调研发现,精品课程的覆盖率等与当初的建设目标还有差距[2],致使一些宝贵的资源建完即废、得果即终。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项目是否会重走之前课程建设弯路,取决于上级部门的顶层设计和导向引领,更取决于职业院校能否在国家搭好的戏台上唱出“好戏”。也就是国家搭台、院校唱戏,戏好不好关键还在自己。

4)加强上下混合,创新理念,行稳致远。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开发优势是人才培养的严密性和精确性,要做到课程组织严密、环环相扣,层层清晰演绎;操作描述非常细致准确,技能操作训练非常规范。而这两方面都是目前课程建设最为缺少的。问题在于这种课程是否会导致理论知识太少,难以训练学生智慧技能?能否让学生获得对工作体系的整体性理解?这些问题是难以回避的。因为对工作体系的过渡分解,最终获得的必然是动作,而动作是承载不了太多理论知识的,过分关注微动作也容易带来忽视整体的危险。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强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突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不同的教学路径,拓宽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主动建构与自主发展[3]。

未来展望  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是当前各种各样课程建设模式的最优化形式,得到业内广泛认可,能否发扬光大,作为基层院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仍然心存忧虑、力有不足,主要为财力、人力、资源(课程、行业、研究)等方面力量的不足。学校希望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得到职业教育行指委的统筹,得到学分制度体系的支撑,希望全国同类专业中高职院校的共同参与,以线上精品课建设为契机,完善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有效推进高职课程改革创新,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8].http://cpc.people.com.cn/n1/

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2]李国友,梁弘秀,曾派兴.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热中的冷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8)73-76.

[3]赵宏梅,洪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精品课为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07-111.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精品课高职院校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基于岗位核心能力的《传动系统诊断与维修》精品课建设
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第二课堂建设有效推进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