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深度学习的问题化学习方式探索
2020-09-14张华李春梅
张华 李春梅
摘要:问题化学习是一种问题导向深度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它以三位一体的问题观为前提,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实现深度学习。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对教学本原的追溯,更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关键词:问题化;深度学习;学习方式
问题化学习是通过系列问题来推动持续性学习行为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习活动以问题的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有层次、结构化、可拓展、可持续的问题,系统贯穿学习过程和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追求学习的有效迁移,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通过问题化学习,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思维品质与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1.问题化学习的特征
问题化学习与问题教学是不同的。问题教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答问的过程来传授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比较受关注的苏格拉底式问答法。这种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师会绞尽脑汁,设计问题,并通过课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来回答。与问题教学相比,问题化学习从设计上,更强调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1.1 问题化学习是问题情境中的有效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应该发生在情境中。情境之中,学生主动地探索,获得经验,进而实现认知和迁移,这就是有效学习。问题化学习就是让学生进入知识的相关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求索,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不再是简单的记忆和获取知识,而是在合作探究中、在实践中、在情境中主动建构相关的认知体系,形成系统的思维。因此,问题化学习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结构优化,知识记忆更加牢固,思维更加深化。问题化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学习,是一种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下适合多元课程的学习方式。
1.2 问题化学习导向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精神发展的学习。21世纪人才培养,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这种能力是依托于课程,采用恰当的学习或教学方式,才得以培养。问题化学习中,学生在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时,对知识的解读、分析、推理、评价、质疑,并在理解他人观点、判断的同时,再一次检查观点,识别论证,查找论据,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整个学习过程,不仅是问题意识的培养,更是思维的提升,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更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2.基于问题化学习的教学设计
2.1 提出问题
问题化学习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起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2.2 提供支架,指向明确,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是否能提出问题,除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的主观因素之外,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支架,激发学生从内部产生问题。问题化学习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并产生强烈的解决需求。良好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情境。例如,为使学生学会驳论,可以设计辩论的活动情境,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具体的辩论活动情境中,去感受驳论的困境,以此激发他们想要了解驳论的意愿,并且会产生具体的驳论情境中的问題。
2.3 明确教学目标,问题层级化
问题化学习的课堂是解决问题的课堂。因此问题之间不仅呈现为连续性,更应呈现为层级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反之,我们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预设问题之间的层次差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类,最经典的,莫属布鲁姆的六级分类,它表现为对知识理解应用的不同认知层次。从这个角度,我们也相应地将问题,从低到高分为六类。包括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运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这种认知层次的问题分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系统,也能让教师更精准地把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是否能实现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
从理解的角度进行分类,也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问题分类方法。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迈克泰从理解的复杂性出发,把理解分为解释、释译、应用、洞察移情、自我认识六个维度。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从这六个层面提出问题。不同层面的问题,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在不同学科当中的应用,也有所不同。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上不同层面提出问题,尤其洞察性的问题,这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作者的观点对吗?它的局限性是什么?学生在提出此问题的同时,一定是在比较的思维当中进行了一番思考,这就是学生思维深化的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要求。
2.4 问题系统的构建
一节问题化学习课的首要任务,要解决哪些问题、先解决哪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科学的构建问题系统。问题系统的构建,要考虑问题的属性,问题的层级,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了解问题的属性便于区分核心问题和辅助问题。把握问题的层级,便于分层解决问题,也便于从整体出发,跨层次解决问题。把握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将问题进行排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延伸关系、包含关系、表里关系等。
2.5 选择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
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明确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选择教学方式的前提。教师据此选择恰当的组织形式,设计恰当的情境活动,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达成教学目标。例如简单的问题,可以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对于理解、鉴赏、总结类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个人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讲授,要相互结合,甚至可以设置恰当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解决问题。
科研课题: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背景 新视角下高中课程结构多元化的开发与实践(JJB1316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