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与反复种植失败的病因分析
2020-09-14乔钰璐
乔钰璐
【摘 要】目的:本文研究复发性流产与反复种植失败的病因。方法:研究时间设置在2018年7月到2019年11月期间,实验对象:选择我院收取的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复发性流产组,选择我院收取的70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作为反复种植失败组,并选择正常研究对象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最后收集两组患者的分泌期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几率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分泌早期,复发性流产组的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反复种植失败组随着分泌时间的发展,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的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数量也随着分泌阶段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种植失败以及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原因相对复杂,而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的异常变化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病因之一,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检测方式进行及时的诊断,并予以治疗,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病因分析
复发性流产是指在2次及以上出现妊娠28周前丢失胎儿的症状,而反复种植失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流产类型[1]。当前在临床医学当中,针对复发性流产以及反复种植失败发病原因的研究一直是妇科疾病的重要内容,而复发性流产以及反复种植失败在发病原因上具有很多的共同点[2]。因此,本文将针对复发性流产与反复种植失败的病因展开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设置在2018年7月到2019年11月期间,实验对象:选择我院收取的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复发性流产组,选择我院收取的70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作为反复种植失败组,并选择正常研究对象50例作为对照组。表1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采集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激素值(FSH、P、LH、E2)等一般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虽然具有差异性,但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三组患者进行检测,然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3]。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三组患者的分泌期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几率数据。针对分泌早期、分泌中期以及分泌晚期分别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集三组患者的检测数据信息,并输入到统计学的SPSS22.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标准差来对分泌期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经t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在分泌早期,复发性流产组的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反复种植失败组随着分泌时间的发展,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的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数量也随着分泌阶段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討论
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是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的最主要标记物[4]。通过对患者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的检测可以发现,反复种植失败以及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数量的异常情况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5]。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是母胎当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适量的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能够有效的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发育,但是一旦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出现异常增加,会导致细胞侵入患者子宫的肌层,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种植失败或者复发性流产。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在分泌早期,复发性流产组的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反复种植失败组随着分泌时间的发展,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的子宫内膜CD56阳性细胞数量也随着分泌阶段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反复种植失败以及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原因相对复杂,而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的异常变化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病因之一,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检测方式进行及时的诊断,并予以治疗,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汪希鹏.复发性流产与反复种植失败的病因和治疗新观点[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12):793-796.
陈聪,黄春宇,李玉叶, 等.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与复发性流产患者分泌期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7,26(10):1016-1021.
徐丽清,陈雷宁,宋兰林, 等.复发性流产与反复种植失败相关危险因素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6):451-454.
刁梁辉,丁锦丽,尹太郎, 等.反复妊娠失败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调节性T细胞功能相关因子的表达[J].生殖医学杂志,2017,26(7):705-710.
赵芳,吕玉珍,王娟, 等.胚胎反复种植失败与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51):828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