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兔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防制

2016-07-02徐铭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母兔病因分析

徐铭

摘要:母兔繁殖障碍综合征是集约化养兔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常见病,是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影响养兔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调查发现,在初配母兔中,不孕、流产、死胎、弱仔、少仔、仔兔死亡及产后缺乳等繁殖障碍发病率为24.70%,在经产母兔中,繁殖障碍发病率为28.23%。经统计分析,遗传、疫病、繁殖技术和饲养管理不良为主要致病原因。

关键词:母兔;繁殖障碍综合征;病因分析;防制

中图分类号:S858.291;S85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4-0037-03

母兔繁殖障碍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影响母兔生产性能的一类症候群。其临床表现以不孕、流产、死胎、弱仔、少仔、仔兔死亡及产后缺乳为主征。在动物生产中,遗传、疫病、繁殖技术和饲养管理不良为主要致病因素,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因此,探讨母兔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制对策,已成为养兔企业提高母兔生产性能、降低繁殖成本的重要研究课题。

1 调查情况

为了解滨州医学院新西兰兔繁育基地母兔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328只初次配种母兔(以下称初配母兔)中,正常妊娠、分娩和泌乳,产活仔数在5只以上的母兔共247只,产活仔数1 683只;经3个发情周期出现不孕、流产、死胎、弱仔、少仔(产活仔4只及以下)、仔兔死亡和产后缺乳的母兔共81只,繁殖障碍综合征发病率为24.70%。

在1052只经产母兔中,正常妊娠、分娩和泌乳,产活仔数5只以上的母兔共755只,产活仔数5435只;经3个发情周期出现不孕、流产、死胎、弱仔、少仔(产活仔4只及以下)、仔兔死亡和产后缺乳的母兔共297只,繁殖障碍综合征发病率为28.23%。

2 母兔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

2.1 遗传性因素

由于兔场生产压力大,公母兔比例失调,长期使用同一公兔交配或使用同一公兔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而繁殖档案和系谱资料尚未健全,易出现近亲繁殖,导致其后代表现不孕、少仔、弱仔和仔兔死亡率增高。此外,多年来纯种繁殖,未引进外来血缘,种兔质量退化,携带影响繁殖性能的不良基因,虽其亲代未表现出繁殖障碍,但因基因高度纯合或重组,其子代表现为繁殖障碍综合征,导致繁殖力下降或性功能障碍。

2.2 疫病性因素

(1)生殖器官炎症。母兔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和卵巢炎,是引起母兔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多因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交叉感染,或饲养人员操作不当,饲养笼具不洁,产箱消毒不严,外生殖器局部炎症染引发上行感染,造成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或卵巢炎,从而导致母兔不孕或受胎率降低。

(2)传染性疾病。母兔螺旋体病、衣原体病、沙门氏菌病(兔副伤寒)、兔梅毒等疾病是引起母兔繁殖障碍的重要因素。因防疫不到位,兔场净化不良,引起母兔发生传染病,造成子宫黏膜充血、出血和生殖器官炎症,导致母兔不孕、流产、弱仔及死胎率增加。

(3)生殖机能减退。因过度追求母兔繁殖率,一是青年母兔配种过早,生殖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出现卵巢过小、卵巢囊肿、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过细等病症;二是老年母兔占比大,下丘脑、脑垂体分泌功能下降、生殖机能减退,导致母兔假孕、产死胎、弱仔及发情延迟或发情后屡配不孕。

2.3 繁殖技术影响

(1)母兔超龄。青年母兔随着年龄的增长繁殖性能逐渐增强,1.5~2.0岁为生育高峰期,超过2岁其繁殖性能开始下降,2.5岁后母兔繁殖能力明显减弱。由于兔场种群规模较小,种公兔数量少,公母兔配比失当,中、老年母兔占比较大等原因,导致母兔受孕率低、产仔数少、泌乳量和仔兔成活率降低。

(2)配种方法不当。由于母兔配种过早、长期频密繁殖以及公兔使用率高,精液质量下降,导致母兔受胎率低、泌乳少、仔兔弱小及仔兔死亡率高;调查中发现,饲养员通常采取下午下班前将母兔放入公兔笼,次日取出母兔的配种方式。此种方式对经产母兔影响不大,而青年母兔一旦拒配或公兔不交配、母兔排尿致精液外流,或因公兔夜间多次交配,精液质量下降,而影响配种质量,导致母兔受胎率低、产仔数少。

2.4 饲养管理不当

(1)营养因素。经饲料分析得知,母兔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比例失调,蛋白质含量不足,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大部分母兔膘情偏瘦,体质下降,引起内分泌紊乱和生殖机能减退,导致母兔发情延迟、不孕、受胎率低、产后缺乳或胎儿发育不良、死胎、仔兔出生重低等一系列病症。

(2)环境因素。由于兔场降温设施较差,兔舍温度和湿度偏高。7月中旬至8月中旬每日10点~16点,兔舍平均温度29.37℃,最高室温达31.84 ℃;平均湿度74.82 %,最高湿度达83.25%。受高温环境的影响,母兔食欲下降、性欲减退、发情迟缓,公兔精子活力降低,致母兔受胎率下降,产仔数减少。高温高湿环境会导致病原微生物滋生,引发肠道疾病和球虫病,从而影响了母兔的生殖机能和繁殖活动。

3 母兔繁殖障碍的检查与诊断

3.1 病史及流行病学调查

统计母兔繁殖障碍的发病数量、年龄、体况、繁殖年限和饲养管理状况;了解母兔的初配年龄、繁殖胎次、现病史和既往史,以及公兔的年龄、体况、繁殖年限、配种方式、饲养管理情况及传染病史等。

3.2 临床检查

外部视诊:观察母兔生殖器官及乳房发育是否正常、有无炎症,体型体重是否正常;发情表现、阴道黏膜变化及及分泌物状态有无异常,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异常行为等。

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检查母兔雌二醇、孕酮或促乳素含量及阴道分泌物细菌、寄生虫情况。

3.3 母兔繁殖障碍的诊断

不孕:初配母兔超过适配年龄(6月龄),经3个发情周期(45 d以上),通过多次双重交配或重复交配不能受孕的;或经产母兔超过三个发情周期,通过多次双重交配或重复交配不能受孕的。

流产:母兔于孕25 d前终止妊娠,排出未足月胎儿,胎儿体质弱、体重低或死胎、畸胎等。

死胎:母兔足月分娩,但所产仔兔部分或全部为死胎。

弱仔:母兔足月分娩,窝产仔8只以下,但有50%以上仔兔发育不良、体重低、体质弱,增重缓慢。

少仔:母兔足月分娩,产活仔数在4只及以下。

仔兔死亡:哺乳期内有20%以上仔兔死亡。

产后缺乳:母兔乳房松弛、柔软,乳腺不发达,乳汁量少或母兔拒绝哺乳;仔兔吃乳次数明显增多,吮乳时间延长,但日渐消瘦,增重缓慢,发育不良,时常在巢箱内爬动、鸣叫。

4 防制对策

4.1 强化母兔选种选育

种兔从3~5胎中选留,乳头数量在4对以上,符合品种特征和生产性能要求。繁殖母兔中,青年母兔占30%(1岁以下)、壮年母兔占50%(1~2岁),老年母兔(2岁以上)占20%为宜,保持种群结构合理,繁殖力旺盛。若母兔连续空怀3次,或连续4胎产活仔数低于4只(含),或更换公兔后仍然不孕应及时淘汰。公母兔单笼饲养,采用人工辅助交配或人工授精技术配种。凡具有5代以内血缘关系的种兔不能用于配对繁殖,避免近亲交配。公兔配种次数每天1~2次,每3~5 d休息1 d。自然交配公母比例为1∶8~1∶10,人工授精技术配种为1∶20~1∶30,纯种繁殖或育种时公母兔比例1∶5~1∶6为宜。

4.2 加强母兔饲养管理

母兔休情期(空怀期)应确保营养均衡,保持中等膘情,体况太瘦易致假孕,过肥死胎率会增高。当母兔体况过肥或过瘦时,及时调整营养水平,适当缩短或延长休情期。母兔妊娠期管理水平,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仔兔初生重、离乳成活率及泌乳量有较大影响。在此期间,应提供全价营养、加强护理、防止孕兔流产。尤其在母兔妊娠20 d左右容易发生流产,应保持环境舒适、安静,防止母兔遭受惊吓、风寒和鼠害,并提供清洁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预防肠道疾病。母兔围产期应加强环境控制,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除湿降温,兔舍温度控制在16~26 ℃,湿度控制在50%~70%。秋冬季节光照不足,应人工辅助光照,确保昼夜光照不低于14 h,照度100~200 lx。加强兔舍通风、换气,避免病原微生物和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4.3 科学选择配种时机

母兔发情周期8~15 d,发情持续期3~5 d,繁殖母兔每月发情2~3次。最佳配种时机为发情后第2天至第3天。配种时间,夏季选择早晨或夜间,冬季选择中午,春秋季选择上午或傍晚,交配前半小时至交配后半小时只供饮水,禁止喂食,以免影响交配活动和消化机能。盛夏气候炎热,公兔精液品质下降,母兔性欲降低,即使怀孕易致流产、弱仔、死胎现象。因此,降温设施较差的兔场,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不宜配种繁殖,以免影响种兔健康,缩短种兔使用年限。

4.4 正确掌握配种方法

母兔属刺激性排卵动物,通过重复配种或双重配种,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重复配种是在首次交配后,间隔6~8 h再用同一只公兔二次交配;双重配种是在首次交配后,间隔1~2h再用另一只公兔进行第二次交配。首次交配可刺激母兔排卵,二次交配能确保精子数量,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但纯种繁殖时,应尽量避免双重配种。发情延迟或拒绝交配的母兔,可采用激素催情、性诱催情、按摩催情等人工催情方法,诱导母兔发情和排卵。激素催情常用FSH、LH等激素诱导发情;性诱催情可将不发情的母兔放入公兔笼内,同居1~2 d,让母兔接受公兔性刺激,以刺激母兔发情排卵;按摩催情是以手指按摩母兔外阴,每次按摩8~12 min,每天2~3次,至母兔自行举尾,接受公兔交配为止。

配种10~12 d,采用“摸胎法”进行妊娠检查。检查方法:右手拇指与四指分开呈“八”字型放于母兔腹下,手掌向上轻触腹部,如感觉到位置固定、花生米样大小、滑动而有弹性的圆形物即为胚胎。注意胚胎与粪球的区别,一般粪球为椭圆形、无弹性、表面粗糙、无固定位置。不得将母兔提离地面悬空或用手指硬捏胚胎,以免造成流产。经检查未孕者,及时进行补配,以降低母兔空怀率。

4.5 做好疾病的防控

母兔阴道炎常继发于外阴炎,若治疗不及时则转为慢性炎症,经久不愈,甚至形成瘢痕挛缩或粘连,影响交配和分娩。定期检查母兔生殖器官是否正常,及时治疗外阴炎,严禁母兔带病配种;严格消毒产箱和饲养笼具,搞好兔舍环境卫生。若出现病症,首先用3.0%过氧化氢消毒患处,再用2.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和阴道,局部涂敷抗生素软膏,症状较重者肌注抗生素治疗。

母兔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其炎症产物严重影响精子活力、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是母兔不孕症的主要致病因素。预防:及时治疗外阴炎、阴道炎、子宫脱出等疾病,流产、难产及产后防止感染。治疗:用 0.1%高锰酸钾溶液、2.0%碳酸氢钠溶液和生理盐水依次冲洗子宫,至冲洗液透明为止。冲洗液温度39~41℃为宜,液体量1~2 mL/次。冲洗结束,注入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

猜你喜欢

母兔病因分析
触诊在母兔管理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提高母兔产仔率妙招
冬季种兔繁殖十要点
提高母兔繁殖力二法
母兔人工催情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