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疗效观察
2020-09-14郑文兰
郑文兰
【摘 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疗效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方案。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癌前病变;疗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性生活低龄化、多性伴侣、多次人工流产、多次分娩等不良刺激较多,导致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提高,而宫颈癌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宫颈癌是一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3.7%-11.4%[1]。由于宫颈癌前病变时间较长,且具有可逆转的特点,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随着阴道镜活检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宫颈环形电切术是治疗该病的新技术,不仅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费用不高、易于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纳入标准:已婚,有性生活史;出血、白带增多:醋酸试验结果呈阳性;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保留生育能力;有HPV感染者和复方碘试验结果呈阳性;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女性;30天内有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凝血功能异常;宫腔出血、淋球菌感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其中对照组年龄23-48岁,平均(32.9±3.5)岁;病程1-3年,平均(1.5±0.4)年。观察组年龄24-49岁,平均(32.8±3.7)岁;病程1-4年,平均(1.6±0.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术前,对患者的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并铺巾,之后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指导患者采用相应的手术体位,并于患者病灶外的0.5cm处进行宫颈管切除,将切口的深度控制在2-3cm。手术完毕之后,将切除掉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學检查。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于患者经期结束之后进行手术。选择QuanTnm 2000 型高频电刀,并取患者膀胱截石位,进行常规手术消毒并铺巾,将患者的宫颈充分暴露,使其位于术野中。按照阴道镜检的结果,对患者病变位置进行明确。选择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将电刀功率进行调整,从碘不着色的区域外缘0.5-1.0cm处,进行病变切除。切除深度则以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确定,之后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并将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消炎、止血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保持外阴卫生,不得进行盆浴、性生活等。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1年,评价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无须后续治疗;有效:病情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需要继续治疗;无效:病情和症状没有任何缓解,甚至有加重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17±2.16)min、(2.03±0.42)d、(10.24±2.53)ml;对照组分别为(42.38±4.24)min、(6.15±1.31)d、(43.28±5.3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尿潴留1例,下腹部不适1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7.89%;对照组尿潴留3例,下腹部不适6例,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2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复发1例,复发率2.63%;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1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4.7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相关研究表明[3],宫颈癌前病变在经过5-10年的发展后有很大几率转变为宫颈癌。为了降低宫颈癌发生几率,临床中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宫颈表明病变,但是对于深度组织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极易出现复发。而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清除患者的病灶组织,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但是在手术中对病灶组织利用常规手术刀进行切除,但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失血量大,易造成宫颈瘢痕,影响患者生育功能,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宫颈环形电切术是指高频电刀切除术,又被称为利普刀技术,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利普刀是用高电流、低电压的环形电刀将宫颈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整个过程操作性强、安全性比较高。其原理是利用金属丝的特性来传导高频交流电,在患者的病变处释放出许多能量,将脱水、干燥和电弧切割效应进行充分的利用,产生电凝阻力,将患者病变位置进行彻底的消除。而手术治疗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极其小,操作方面较为简便。经过手术治疗以后可以收集完整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的检查。这种电切术能够彻底切除患者宫颈病变部位,理论上漏诊的可能性小,患者术后产生的并发症比较少,患者遭受的痛苦也比较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疗效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方案。
参考文献
陈丽芳.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学,2019,39(10):22-24.
何亚霞. 宫颈环形电切术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临床研究,2019,27(1):84-85.
白丽洁. 宫颈癌前病变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 继续医学教育,2018,32(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