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2020-09-14彭顺旺黄丽娟刘竹韵曾思涛符一惠张小培
彭顺旺 黄丽娟 刘竹韵 曾思涛 符一惠 张小培
[摘要] 目的 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相关研究的整体状况,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文獻,采用标题检索法,检索词为“(depress*) and (stroke OR post stroke OR poststroke OR brain infraction OR cerebral infraction)”,利用Web of Science自动分析功能及Excel对检索结果从发布年份、研究主题分布、杂志分布、国家和机构分布、作者分布以及文献引用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1709篇文献,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方向集中在神经学、精神病学、脑血管疾病以及老年病学等方向;来自美国的《Stroke》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为194篇;美国的发表文献数量最多达407篇;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机构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为35篇;被引频次最多的是Hackett ML等开展的系统评价;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团体。 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影响深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未来应开展特异性研究工具的开发,同时应注重该领域研究质量的提升,加强质性等研究的开展和应用。
[关键词] 脑卒中;抑郁;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19-0093-04
Bibliometrics analysis of literatures related to post-stroke depression
PENG Shunwang HUANG Lijuan LIU Zhuyun ZENG Sitao FU Yihui ZHANG Xiaopei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1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related research through Web of Science database,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Methods The documents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 were retrieved in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using the title search method, with the search term of (depress *) and (stroke OR post stroke OR poststroke OR brain infraction OR cerebral infraction). The search results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publication year, research topic distribution,magazine distribution,country and institution distribution,author distribution, and literature citation rate,using Web of Science automatic analysis function and Excel. Results A total of 1709 documents were retrieved, and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showed an upward trend year by year.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concentrated in neurology, psychiatr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nd geriatrics.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of Strok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was up to 194.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up to 407. The institution with the most published articles was King's College London, with 35 documents. The system review with the most frequently citation was conducted by Hackett, ML etc. The core group has not yet formed in this field. Conclusion The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has high incidence and has far-reaching effects, which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In the future,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research tools should be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rovement of research quality in this field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Stroke; Depression;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Bibliometrics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功能受损,甚至增加死亡率[1]。2014年的系统综述显示接近31%的脑卒中患者可发生抑郁[2]。我国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5.79%,包括34.21%的早发脑卒中后抑郁和11.58%的晚发脑卒中抑郁[3]。考虑到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及其严重性,本研究将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库至今收录的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文献,分析国内外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分布、主题分布、所属期刊、发文机构、作者分布以及引用率等,为今后学者选择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库Web of Science是由美国汤森路科技信息集团开发,是了解和分析世界各个学科先进水平的权威数据库,文献质量较高,索引科学。本研究检索数据库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XPANDED)和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为了提高检索的准确性,采用标题检索,检索词为(TI=depress*) and (TI=stroke OR TI=post stroke OR TI=poststroke OR TI=brain infraction OR TI=cerebral infraction),发表年份限定为建库至今。本研究在2019年6月4日完成检索,经过筛检,共检索出1709条相关文献,数据下载时选择“全纪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并保存为纯文本文档。
1.2 方法
文献计量学作为评价研究结果的客观指标,是利用数学、统计学等方式探讨发表文献的数量关系、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学科,通过对护理领域中生活质量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能够有效帮助科研人员熟知该学科发展动态和研究方向[4]。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相关文献的年份分布、研究主题分布、杂志分布、国家和机构分布、作者分布以及文献引用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Web of Science自动分析功能及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概况
根据检索策略,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到1709篇文献。文献类型发表语言以英文为主1661篇(占97.19%)。原始文献共972篇(占56.88%),其他还有综述、会议文献等。
2.2 脑卒中后抑郁的年发表文献数及主题分析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脑卒中后抑郁文献发表始于1999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9年存在收录不全。见图1。
检索的1709篇文献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神经学、精神病学、脑血管疾病以及老年病学等方向,包括脑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治疗、影响因素及其危害性等方面的探讨。
2.3 所属杂志分布
来自美国的《Stroke》发表文献数量最多。10个发表文章数较多的杂志中,3个来自美国,3个来自荷兰,2个来自英国,其他来自瑞士和德国。见表1。
2.4 国家和机构分布
美国的发表文献数量最多(407篇,占23.82%),其次是中国(322篇,占18.84%)、英国(122篇,占7.14%)、澳大利亚(155篇,占9.07%)、加拿大(99篇,占5.79%)、荷兰(75篇,占4.39%)、韩国(67篇,占3.92%)、德国(66篇,占3.86%)、日本(60篇,占3.51%)、意大利(57篇,占3.34%)。
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机构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英国,35篇,占2.05%),其次是爱荷兰大学(美国,34篇,占1.99%)、印第安纳大学(美国,33篇,占1.93%)、香港中文大学(中国,32篇,占1.87%)、首都医科大学(中国,31篇,占1.81%)、多伦多大学(加拿大,29篇,占1.70%)、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25篇,占1.46%)、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荷兰,23篇,占1.35%)、全南大学(韩国,22篇,占1.29%)、温州医科大学(中国,22篇,占1.29%)。
2.5 作者分布
共有5305名作者发表文献,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是Robinson RG(37篇,美国爱荷兰大学),其次是Williams LS(29篇,美国印第安大学)、Tang WK(26篇,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根据普莱斯定律[5](在同一个研究主题中,全部作者人数的平方根等于撰写了全部论文50%的高产作者数),即发表文献数较多的73名作者应发表文献数的50%(855篇),实际上统计分析发现仅完成717篇(41.96%)。
2.6 引用率较高的文献
引用率最高的文章是由Hackett ML等[6]开展的系统评价,表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达到33%,并且大部分的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没有得到任何专业的抗抑郁治疗;其次,Carson AJ等[7]的研究验证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脑部受损位置无关;Hackett ML等[8]认为身体残疾、卒中的严重程度以及认知障碍可能是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但是研究指出当前缺乏足够的证据建立预测卒中后抑郁的预测模型,提示未来仍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Pan A等[9]分析了28个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抑郁与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相关;Robinson RG[10]探讨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诊断、治疗以及疾病进展情况,表明改善抑郁可以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Aben I等[11]探讨了贝克抑郁量表、醫院焦虑抑郁量表、SCL-90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作为脑卒中患者抑郁筛查工具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上述量表均可有效筛查卒中后抑郁;Whyte EM等[12]认为抑郁症是卒中后的常见症状,该研究认为抑郁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与精神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一致。House A等[13]研究发现卒中患者12个月和24个月的死亡率可能与1个月时的抑郁症状有关,提示应尽早筛查,及时干预。Kauhanen ML等[14]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与认知障碍之间存在相关性:卒中相关抑郁最有可能缺陷的领域是记忆、非语言问题解决、注意力和精神运动速度,且与非抑郁患者相比,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更差,并有更严重的损害和残疾。Robinson RG等[15]研究比较了去甲替林和氟西汀与安慰剂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和躯体功能及认知障碍的情况,结果表明诺曲普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优于氟西汀。
3 討论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脑卒中后抑郁文献年份分布、主题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以及引用率等。共检索到1709篇文献。脑卒中后抑郁的发表文献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全球范围对脑卒中后抑郁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神经学、精神病学、脑血管疾病以及老年病学等方向,护理学排名第8位,可能是护理学研究较少涉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研究内容大多集中于疾病的筛查、患病情况的描述、影响因素的探究等方面。
一定时期内发表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科研产出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从发表文献数量来看,美国的《Stroke》杂志是全世界范围内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作者们最受欢迎的杂志。这个杂志的出版商是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该杂志关注临床神经疾病研究,如卒中、心脑血管等。此外,其余杂志3个来自荷兰,2个来自英国,1个来自瑞士,1个来自德国。
美国的发表文献数量最多,其次是中国,这可能与美国和中国都是脑卒中的高发国家有关,并且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全球对于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表明,美国至少有795 000人次罹患卒中[16],其中有246 000人患有一定程度的卒中后抑郁[17]。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脑卒中是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每年约有240万人新发脑卒中,现有脑卒中患者1100多万[18],而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约为45.79%[3]。
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机构是英国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该学院是世界顶尖的综合研究型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提示未来可加强与该机构的合作交流,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科研实力。此外,我国共有三个机构发表文献数量较多,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以及温州医科大学,均为高等院校,这可能因为高校更容易获得国家研究经费的资助。同时这也表明,随着改革开放及近年来科学研究的大力发展,我国的科研实力在逐步提升,但结合高被引文献可知,我国学者虽然发文数量较多,但高水平、高质量研究较缺乏,提示我国仍然应该大力促进海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科研质量。
根据普莱斯定律[5],全部作者人数的平方根等于撰写了全部论文的50%高产作者的人数,从结果可知,73名作者仅完成了41.96%的论文,提示全球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尚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仍需加强该方向的研究力度。
本研究提示被引次数前10的文献多是关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情况的调查、影响因素探究、筛查工具以及疾病造成的不良结局等,结果表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远,但关于卒中后抑郁的筛查、治疗等并未受到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本研究发现既往研究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集中于定量的研究,提示未来可进一步开展质性等深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建立脑卒中后抑郁的预测模型,以更好的理解和帮助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此外,关于卒中后抑郁的筛查工具均为普适性量表,提示未来应根据该人群的特性开展个体化量表,以便能够及时准确的筛查高危人群,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综上所述,全球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研究,但目前尚未形成核心的研究团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筛查、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应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开发特异性的筛查量表,同时应注重该领域研究质量的提升,加强质性等研究的开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永珍,于逢春,尹静,等.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对预后的影响:7年随访[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5):292-295.
[2] Hackett ML,Pickles K. Part I:Frequency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 Int J Stroke,2014,9(8):1017-1025.
[3] 游林林.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心理社会危险因素与心理生理机制相关研究[D]. 苏州大学, 2016.
[4] 王先林. 文献计量学的分析研究对象及应用[J]. 情报科学,1983,(6):15-19.
[5] 王崇德. 期刊作者的量化研究[J]. 情报科学,1998,(6):471-475.
[6] Hackett ML,Yapa C,Parag V,et al. Frequency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 Stroke,2005,36(6):1330-1340.
[7] Carson AJ,MacHale S,Allen K,et al.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and lesion lo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 Lancet,2000,356(9224):122-126.
[8] Hackett ML,Anderson CS. Predictors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 Stroke,2005,36(10): 2296-2301.
[9] Pan A,Sun Q,Okereke O,et al. Depression and risk of strok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J]. 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1,306(11):1241-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