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经济发展

2020-09-14陈峰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3期
关键词:财政中小企业金融

陈峰

摘要:中小企业和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解决中小企业和农业的资金问题,扩大中小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和农业生产缺乏质押等因素影响,在融资方面处于弱势,限制了自身的发展,通过财政引导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和农村发展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文章结合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难点,对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展开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中小企业;农业;经济;金融

我国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和农业经济占有很大比重。从历年的GDP所占比例来看,中小企业达到了60%以上,而小型企业占中小企业总数的85.4%;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一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难点

(一)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1. 中小企业信贷规模扩大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瓶颈,这主要是受到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决定的。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经济投入扩大企业规模,优化产业技术,促进企业创新,信贷规模需要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受到自身经营范围限制,信誉度不高,质押能力有限等为中小型企业融资带来巨大的障碍。

2. 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存在不足

我国中小型企业大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内部管理存在很大缺陷,以家族式管理为主,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力过于集中,一些企业“见好就收”的短期行为加大了金融行业的融资风险;同时,家族式的内部管理模式往往导致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例如:不能按章办事、管理混乱等,都会给中小企业生存带来影响,提高了金融风险。

3. 中小企业经营信息不对称

我国中小企业具有权利集中的特点,一些监督制度和会计制度的执行受到限制,缺少规范。不仅如此,中小企业中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十分有限,账目和报表缺乏规范,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财务信息掌握不足,增加了监督难度;一些中小企业往往注重经营信息的保密性,主观上不愿将经营信息透露给银行,造成企业和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企业的诚信度。

(二)农村金融发展不完善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近50%的比例。但是我国农村一直存在金融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一方面金融网点较少,覆盖范围十分有限,有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甚至没有金融机构网点;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的征信体制还很不完善,缺乏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金融数据,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存在较大难度。此外,农民长期从事农业耕作,质押能力严重缺乏,影响到了抵押贷款等金融业务。

(三)银行风险意识带来融资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机构也逐步提高了经营管理理念,加大了风险防控措施,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上都日渐成熟,金融行为也更加规范和趋于理性。银行在风险管控中对质押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中小型企业和农户与一些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往往抵押物不充足,因此,银行处于风险防范管理考量,更加倾向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而使中小企业和农村融资出现困境。

二、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式

1. 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一些省市通过融资增信和普惠性贴息等方式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并出台了很多相关措施,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对中小企业提高准入门槛等。但是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发挥财政对金融的引导效力,地方财政要加大对金融的支持,构建起金融圈,通过地方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吸引各大金融机构在地区建立分支;另外,地方政府要鼓励和发展民间的金融机构,通过完善民间融资制度来进行合理引导和监督,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2. 鼓励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金融机构从自身经营情况出发,兼顾到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风险往往存在后顾之忧,针对银行的顾虑,政府可以设立资金补偿机制,对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给予补偿,并做到补偿数额透明化,要扩大政府补偿带来的社会效应,从而让金融机构消除顾虑,给予中小企业金融支持。

3. 通过信息平台,扩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了解

财政在加大对金融的引导的同时,要积极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平台,政府制定出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金融机构的参与。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品台发布自身经营发展的目标和当前需求,充分展示企业自身具有的优势,促进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了解,拓宽金融机构信息渠道,放寬中小企业准入门槛。同时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吸引更多社会投资者向中小企业投资。

4. 加强财政支持金融创新

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支持金融创新,针对中小型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例如:通过开展金融租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融物服务;开设票据融资业务,根据中小企业的市场情况来确定融资规模,这样仅能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又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落实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1. 合理定位和筛选扶持企业

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中,政府要对中小企业进行甄别和筛选。在甄别筛选中,不能仅依赖于企业现有的规模作为参考,还要对企业发展前景和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将自身具备质押能力的中小企业和质押能力弱而资金需求强烈的中小企业区分开,要区分不同的企业类型引导金融机构给予相应的支持。另外对于具有资金需求,但是银行评价差的中小企业可以有担保机构参与按照担保程序办理融资,这样既能确保政府引导和扶持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也能够确保至今有效利用。

2. 扶持担保行业发展

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中,担保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重视担保行业的存在,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为担保机构创造适合发展的环境,例如:放宽担保公司成立条件,鼓励民间担保公司发展、在税务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等;另外要为担保机构正常运作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维护担保机构的正常发展和行业秩序,并在担保的重点问题上给予监督和考察。

3. 引导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

很多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担保较为排斥,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存在较大风险,另一方面,以下风险较低的融资项目被金融机构直接承揽,留给担保机构的都是具有较大风险的项目。基于这种情况需要政府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才能够让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展开合作。政府要为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构建互利互助的平台,双方能够在互助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承担风险。政府在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支架扮演者中间人角色,为双方解决矛盾,结合地区实际状况,对风险分摊比例和担保放大倍数等制定出相关规定,促进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

4. 推动地方金融创新

政府要积极一道地方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和发展。首先,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在地方建立起分支机构,金融机构竞争态势,将有助于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好的政策;其次,发展地区金融机构为当地中小企业施行金融服务,这样更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也能够给政府引导工作带来主动性;另外,可以通过中小企业联合组建起民间金融机构。

5. 搭建企业与金融的信息平台

政府要引导金融发展经济,需要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搭建起信息平台。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大障碍,政府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让中小企业逐渐实现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企业经营信息的透明度。通过政府搭建的信息品台,提高银行对企业的信任,进而促进双方的合作。

(三)发展普惠制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1. 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政府财政可以通过采用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利用补贴、贴息等办法支持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村融资问题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例如:我国广西为了能够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金融需求问题,金融机构推出了联合增信模式、风险分担模式以及订单农业贷款模式等,不仅解决了农村融资难问题,也带动了农村资金回流。不仅如此,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还增进了金融服务的创新,能够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金融机构的相关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2. 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三农”和贫困人口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在融资方面的风险管控尤为严格。通过政府的引导,对融资机构实行风险补偿政策;对担保机构按照责任额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结合农村贷款的新增额给予金融机构一定比例的奖励;此外,逐步实现政府和保险参与的三农金融增信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3. 给予农村融资服务政策支持

我国农村覆盖面积广,金融网点少,金融服务存在欠缺。需要政府对金融机构进行引导,给予金融机构政策上的支持,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上的扶持,在农村乡镇建立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固定的金融网点,政府给予建设和营运补贴并以此来引导金融机构向着乡镇和自然村进行业务延伸;另一方面,鼓励流动网点的设立,将金融服务做到农户家门口,实现足不出户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

4. 加大创业就业政策支持

要支持和发展农村经济,就要对农村加大创业就业的政策引导,让金融机构对农村贫困农户和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扶贫龙头企业提供信贷。地方财政要建立起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完善扶贫贷款的风险补偿,这样才能够对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引导。另外,对农村具有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及特殊群体提供小额担保贴息信贷;对农村基层干部推荐的农户给予信贷支持等。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具有创业就业意识的农村群众能够获得金融上的支持,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

三、结语

促进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人物之一,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均存在融資难的问题,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只有充分发挥政府财政对金融的引导,从政策上和平台构建上对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给予扶持,才能够使信贷风险和金融服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志红,周婷.农村财政金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J].武汉金融,2019(04):66-71.

[2]张丽阳.发挥财政杠杆效应 撬动金融支持农业发展[J].中国财政,2017(12):41-42.

[3]董文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效率的动态评价[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06):41-48.

[4]张林,温涛.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协同[J].经济研究参考,2019(06):122-124.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财政局)

猜你喜欢

财政中小企业金融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读懂现代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