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09-14徐文哲白云朴

生产力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两业服务业江苏

陶 卓,徐文哲,白云朴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3)

一、引言

2018 年12 月13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1]2019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这些都是对当前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问题的准确把握,为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先进制造业较为通用的定义是2018 年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发布的《先进制造业定义与对策》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解释:“应用创新的技术、工艺、材料等要素,并能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制造业总称。”[3]先进制造业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制造业利用前沿科技、新技术进行改造、升级而形成的先进制造业;二是由技术革新驱动的新兴先进制造业;三是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产生的先进制造业。我国陆续出台了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表1 所示。

表1 我国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梳理

现代服务业较为通用的定义是由徐国祥和常宁(2004)[4]所提出,他们认为现代服务业伴生于工业化进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国外学者较为认可的现代服务业概念有两种。一种是由Kenessey 提出的第四产业概念,这一概念认为第四产业衍生于第三产业,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新型服务业;另一种是由Greenfield提出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概念,这一概念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现代服务流”的服务业,这种服务不受空间时间局限,主要提供创意、专业知识、咨询规划等服务[5]。孟潇(2015)[6]则认为现代服务业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现代服务业具备知识经济特性,依托的手段是信息技术;二是,现代服务业不仅包括技术革新后出现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技术改造升级后的传统服务业;三是,现代服务业包括生活服务与生产服务以及面向厂商的生产性服务业。因此,本论文综合对比以上研究结论,认为现代服务业应具有三个方面的特质:一是,以新兴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高科技为主体的新兴服务业态;二是,传统服务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同样可以转化为现代服务业;三是,服务对象既包含厂商又包含居民消费者。

2019 年11 月1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开展“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先行先试,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新模式”[7]。意见提出的10 种典型业态和模式如表2 所示,指明了两业深度融合方向。

表2 《意见》提出典型业态和模式

截至2018 年1 月,江苏省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8 家,总数在全国排在第一名,是全国唯一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在参评高新区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列第5 位,苏州高新区位列第17 位[8]。江苏省国家高新区两业融合地图,如图1 所示。

图1 显示,江苏省国家高新区两业深度融合产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以苏州高新区为例展开具体分析,苏州高新区在两业深度融合中成绩斐然,已形成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大数据产业、新能源产业、大健康产业等产业集聚区[9]。2018 年末,苏州高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已达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112 件。

图1 江苏省国家高新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地图

二、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现状分析

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正在从“融合”逐步走向“深度融合”,不断拓展融合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10]。

(一)融合高度

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正在不断融合之中,不断提升江苏科技创新能力,并在全国走在前列。从产业规模来看,江苏物联网、新材料、软件、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已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江苏物联网产业布局已经形成以无锡为核心,向全省范围内辐射;并以苏州、南京两地物联网产业发展带动其他地市协同发展,该产业年均增长达30%[11]。

(二)融合深度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深度一般可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分别是制造业服务化程度与服务业制造化程度[12]。从制造业服务化来看,江苏已陆续涌现出南瑞集团、徐工集团、苏嘉集团、双良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其中,双良集团节能综合解决方案、徐工集团“徐工工业云”服务平台、南京我乐家居的“互联网+”定制化家居设计制造集成平台等成为“两业”融合模式的典型代表。从服务业制造化来看,江苏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会对先进制造业增长尤其对制造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换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017 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3%,增速为全国第7 位。截至2018 年10 月,江苏省125 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企业约16.5 万家,营业收入已达2.7 万亿元。

(三)融合广度

江苏在两业融合的广度上下尽了功夫,努力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集聚,大力展开人工智能、空间信息技术、5G 应用等新基建项目建设[13]。江苏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占全省制造业比重从2012 年的38.7%增长至2018 年的45.0%,已拥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3 个,这些制造业集群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影响力,截至2018 年5 月,13 个产业集群规模总量达4.9 万亿元。江苏现代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两个行业均呈现平稳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9.1%和8.7%;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共有76 家,以及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104 家,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90 家。

三、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力不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日趋服务化,这种趋势越来越显著,如汽车行业总利润中制造环节约占40%,服务增值则高达50%~60%[14]。但江苏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省,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从事加工组装,具有高端产品和技术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较少。这导致了江苏制造业对研发设计、投资融资、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需求不够旺盛,使得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力不够。

(二)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力不够

发达国家通过再工业化使得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为制造业提供了强大支撑和引领作用[15]。现代服务业以其在研发、设计、销售渠道的特有优势,在产业链中形成较强的控制力,同时将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不断在制造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加入,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目前,江苏科技型创新型高端服务业不仅未成为发展主体,同时还缺乏像浙江阿里巴巴、广东腾讯等平台型领军的科技型服务业企业,这些使得江苏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力不够。

(三)长三角区域内资源竞争加剧

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竞争逐步加剧,已从单一资源的竞争扩展到资源、市场、技术、人才、公共服务等全方位的竞争。例如,2018 年海南、四川、江西、山东、吉林、云南等省份出台人才新政。这些新政抢人的对象多集中于现代服务业,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多集中于先进制造业[16]。除了人才资源外,江苏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有待加强,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在1%左右,低于我国的1.6%、日本的3.48%、德国的2.87%、美国的2.85%。

(四)“江苏之问”亟待破解

目前,江苏科教、人才资源汇集,一直在全国排在前三,但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传统服务业对科教资源和人才吸收转化的能力有限。长期以来,从价值分配角度评价江苏服务业,可以发现产业链中从事利润率较大的专利、设计、物流、市场、金融等增值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江苏较少,服务业企业多居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因此,江苏想要拓展产业对科教资源和人才吸收转化的容量就应实施两业融合驱动战略,找到融合痛点,大力推进融合发展[17]。

四、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面临的新形势

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断加深,两业实现同步高质量增长。为了加快两业融合步伐,本论文对国外发达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发现国外发达国家推动两业深度融合最值得借鉴的经验就是基于原有产业基础,从产业融合、技术融合、跨界融合、组织融合入手,围绕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加大创新力度。

(一)产业融合

欧美国家大力提升信息、科技、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水平,为先进制造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的能力。以美国制造业为例,数据显示业务与服务融合的企业达到企业总数的60%左右。全球500 强企业中,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比重占总收入比重越来越高,甚至超过50%。因此,江苏应逐步提升大型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拓宽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同时,不断超前布局高端软件、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助推江苏制造业产业智慧升级。

(二)技术融合

欧美国家在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过程中,紧跟第四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步伐,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占领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因此,江苏首先应加强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性研究,基于江苏区域产业基础和科研特色,推动“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其次,江苏应重点突破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及服务的应用普及。最后,江苏应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重点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三)跨界融合

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向融合趋势来看,欧美国家一方面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围绕产品功能拓展服务业务,向服务业进军,如推广定制化服务、网络精准营销等;另一方面则推动现代服务业企业参与到产品制造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如搭建工业云计算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面向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数据开放共享服务,数据主要包含工程数据、设备数据等。因此,江苏可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进行先行先试,创新现代服务供给,通过附加设计服务、物流服务以满足消费、产业升级需求,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四)组织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加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组织形式。同时随着新技术场景的加速变化,使得组织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对组织及其成员的实时监控与综合管理。目前,新型组织形态不断涌现,正在引领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因此,江苏应主动适应新技术场景下的现代产业组织形态变化,抢抓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

五、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路径机制

按照价值链互补到价值链攀升再到创新链构建的思路,设计江苏两业深度融合路径,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机制。

(一)从价值链互补角度助推江苏两业深度融合

随着制造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业对与其衔接的现代服务业的引致需求越来越大,不断演化出了越来越专业化的现代服务业部门。江苏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可依托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升级,促进两业深度融合。

对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发展可鼓励其构建开放式创新型平台,如海尔集团的“海创汇”、美的集团的“美创平台”等,加速传统制造企业技术升级及智能制造的应用;对于中小微制造企业发展可鼓励其通过协同型制造平台购买云服务、研发设计、制造设备等,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对中小微制造企业进行赋能。

(二)从价值链攀升角度助推江苏两业深度融合

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极大发挥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产业集群优势,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分工体系的深化和价值体系的提升。江苏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产业拥有较为良好的基础条件。今后,可全力打造“江苏先进制造”品牌,实时掌握全球最新科技前沿信息,加大先进制造业研发创新投入,以“揭榜挂帅”进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高峰”,培育出大规模的世界级“隐形冠军”企业,深层次促进江苏两业融合。同时,强化创新型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以创新联盟、科技中介平台为代表的新型创新组织,推动形成企业主导、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的创新体系。

(三)从创新链构建角度助推江苏两业深度融合

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实现了资本优势、人才优势的集聚,这有助于区域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科技研发,推动先进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江苏想要激活现有高端创新要素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动力,就必须破除阻碍创新要素转变为生产力的若干瓶颈,将江苏丰厚的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进行有效转化。一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动创新创业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内容不断丰富、手段不断创新,提升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信息资本等高端要素的吸引力。二是,打造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平台载体。促进高端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整合外部增量要素与本土高端要素,激发自主研发潜能。三是,培育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以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为抓手,做大做强人才队伍“蓄水池”,并为紧缺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提供“一人一议”的政策予以扶持。四是,构建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链,实现全覆盖、全周期,以满足两业深度融合发展需求。

六、江苏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区

“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多次出现在江苏各种文件中,如江苏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江苏2019 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该体系的建设,也着重强调了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作用。因此,在江苏全省范围内,应合理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示范区,形成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最大程度发挥出示范区在人才、资本、创新资源集聚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围绕新材料、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产业打造全产业链产业园区,同时在近距离范围内,构建以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高端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另一方面,着重培育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骨干企业及融合创新中心,大力建设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试验区。

(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优质创新要素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

营商环境的优化是推动两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江苏可通过优惠政策、简政放权等方式破除融合壁垒,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让民营资本有更多的机会公平进入市场。一是,通过清除行政性垄断和区域壁垒,让江苏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成平台型企业。二是,加大两业融合领域开放力度,提高国际技术合作水平和吸引外商投资落地的能力。三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市场,实现优质生产要素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自由流动。四是,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鼓励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升两业融合点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创新含量。五是,通过苏商文化的营造激发企业家精神,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六是,深层次改革高层次人才体制机制,出台一整套针对产业跨界人才引进、培养、评价等政策工具箱,集聚高端创新创业要素,并通过改善高层次人才软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向江苏流动。七是,打造省内产业跨界人才培育基地,培育的这些人才既要懂得先进制造业技术,又要拥有现代服务业的先进理念,因此培育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制定培育方案。

(三)培育新业态、新业务、新模式,找准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发展点

目前全球产业结构正转型为“服务型经济”,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应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江苏制造业品牌实现全球化布局。现代服务业早已成为优质外商资本投入的热点领域,2018 年江苏实际使用外资额达到51.2 亿美元。江苏应积极向先进地区、先进企业学习,提高产业间和产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培育两业深度融合中出现的新业态、新业务、新模式,实现创新产业聚群,加速两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是,设立鼓励两业融合发展的专项项目,资助取得融合突破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层层评估,开展试点工作,需求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新业态、新业务、新模式中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等金融服务。二是,产生新的盈利模式,建立“产品+服务”的组合方案,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从研发设计、售后产品出发向两端发展。三是,创新监管模式,构建适应新业态、新标准、新模式的宽松环境,建立健全完善的配套政策。四是,全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现省内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推动加快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五是,构建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通过开放、协同、共建共享的创新平台促进新业态、新业务、新模式的不断涌现。

猜你喜欢

两业服务业江苏
数读江苏
全省唯一!大湾区“两业融合”高地如何炼成?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江苏
“两业”共进敲响百姓“幸福门”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