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移胆管瓣修补肝门胆管狭窄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2020-09-14谭志国彭创孙增鹏刘剑鸣厉鸥易为民吴金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肝门肝胆胆道

谭志国,彭创,孙增鹏,刘剑鸣,厉鸥,易为民,吴金术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湖南省胆道疾病防治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5]

肝胆管结石在我国发病率居世界前列,达2%~25%[1],占胆石症患者38%[2-3],因其高残余率、高复发率等,常需多次手术,一直是肝胆外科的棘手问题[4-7],而肝胆管结石的发生发展与胆道的炎症、狭窄等因素密切相关[8-10],胆道的狭窄和结石的发生互为因果,而且是结石复发的重要原因[11-13]。如何解除胆管狭窄,一直是肝胆外科的热点与难点[14]。狭窄胆管切开整形后修复的方式很多,包括采用带蒂胆囊瓣、肝圆韧带、空肠瓣、胃瓣等。但是受病变的原因及程度的影响,实际操作困难,远期疗效欠佳[15]。2016年1月 1日—2018年12月31日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肝门胆管狭窄患者,采用转移胆管瓣修补肝门胆管狭窄、肝胆管盆式Roux-en-Y内引流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52.6±11.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畏寒发热,上腹部疼痛,黄疸。本组患者既往手术0 ~4 次,平均手术2.3 次,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肝方叶切除、左肝外叶切除、右后叶切除、胆肠内引流等。入选标准: (1) 已行转移胆管瓣修补肝门胆管狭窄的病例;(2) 术前肝功能评分为Child A级;(3)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胆管结石、肝门部狭窄,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 术中快速病检显示胆管有癌变;(2) 行大范围肝切除(半肝、肝三叶切除)病例;(3)合并有糖尿病、先天性红斑狼疮、肾功能不全、心脏支架置入者;(4) 合并有精神疾病者。所有患者术前都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 术前评估

术前常规完善腹部B超、CT、MRI+MRCP等检查(图1)。明确结石的分布,胆管走形,狭窄胆管位置,评估肝硬化程度,肝脏形态及体积。

1.3 手术方法

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反“L”形切口常规入腹、或切除既往手术瘢痕入腹,分离腹腔内粘连,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发现肝门部胆管狭窄,先向左侧“四边法”[16]切开左肝管口狭窄、敞开左肝管,并顺势切开右肝管口显露肝内二级胆管的开口,直视下取石并配合术中胆道镜、B超检查尽可能取尽结石。胰腺上缘横断胆管,将远断端剪一圈送快速病检,残端以4-0 可吸收线连续往返缝合关闭;游离已经敞开的肝外胆管作为胆管瓣,转移胆管瓣向左侧或右侧、以4-0可吸收线与左肝管拼合整形(黏膜对黏膜、保持内壁光滑)、形成胆管盆(图2),解除肝门部胆管狭窄,再行胆肠Roux-en-Y内引流。

若因肝形态比例失调致肝门内陷,肥大的肝方叶覆盖压迫肝门胆管,影响胆道引流,可切除肝方叶,充分显露肝门部狭窄胆管,其他操作与上述相同。

图1 术前CT 平扫可见肝内胆管多发结石伴胆管扩张、积气,肝形态比例失调Figure 1 Preoperative CT plain scan showing multiple intrahepatic stones with gas accumulation and bile duct dilata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liver

图2 术中图片 A:肥大肝方叶压迫肝门,难以显露狭窄胆管;B:切除部分肝方叶以充分显露狭窄胆管;C:箭头所示为切除部分方叶后,狭窄胆管得以显露,“四边法”打开狭窄胆管;D:切开狭窄的左、右肝管,游离胆管瓣;E:转移胆管瓣向左,与左肝管拼合整形,形成胆管盆;F:行胆肠Roux-en-Y 内引流Figure 2 Intraoperative views A: Hypertrophic quadrate lobe of the liver covering the porta hepatis; B: Resection of the hepatic quadrate lobe to fully expose the stenotic bile duct; C: Arrow pointing the exposure of the stenotic bile ducts after quadrate lobe resection, and opening the stenotic bile ducts with “four-sided method”; D: Cutting the left and right hepatic ducts to dissociate the biliary flap; E: Transposing the biliary flap to the left side to combine the left hepatic duct to create a biliary basin; F: Roux-en-Y internal internal drainage

1.4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吻合口再狭窄、结石残余等情况。

1.5 随访

所有患者通过门诊、电话随访,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腹部B超或CT等,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

2 结 果

2.1 术中情况

36例患者均采用转移胆管瓣修补肝门胆管狭窄后行胆肠内引流,其中联合萎缩的右后叶切除3例、左肝外叶切除6例,联合肥大的肝方叶切除1 1例,3例患者既往曾行胆肠内引流术(胆管空肠侧侧吻合),行内引流重建术。手术历时(256.4±98.2)min,术中失血量(218.5±68.1)mL。

2.2 术后情况

术后平均住院日(10.3±3.2)d,术后出现胆汁漏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腹腔积液2例,胸腔积液2例,均保守治疗治愈,未出现Clavien-Dindo IIIa级[17]以上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复查有3例仍有少量结石残余,残石率8.3%。

2.3 随访情况

本组所有患者出院后采用门诊、电话随访,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23.6(12~4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复查CT示胆肠吻合口通畅,肝内胆管扩张、积气较术前好转(图3);有2例偶发反流性胆管炎,能自行缓解;3例因腹痛腹胀,发热等再次就诊,发现结石复发,复发率8.3%。

图3 术后复查CT 结果显示结石基本取尽;胆肠吻合口通畅,胆管扩张、积气较术前好转Figure 3 Postoperative CT scan showing complete removal of stones, patent biliary-enteric anastomosi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bile duct dilatation and gas accumulation

3 讨 论

我国是肝胆管结石的高发地区[18],特别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仍是多发病、常见病,且结石的复发率较高,达30%~60%[19-20]。手术是目前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21-22]。早年黄志强院士提出其治疗原则:取净结石,去除病灶,解除狭窄,通畅引流。其核心内容应该是解除狭窄,因为狭窄不解除可导致:(1) 结石取不净; (2) 引流不通畅;(3)反复发作胆管炎;(4) 受累胆管、肝组织纤维化增生恶变等。肝门部胆管狭窄其后果更严重,常可出现肝脏萎缩-肥大征、肝门移位、肝脓肿,甚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23-26]。

本组患者术前反复出现畏寒发热、上腹部疼痛、黄疸等,有的虽经4 次手术、甚至切除肝方叶、左肝外叶、右肝后叶,仍然症状依旧、治疗效果不佳,究其原因还是肝门部狭窄没有解除、没有很好的敞开肝门、引流不通畅所致。3例患者既往曾行胆肠内引流术,由于肝门部的狭窄没有解除,肝内胆管仍堆满了结石、反复发作胆管炎,这也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27]。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笔者中心提出以胆管拼合整形为基础的肝胆管盆氏内引流[28]。转移肝总管瓣修补肝门狭窄是对其内容的丰富和补充。操作主要包括:显露肝门→切开肝外胆管→敞开肝门→直视下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横断肝总管→转移胆管瓣拼合形成胆管盆→胆肠内引流。转移胆管瓣的制作要点:(1) 排除胆管组织癌变或非典型性增生的情况;(2) 横断胆管前,先解除肝门的狭窄,充分的敞开肝门,观察所需胆管瓣长度,再横断胆管;(3)横断胆管的操作技术:扪触到肝固有动脉(PHA)→PHA与胆总管之间进行分离→找到门静脉(PV)前壁、保护好PV→中弯血管钳在胆总管后方、PV前方由内向外穿出→扪触胆总管右后方→排除变异的肝右动脉→按照预估胆管瓣长度横断胆总管;(4) 胆总管周围慢性炎症重、局部结构不清、难以找到PV时可以使用胆管壁外注射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胆管的分离。

有的患者肝方叶肥大,肝门深埋,虽然方叶肝实质正常,但其危害在于:(1) 不利于肝门显露和切开肝门胆管的手术操作;(2) 即便向上牵开肝方叶完成胆肠吻合,术后肥大的肝方叶仍会压迫胆肠吻合口不利于胆汁通畅引流,故这些患者需要先切除肝方叶。本组有11例属于这种情况,切除肝方叶便于敞开肝门[29]。

敞开肝门胆管的操作,常从左侧开始,因为左肝管较长且易与肝总管形成反向成角,切开狭窄的左肝管口,常可以显露右侧二级胆管的开口,既方便取石、也便于转移胆管瓣与左肝管拼合;如果左右肝管均有狭窄,先使用“胆囊床途径”、“肝圆韧带途径”切开左右肝管口的狭窄[30], 充分敞开肝门;观察左右肝管的下切缘与胆总管切缘的关系,通常只有一侧“反向成角”,胆管瓣转移向“反向成角”一侧,再进行拼合整形。

逐支胆管直视下检查和取石,常可以将肝段的胆管结石取净,加上宽阔的肝胆管盆、牢固的胆肠吻合,故术中常不需放置T管。但关腹前一定要注意空肠是否胀气,若胀气要探查回肠,查找空肠胀气的原因,松解肠粘连,减少术后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

转移胆管瓣与肝管的拼合常只转移向一侧,多为左侧,既可以达到修补肝门狭窄的目的,也可以减少胆管盆的张力。采用4-0 可吸收缝线,按“外进外出”原则连续缝合,线结打在胆管盆外,保持盆内壁光滑平整。胆管空肠吻合采用端侧吻合,4-0可吸收线黏膜对黏膜外翻缝合,保持内壁光滑。

对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患者,如何解除狭窄,降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一直是胆道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31]。结合本组病例,作者认为采用转移胆管瓣修补肝门部胆管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可供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肝门肝胆胆道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PIWIL4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自制新型腹腔镜肝门阻断设备在腹腔镜肝细胞肝癌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