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NF-κB、ICAM-1、MMP-9水平的影响

2020-09-14席东海徐全华田斌张睿王磊波杨华

疑难病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胞外基质栓塞神经功能

席东海,徐全华,田斌,张睿,王磊波,杨华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患者脑动脉内腔出现不同程度扩大,造成的一种位于动脉管壁的瘤状突出,临床主要表现为昏迷、神经症状、颈部和腰背部疼痛等[1],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2]。研究显示,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检测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通常采用手术的方式对脑动脉瘤进行治疗,其中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均具有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病情的效果[3]。虽然开颅夹闭术有效,但并发症多、创伤大,预后恢复效果相对较差。而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引入,以及血管内栓塞技术和血管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介入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4]。现观察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NF-κB、ICAM-1及MMP-9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9年12月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Hunt-Hess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标准[5];②确诊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不超过3 d;③均具有相应手术适应证;④临床资料完整者。(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者;⑤合并其他肿瘤者;⑥合并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脑血管畸形、脑外伤及脑梗死者;⑦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脑脊液引流、脑血管痉挛与再出血预防、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颅夹闭术治疗[6];观察组给予介入栓塞术治疗[7]:术前检查、麻醉等准备工作同对照组,之后采用Seldenger技术对患者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并将6F动脉鞘放入其中,导引管插入,并将其头部放于颈内动脉,同时在微导丝的作用下,将微导管置入,在DSA辅助下于动脉瘤合适位置插入微导管头,并根据肿瘤情况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操作,如果患者为夹层动脉瘤或者动脉瘤较为巨大,可以选择Rimording技术进行栓塞操作,在动脉瘤造影无显影后,将导管拔出,术后局部加压包扎穿刺点,并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12 h皮下注射。术后随访3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围手术期指标: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

1.4.2 血清NF-κB、ICAM-1及MMP-9水平测定:于治疗前后翌日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得到血清,冰箱-75℃条件下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F-κB、ICAM-1及MMP-9水平,试剂盒购于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4.3 神经功能评分[8]:采用NIHS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意识、语言、面肌、水平凝视功能、步行能力、手肌力、下肢肌力及上肢肌力8个方面,总得分越高,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1.4.4 生活活动能力评定[9]:参考改良版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包括洗澡、修饰、进食、用厕、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上下楼梯、床椅转移、平地行走、坐轮椅等项目,每个项目分为5级,总分100分,生活完全依赖≤20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为21~40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为41~59分;生活基本自理≥60分;正常为100分。

1.4.5 并发症记录: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动脉瘤破裂、脑积水、颅内感染、血管痉挛和脑水肿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Hunt-Hess分级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患者大脑强直,处于深度昏迷,为Ⅴ级;患者表现为中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和神经功能障碍,为Ⅳ级;神经功能轻度损伤,同时伴有嗜睡、意识模糊症状,为Ⅲ级;伴有中重度的头痛和颈项强直,颅神经麻痹,为Ⅱ级;术后伴有轻度的颈项强直或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生,为Ⅰ级。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3个月,观察组Ⅰ~Ⅱ级14例(24.14%)高于对照组5例(8.62%),观察组Ⅲ~Ⅴ级44例(75.86%)低于对照组53例(91.38%),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6,P=0.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血清NF-κB、ICAM-1及MMP-9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NF-κB、ICAM-1及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F-κB、ICAM-1及MMP-9水平变化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见表5。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分)

2.5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颅内感染、脑水肿各1例,总发生率为3.45%,对照组发生动脉瘤破裂、血管痉挛各1例,脑积水、脑水肿各2例,颅内感染3例,总发生率为1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21,P=0.027)。

3 讨 论

动脉瘤夹闭术可以对脑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有效清除,避免动脉瘤的再次破裂,有效改善其血管痉挛情况[10]。但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开颅操作,可能会引起一定的蛛网膜出血,手术操作步骤相对较为复杂,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1]。而血管介入栓塞术具有安全率高、恢复快、成功率高及创伤小的优点,同时对脑组织损伤也相对较小[12]。本研究结果显示,介入栓塞术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也相对较短,表明介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更为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介入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其脑部组织损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因此观察组患者并发症较少,疗效更好[13]。开颅夹闭术容易引起脑动脉痉挛及血管破裂,外加术中的牵拉和压迫操作,对脑组织产生一定损伤,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而介入栓塞术是微创手术,创伤较小,血管不易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现象相对较少。另外,患者受颅内压和脑水肿影响相对较少,可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病理变化,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降低[14-15]。

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与其动脉壁血流切应力关系较为密切,而临床上各种动脉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和发病机制为机体动脉壁慢性炎性反应的形成[16]。动脉壁长期经受异常血流切应力的作用,会导致慢性炎性反应的形成,促进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恶化,而NF-κB在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NF-κB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细胞凋亡、免疫及炎性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诱导作用,使其产生趋化因子、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炎性相关的酶类,对炎性反应过程产生调控作用[17-18]。颅内动脉瘤初期激活的NF-κB,对下游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诱导血管壁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泌,损伤动脉血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可以对细胞外基质中的锌和钙依赖性蛋白溶解酶产生破坏,并通过对细胞外基质的非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进行降解,从而参与细胞外基质重构,破坏动脉血管壁[19]。MMP-9由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产生,动脉瘤患者血清MMP-9呈现高水平表达,可进一步破坏细胞外基质,而细胞外基质又是形成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NF-κB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20]。 ICAM-1是一种存在于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分子,可以对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及细胞之间的黏附起到一定介导作用,增强机体防御功能,但血清水平升高会加速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大量积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动脉瘤形成及其破裂的风险[21-2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上述血清指标改善更显著,这也证实了介入栓塞术可有效阻止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介入栓塞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其血清NF-κB、ICAM-1及MMP-9水平,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席东海:提出研究方向、研究思路,研究选题,论文撰写;徐全华: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流程;田斌:分析试验数据;张睿:进行文献调研与整理,论文修改;王磊波:进行统计学分析,设计论文框架;杨华:实施研究过程,资料搜集整理,论文审核

猜你喜欢

胞外基质栓塞神经功能
黄芪对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基于“土爰稼穑”探讨健脾方药修复干细胞“土壤”细胞外基质紊乱防治胃癌变的科学内涵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肉鸡支气管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与防治措施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