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孩子成长教育中,应该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值”

2020-09-13张丙坤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期望值

张丙坤

[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各种困扰自然增多,不良的攀比心理成风。特别是在孩子成长教育中,家长表现出焦虑心理。因此,家长在给自己孩子设定期望值的时候,应该把握合理的“期望尺度”,使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旨在分析产生期望值过高的原因,期望值过高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尺度”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关键词:期望值;成长教育;信心激励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了解期望值的含义以及作用

1、什么是期望值

期望值在学术上是这样解释的: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努力能否导致所企求之结果的主观估计,即根据个体经验判断实现其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2、期望值所带来的作用

合适的期望值无论对别人还是自己,将会影响自己和别人的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对自己和别人抱有期望,你就会对自己和别人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帮助和鼓励,自己和他人也会取得大的发展和推动力。

二、产生期望值过高的原因分析

(一)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各种培训机构参差不齐

当今社会家长越来越注重小孩的教育,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接踵而来,参差不齐。很多孩子也是像赶场子一样,从这家下课又赶往下一家。现在的培训班无外乎是各种乐器、舞蹈、钢琴、跆拳道、英语、奥数等,所以我们要搞清楚培训的目的,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

2、社会竞争大加剧现实问题

当下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大部分人面临着就业难,专业不对口等诸多就业问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不断增大,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和精神上的关怀。一些父母为了生计、为了给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大部分孩子是和爷爷奶奶带大。他们的教育也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负责,长辈们的出生年代、生活习惯、对社会和人生的价值观也存一定的差异性,长辈们也措手无策。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出现了对孩子的教育意见不一致,同时孩子也得不到父母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二)家庭问题

1、父母自身攀比心理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存在普遍现象、盲目的让孩子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都怕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一切,不断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如奥数、美术、钢琴等特长班。如果孩子完成不了自己的预期目标就会对孩子进行呵诉、指责、谩骂、甚至冷暴力。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名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当初我同样犯着这样的错误。我自己很突出的案例,一直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思维、目标去完成任务。总以消极的方式来惩罚孩子。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和对自信心的打击,曾让我感到自责。

2、要求过高

从古至今,我们的民族就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但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背后,家长们所付出的与“回报”往往相差甚远,无法达到自已的预期目标。此时家长内心会产生焦躁不安、恐慌的心情,甚至会对孩子实施家庭爆力来迫使孩子“听话”,从而在教育的道路上反而产生了质的变化。我曾在家访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经常要求孩子去完成一些比较不切实际的任务,希望孩子得到更大的进步,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时,就会责骂、批评孩子,同时家长也会产生焦虑。

三、期望值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家长焦虑

马东曾在主持节目中说过,“中国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移给孩子。”因为家长也怕输、怕落后。父母会把这种焦虑在日常生活中无形地转移到孩子身上,甚至对孩子的感受置之不理。许多父母总是拿别家孩子的优点来对比自己孩子的弱点,甚至有部分父母听到别人家的孩子上什么辅导班,就开始跟风,唯恐自己孩子落后。结果让自己孩子活在“别人孩子”的阴影下。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位學生,原来是个非常懂事的女孩子,在经过一次月考挫败后,就不愿意来学校了,无论她父母怎样哄、打骂、冷落等方法都没有效果。折腾了一段时间后,她的父母也得了轻度的抑郁症。

(二)孩子恐惧

作为父母不去考虑孩子自身的智力水准、年龄性格,漫无目的地给孩子制定过高不切实际的目标。在孩子经过努力后仍不能完成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内心会感到非常难过,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同时会产生自卑、焦虑、没有自信等心理问题。例如,每次考试都担心自己考不好,做任何事情都缩手缩脚,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怕自己做的事情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怕父母伤心,不敢正视父母的眼神等。

四、适当的期望值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1、设定期望值要因人而异

我们每个人都要自己的梦想,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应根据孩子自身的个性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家校结合,从孩子素质、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等综合能力来培养孩子完整的个性。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去寻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对孩子的整体水平要有一个全面的评估。

2、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作为父母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目标是非常正常的,但不能是完美主义式的教育。因为孩子没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专注力,需要家长去帮他们制定目标和督促完成。不能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不要拿孩子与他人对比,这样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

3、树立信心,加强激励教育

表扬和鼓励是促进孩子进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和重视,而称赞他们的优点正是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叫“期望效应”,你对孩子的信任和鼓励会创造奇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幸福,父母要尽最大努力去缓解孩子的压力和情绪。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快乐、安定、详和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彭晓玲.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教育伴侣”[J].黑河教育,2019(11):8-9.

[2]刘英.以生活教育为基石,呵护幼儿健康成长[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222.

猜你喜欢

期望值
通过数据建模方法分析预测奥运奖牌榜
荡起情绪调适之桨
案例报告
别让游戏左右了孩子
家长深度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能力调查与促进策略
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之问题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快乐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