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深度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能力调查与促进策略
2017-09-01张晓玉
张晓玉
摘 要:目的:依照听觉口语法对家长指导和训练的原则,评估家长深度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各方面能力,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家长指导方略,促进家长深度参与教学能力的提高。方法:采用《听障儿童听觉口语教学示范教材》中首堂评估表,对30名受助于刚开机的国家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的儿童家长进行家长的教育能力评估。结果:家长在深度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教育能力中,在家长与孩子互动与游戏、家长参与课堂表现、资料收集能力上,大部分家长为被动,缺乏幼儿发展的认知及阅读习惯培养意识,家长对技巧的学习均要多次引导并且对孩子的敏感度较低,但是家长普遍对刚开机的听障儿童期望值很高。分析影响家长建立适宜期望值的因素有:缺乏对人工耳蜗术后康复的客观认识、在教师对听障儿童的评估中家长参与意识薄弱。结论:刚开机进行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家长未能真正了解孩子听能、语言、说话、认知、沟通五大领域的实际水平,过高且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会影响适宜听障儿童个体发展的五大领域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针对家长参与康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促进策略。
关键词:听觉口语法;听障儿童;期望值;促进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为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发展,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改革要求推进全面康复教育模式,这是以学前教育为基础,专项康复技术、听能管理、听力语言康复、言语矫治等为支撑的教育模式,针对听障儿童特殊性教育进行个别化的训练教学,用听觉口语法规范。听觉口语法强调家长的积极参与,教师指导父母在教学中要扮演积极参与的教学者而非观察者角色,不但要深入了解而且要实际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依照听觉口语法对家长指导和训练的原则,个别化训练教师须对家长深度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各方面能力及时诊断评估,针对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调整家长指导方略,促进家长深度参与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刚开机康复安置的听障儿童家长30例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1.测试材料与标准
采用《听障儿童听觉口语教学示范教材》中首堂评估表对家长进行家长教育能力评估,分别在家长与孩子互动与游戏、对于孩子耳聋事件的情绪阶段、家长参与课堂表现、家长技巧学习能力、对孩子教养观念与信念、对孩子的康复期望值、对孩子的敏感度、对幼儿发展的认知、阅读习惯、作息规律性、资料收集能力、家长回应孩子需求方面进行评估。
2.评估模式统一采用个别化训练
在教师、听障儿童、家长三方都参与的模式下进行评估,在评估中积极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家长的心理和想法,细致观察家长各方面参与能力的表现。
四、结果分析
30例听障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评估调查结果如下。
1.家长与孩子互动与游戏能力评估结果分析
家长与孩子互动与游戏能力评估调查结果见表1。
此项评估中24名(80%)听障儿童家长此项能力为被动,6名(20%)听障儿童家长为主动。此项评估是考量家长是否在孩子学习时创设了自然有意义的情境,将教学目标融入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设计的活动符合孩子的兴趣特点和接受水平,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锅、碗、瓢、盆等,就可以设计烹饪游戏,和孩子一起做鸡蛋薄饼,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使孩子有趣味地操作学习。此项评估反映出在刚开机的听障儿童家长中,大部分家长与孩子互动和游戏能力较低。
2.家长参与课堂表现评估结果分析
家长参与课堂表现评估调查结果见表2。
此项评估中28名(93.33%)听障儿童家长此项能力为被动,2名(6.67%)听障儿童家长为主动。此项评估是考量家长深度参与、主动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重要指征,具体表现在家长进入课堂中,在教师将教学目标告知解说、示范指导下,家长能否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践的意识和行动,在思想理念中对教师不产生依赖思想,将目标从教师手里及时接过来。教师指导家长树立参与的理念,及时回馈与指导家长在参与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家长刚开始参与教学,教师要及时鼓励,从而使家长树立参与信心。此项评估反映出刚开机的听障儿童家长中,大部分参与课堂表现的主动能力较低。
3.家长技巧学习能力评估结果分析
家长技巧学习能力调查结果见表3。
此项评估中有25名(83.33%)家长在技巧学习上需教师三次以上的引导,3名(10%)需教师1~2次的引导,2名(6.67%)家长较为良好。此项评估考量家长听觉口语教学技巧的学习能力,在参与教学活动中能否正确运用听觉口语法的教学技巧,如以听能优先、丰富的语言输入、及时鼓励孩子等。在此项评估调查中教师发现,家长在参与目标实施中有大量的肢体动作、手势不断、口型夸张、缺乏自信、语速过快、音量較大等行为,教师要及时纠正家长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此项评估反映出刚开机的听障儿童家长中大部分技巧学习和运用家庭环境能力缺乏,教师还要指导和建议家长将教学目标运用在生活环境中,如果孩子今天在课堂上学习了某种动物,家长可以把教师教授的丰富的语言输入技巧、超语段技巧、语言完整性技巧等灵活运用在家庭环境中,回家后可带着孩子去动物园,了解这种动物的特征与习性,还可以拍下这种动物的照片做成书籍,从而可以经常复习,在家可玩给动物投食游戏、学习动物鸣叫声的童谣歌曲等。
4.家长对孩子的康复期望值评估结果分析
家长对孩子的康复期望值评估调查结果见表4。
分析家长深度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教育能力评估数据,得出在刚开机时听障儿童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与游戏、家长参与课堂表现、资料收集能力中,大部分家长为被动,缺乏幼儿发展的认知及阅读习惯培养的意识,家长技巧的学习均要多次引导。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康复期望值评估数据中显示,有25名(83.33%)的家长康复期望值为高,3名(10%)的家长康复期望值为适宜,2名(6.67%)的家长为低,在刚开机听障儿童家长中大部分对孩子的期望值为高而不是适宜,经调查,教师在评估中的说明反映较多家长普遍期望在短时间内孩子可以能听会说、自如交流。endprint
(1)分析认为,影响家长建立适宜期望值的因素有:缺乏对人工耳蜗术后康复的客观认识。CI为听障儿童重建了听力,但小儿的大脑皮层感知分析功能还未即刻形成,在开机听到声音后,其听力年龄只有0岁,需要从察觉声音开始,逐渐学会区别、确认声音,教师要帮助家长正确认识人工耳蜗。
(2)教师对听障儿童细致的五大领域评估(首堂评估、持续性评估等)能诊断出孩子的实际水平,依据每个个体的实际水平,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制订适宜的五大领域发展的教学目标,可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重视家长在评估时的积极参与,这样家长才能充分认识到孩子的现有水平,建立适宜的期望值。
(3)家长缺乏正确的康复和教育理念。任何学习的过程都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太高的教学目标很难让孩子取得成功。
(4)高而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会影响适宜孩子水平的教学目标的完成,还有可能导致家长产生焦虑心理,因为高度的期望值会使家长制订较难的教学目标,想让孩子短时间内能听会说、交流自如,经过家长努力地教授后,因目标太高孩子很难完成,家长急切的心理会忽视孩子的兴趣和互动游戏的情境教学,关在家里“填鸭式”不停地听或说,促使孩子厌学,家长心灰意冷,从而减弱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帮助家长建立适宜的期望值。
五、讨论与促进策略
听觉口语法给康复教师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教师要改变只将听障儿童作为教育对象的观点,将家长纳入教育对象中,把家长指导放在与教育儿童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指导和训练家长成为深度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家长,这個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并保持对家长参与能力的敏感性,及时评估和考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促进策略。
1.鼓励的促进策略
教师与家长建立“伙伴”关系,教师用热忱的态度与家长谘商,诚恳地倾听家长的感受,耐心地澄清家长的问题,积极鼓励家长树立自信心,与家长建立互信互重的关系。家长一点点微小的进步,老师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鼓励越具体越好,家长就会了解自己什么地方做得较好,使家长由建立自信心逐步到参与教学直至深度参与。对于个别化训练,教师还可以举办小型家长会,请康复明星家长讲解成功的历程,使家长树立信心,还可以“老带新”,让康复训练时间长的家长帮助新入训听障儿童的家长。
2.共同商讨的促进策略
教师指导家长积极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首堂评估、商讨等五大领域的目标制订、定期持续性评估等,教师不能忽视家长每一个环节的参与。在评估中家长通过参与会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共同商讨五大领域目标的制订使家长认同了解听障儿童在五大领域全面发展的原则,帮助家长建立适宜的期望值。
3.生动示范和及时交接的促进策略
教师在个别化训练课程设计中的规范依照四个步骤进行,告知谘商—教师示范—家长参与—回馈指导,教师示范生动的教学活动后,要及时将目标交给家长,引导家长积极参与教学,让家长占主导、唱主角,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家长的参与能力。
4.启发引导的促进策略
教师多运用“妈妈,你想一想这个目标怎么设计教学活动?妈妈,你想一想怎么描述这个小动物?”让家长积极思考,培养家长动脑筋、勤思考的习惯,提高家长深度参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刀维洁,董蓓,张莉,陈军兰.运用听觉口语法规范听障儿童个别化训练[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3(1):16.
[2]张标新,虞银香.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家庭应对状况分析与思考[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2(6):471-474.
[3]张莉.听觉口语法:一种家长参与的课程模式[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0(5):44-46.
编辑 赵 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