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难点的思考

2020-09-13李志强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突破

李志强

摘要;高一(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内容承载了不仅具体的化学知识,还是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基础和源泉之一。内容抽象,涉及微观与宏观的联系,定性与定量,思维度高,是学生疑难集中点,教学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如何有效突破这个拦路虎,结合实践体会,从四个方面讨论突破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突破  概念教学难点  四个思考

一、问题与困惑

A、人教版·必修 1 ·第二章·第三节·第 1 课时是氧化还原

反应概念教学内容。本节课以理论解读为主,缺少直观实验内容。而在初中,学生虽然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过氧化还原反应,但中考不考,所以部分同学不熟悉。

B、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涉及微观与宏观的联系,定性与定量,思维度高,作业练习中也有相当难度。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学完了,浅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仅学会化合价角度辨析反应类型,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真正价值是电子转移,且电子转移是微观过程,学生普遍感到高深,难懂,接受慢。教师教学中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是难点,不敢大胆引导推进,促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本质和各条规律理解。常通过多节次,多阶段逐层推进,其结果,学生疑点堆积,兴趣降低;教学低效,费事费力。

二、立体突破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实践体会

1、求新--设计探究实验,微观过程显性化,促进概念形成,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新课程的学习强调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增加实验“锌-碳--硫酸铜”电池设计,利用原电池实验证明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电子转移,并借助电流计直观感受电子的转移方向,清晰明了的指明锌与硫酸铜反应过程中存在电子转移和电子转移的方向,将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微观过程通过实验手段“放大”,呈现到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构建了一个基本认识——“某些反应中存在电子转移”,“通过实验手段可以判定电子转移的方向”,学生从中可以深刻认识到氧化还原的本质,体会到应用化学实验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究的方法,实现了氧化还原概念的基本构建。宏微结合、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重要核心素养,符合新课程学科教学改革的核心教育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表面上没有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教学作为根本目标,而是在关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本质,引导学生理清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建立起物质转化的观念,同时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守恒律”的由来。以“新”角度,以“新”视野,以“新”感受解读、学习、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探究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事半功倍之效。

2、求实--设计学生活动,注重实效,促进学生自主知识建构,体现新课标理念。

课堂教学中安排了丰富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不断自主构建和深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开始上课后,老师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写出生成 CO 2的反应并对其进行分类,这一过程促使学生通过高中学习分类法知识对初中已知化学反应进行再认识,在此引发学生对反应分类的思考;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中,可以将学生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二者相同的实验不同的现象,促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概念的本质;分析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概念的过程中,安排学生利用教师准备教具进行分析、展示、讲解,使学生自主的將不同角度对氧化还原的认知进行统一。在课堂反馈归纳阶段,容许学生大胆讨论质疑,完成学案内容。

也可以通过实验法和模型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清:微观电子转移—宏观化合价变化—宏观物质变化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并对三者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降低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难度。

3、求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重视学生已有知识,铺陈有序、拓展学生认知层次,多方促进各类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学习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书写已知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并应用分类法对其分类,在原电池反应对锌与硫酸铜反应的再认识,都来源于初中掌握内容;举例高炉炼铁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的反应体现了氧化还原原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同时解释了氧化还原反应分类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不同及优越之处,呼应了本课开始学生对此反应分类的困惑。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一个新知识情境下的陌生反应,对该反应的分析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助于认知深层发展,例如可举例钠与氯气的反应,铁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等等,同时对后续学习氧化剂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埋下伏笔。

4.求高---注重原理迁移应用,渗透化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学科能力。

“求高”—不是“求超”,超越课标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实际的学情。对于氧化还原这部分内容的总体目标是 使学生建立起氧化还原观和实现氧化还原知识的功能化,作为课堂教学,应从第一课时,应实现其中的部分内容价值。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教具帮助学生构建氧化还原的模型,使学生能够 从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物质变化 3 个角度去分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建立物质转化的观念,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变化守恒,感受事物的对立统一;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利用“宏微结合”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勇于创新,立足实践,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有助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对化学教学有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程遇玲. 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13):8-11.

[2]宋林武.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探索[J]. 新课程(下), 2017(2).

猜你喜欢

突破
多元类比,突破生物教学难点
初探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
论央视《新闻周刊》叙事手段
技工学校数学学习困难及突破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古诗词教学中的“增删调补”
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