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重表征系统的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培养

2020-09-13周丹丹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符号意识小学数学

周丹丹

【摘   要】自从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就会与符号打交道,小学生之所以在不断训练符号的情况下还是出现错误,就是因为没有建立符号与其图像意义之间的联系,通俗地讲就是他没有理解。通过对符号表征系统的接触,可以为學生创造丰富的表象,转化抽象逻辑思维的难度,使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关键词】三重表征;小学数学;符号意识

分类号:G633.6

目前,“符号意识”已经被列为研究数学教与学的重要概念。符号化的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这与学生生活实际内容之间有重大出入。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小学生来说,数学符号的学习会存在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对于改进小学数学尤其是低段数学教学有何意义?这一直是笔者在思考的问题。尽管有些地方在教改中减少了小学低段数学的课时数,把时间让位于儿童的古诗文诵读,但对于目前仍未有大规模调整的地方,小学生数学学习仍需要加强符号意识的培养。结合平时对“儿童符号学习的三重表征系统”的学习,笔者以“5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

目前的小学生入学以前,一般已经能够熟练地从1数到5以及准确地辨认这五个数,而且对“5以内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掌握,但这是他们初次接触“+”“=”“2+3=5”这些符号及其表征。在很多老师看来,“5以内的加减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并不难,甚至在幼儿园的时候不少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几乎所有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都会采取“数数”、“拆分”到“加法”这样的设计,但或多或少存在以会计算为目标,忽视学生智能成长的一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动作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系统来完成的。所以我们要立足三个系统的作用,对“5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进行重新审视与改进。

1.做一做,培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小学低段学生动手学数学,引导他们大胆探索,促使他们利用在“动作表征”阶段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深度思考,进而展开发现学习,对已获取的知识进行转换和组织,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最终到达自主探究的状态。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数一数”活动环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的加法以及“1加2”和“2加1”是相同的,紧接着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环节来进一步加强认识。随之,执教教师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的表述过程,这一做法的目的不仅在于将学生的思维导入“图像表征”之中,更是为了建立“动作”与“图像”之间的联系,切实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画一画,培养观察与抽象的能力

根据皮亚杰对儿童和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划分,可知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需要借助具体的实例进行学习。“图像表征”的主要作用,能够将学习内容具体化,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基本观念。因此,教师需要在“图像表征”阶段指导学生自觉观察与比较,为进行进一步的推论获得第一手资料。

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想到目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薄弱,要让学生获得数学丰富的数学经验,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比较。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相关指定运算的数理关系画出来,再让学生进行展示与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由语言来引导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为促进符号表征作准备。

3.拆一拆,培养思维与推理的能力

数学符号是国际数学界统一规定和使用的,它以直观明了的外在形式表达了内涵丰富的数学意义。“符号表征”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不断整合思维,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部加工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把交流中形成的经验转化为内在思维,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应用它。学习符号表征有一定的难度,以往教师往往让学生直接进行拆分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直接看到了符号,但可能已经忽视了符号所代表的意义,那是因为学生可能还没有建立图像与符号的联系。所以上一步图像表征这一阶段必须加强与做透,然后再用拆分的方法与符号表象建立联系。

4.练一练,促进符号的理解与运用

这一步属于“迁移”环节,也就是把刚才形成的初步技能通过运用熟练化,加深三重表征之间的联系。现实都没中,我们经常看见学生用掰手指的方法来计算,这其实就是由于他还没有建立牢固的链接所致,他的所为有助于加强符号与动作、图象间的联系,教师其实没必要去阻止他。等学生操作熟练了以后,掰手指的习惯就不会有了。

自从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就会与符号打交道,小学生之所以在不断训练符号的情况下还是出现错误,就是因为没有建立符号与其图像意义之间的联系,通俗地讲就是他没有理解。通过对符号表征系统的接触,可以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表象,转化抽象逻辑思维的难度,使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10.

[2] 吕婷. 一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特点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D].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猜你喜欢

符号意识小学数学
用符号化思想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阶段数学符号意识研究综述
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符号意识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