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俄汉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元素探究
2020-09-12孙璇王明云
孙璇 王明云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语言对中俄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对俄汉网络语言的常见表达方式、成因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英语元素在俄汉网络语言中都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两种语言吸收英语元素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策略却不尽相同。
关键词:俄汉网络语言;跨文化交际;英语元素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越来越多的介入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交活动,与此同时“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各国语言中外来语的融入、特别是网络语言中出现外来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和以英语为载体的文娱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决定了网络语言的英语元素也占据榜首。但由于中俄两国文化背景、语言体系的不同,英语元素在两国的网络文化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也不尽相同。
汉语网络语言中对于英语元素的使用在表达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1)保留英语外来词词义的谐音汉化,除了已经深入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例如酷(cool)、哈喽(hello)等之外,新生事物的英语外来词谐音汉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例如:爱豆(idol)意为偶像,对这个人的人品的爱称。图样图森破为英文too young, too simple的諧音,意思是太年轻,太天真,指对方想的简单肤浅,毫无意义。
2)对英语网络缩略词的照搬使用,例如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ASAP(as soon as possible)尽快等;
3)保留英语外来词词音词形的汉语替代,例如duck不必(大可不必),深藏blue(不露)等,此类表达主要通过忽略原英文单词词义,利用其原有拼写和发音对原汉语表达实现替代以达到一种幽默效果。
4)依照汉语表达习惯对原英文单词的机械拼接,例如you see see you, one day day的(你看看你,一天天的);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give you color see see(给你点颜色看看);立flag指说了一句振奋的话,结果往往与期望相反;C位,指综合实力最好的人,团队中间的人;打call,"打call"并不是打电话的意思,而是呼唤、喊叫的意思。不仅可用于偶像应援,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个人、事、物的支持。此类表达又称“中式英语”,其“中西合璧”的造词逻辑不仅体现出英语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更反映出中国网民追求个性的心理、智慧、幽默感以及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侃的心理特征。
相对于汉语而言,俄语的语言拼读特性更贴切英语的拼读方式,常见以字母相近发音对英语进行转换,俄语网络用语中对英语元素主要有以下表达方式:
1)以谐音的方式进行“俄化”,例如,баг(bug)系统中的故障、漏洞;изи(easy)简单;бэкап(backup)数据的备份文件或备份数据文件的行为;фейспалм(face palm)捂脸(借以表达失望、羞愧、困窘等情绪);гик(geek):电脑高手、电脑天才,指长时间呆在电脑面前的精通电脑的人;
2)利用俄语构词法构成俄语“新词”,一般是加动词后缀-ть构成动词зафрендить(friend)加好友;“chill”一词的英文释义为“使冷却”,而“чилить”则表示“放松,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来度过时间”;агриться(angry)生气、愤怒;гугулить(Google):посирить(siri)使用语言助手siri找出答案。通过以上举例不难发现在英语外来词“俄化”过程中,部分词语保留其原来词类,还有一部分词语实现了词类的转化。
3)使用大量英文缩略词。对英语缩略词的使用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英语网络缩略词的照搬使用,例如:Aka(Also known as)又名,亦称作;BTW(by the way):顺便说一句。另外一种则是对英语网络缩略词的谐音转化,例如:ИМХО(源于英语缩写IMHO:in my humble opinion)依我看来;ЛОЛ(源于英语缩写LOL:laughing out loud)放声大笑,形容某件事情很搞笑时可以用ЛОЛ来表示;ФАК(源于英语缩写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常见问题解答等。
分析英语元素在跨文化俄汉网络语言中的具体应用不难发现英语外来词在俄语网络语言当中大多实现了相对标准的“俄化”,从构词上来说都具有一般俄语动词所具有的词尾和尾缀。从语言体系上来说,英语、俄语同属于印欧语系,都是字母语言,这种“亲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俄语对英语外来词实现内化和吸收,这类词语在今后随着俄语语言的发展很有可能会变成全民普及的一般化用语。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一种表意文字。字母语言与表意文字的差异性容易使英汉两种语言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上述举例中所体现的汉语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和对传统语言规范的冲击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由此看来,在中俄两国英语普及水平都较高的情况下,理解俄汉网络用语中的英语元素对跨文化交际起到正迁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Смирнов Ф.О. Искусство общение в Интернет [J]. Краткое руководство-Научно-популярное издание, 2016,(5)
[2]路阳.中俄网络聊天语言对比研究 [D]. 吉林师范大学, 2011.
[3]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6).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9年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俄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课题编号QY19RB06,主持人: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