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2020-09-12刘杰瑞

文存阅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大学生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工作实际,从注重总体规划,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加强培训管理,建设优质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内在动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举措,旨在引导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推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实现志愿服务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志愿服务是指在不求回报的前提下,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以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作出的服务工作。目前,我国西部计划、暖冬行动等活动的有序开展,为各项志愿服务开展树立了典型,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以其专业知识、蓬勃朝气、创新意识推动了志愿服务向更高水平迈进。特别是,近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医院、社区等岗位为疫情防控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加说明在实际研究与实践中应注重推动大学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期受到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志愿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的长效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黄艳(2014)指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并在不断成长、壮大,成为重要的力量[1]。张亚璇(2018)指出大学生志愿活动具有服务组织数量迅速发展、领域具体化、与“互联网+”逐步融合等特点,其中“互联网+”起到了推动作用[2]。我们也可以清晰地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其有序健康发展。刘亚宁、刘美华(2018)指出,大学生志愿存在服务单一、选题不灵活、组织保障不到位、奖励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3]。刘超群(2020)指出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认识不高、实践能力不强、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4]。综合上述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志愿服务认识与能力不足、项目品质单一、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在研究与实践中逐步完善。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探索

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从实践育人、德育、社会工作等视角对高校志愿服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张贵礼(2015)分析了实践育人视角下,通过理念、平台、保障、支持等维度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5]。董广芝、夏艳霞(2018)指出,通过顶层设计、服务和保障机制、志愿者培训和志愿服务文化培训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这些研究的开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全面、系统、完备的建立起到了支持与推动作用。

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专家的关注,但如何促使其更加具有组织化、系统化、高效化却不够深入。本文将以内外因视角更好激发志愿活动主体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纵向深入发展,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不能仅仅是具体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而应从三个方面打造:注重总体规划,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加强培训管理,建设优质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内在动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从而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建构,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且富有创造性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健康、有序、规范运行。

(一)注重总体规划,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1.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各方面、各层次、各角度、各要素统筹规划。实现对大学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活动制度、组织建设、运行模式、保障激励机制等做总体性、方向性、全局性的规定,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通过总体规划逐步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为开展思政教育,丰富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

2.优化志愿服务激励与保障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种非营利、不求回报的服务行为,仅仅靠自愿是不够的,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目前,一些高校已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开展雷锋活动月志愿服务活动,对其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团体、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指导老师进行表彰,效果显著。激励机制应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二者应相互结合,精神激励为主。良好的激励措施下,保障机制需配套实施。法律法规、服务经费、后勤等保障均不可少。各高校還需对志愿服务针对性指导,提出指导性和方向性意见,切实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让助人为乐的行为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3.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宣传、构建志愿服务文化

高校应当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高校团委各系部及主管志愿服务的组织应当积极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多种形式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树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典型,宣传志愿服务知识、技巧、注意事项,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志愿服务、认同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提升认识,得到锻炼;在志愿服务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促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加强培训管理,建设优质志愿服务队伍

1.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与管理

对大学生进行服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在要求。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应当从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多方面入手。培训方式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指导结合朋辈指导、集中培训结合个别培训;培训内容上,大学生应当将志愿服务基础性知识、活动策划、社会实际需求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同时要求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入其中,既要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实现学以致用,也要提升创造性,将所学所知用到祖国人民需要的地方。此外,有无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关乎志愿服务的质量与成效。培训师资可以从高校团委干部、辅导员中选拔、也可以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进行。

校团委应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全程管理,对招募、登记、注册、项目开展,后勤保障等做全方位的管理。各学校二级学院也应建立自己的志愿者协会,与校级志愿者协会紧密协作,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精细化。还要对优秀的志愿服务个人、集体进行重点推动与支持,形成示范效应,推动构建优秀的志愿服务队伍。

(三)提升志愿服务内在动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1.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

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即激发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包括亲和动机、赞许动机、成就动机、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等。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的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充分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亲和动机、赞许动机、成就动机和利他动机等,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志愿服务。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志愿活动不是为了获得活动工时、完成任务,更多的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获得精神和心灵的满足,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学生干部是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務的重要力量,应当以点带面,以面带全,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全覆盖。

2.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并深入推广

大学生志愿服务只有树立品牌价值,才能走的更宽、更广、更远。优质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能够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长、成熟。每一支志愿服务团队可以根据自身具体的服务内容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特色项目,同时要设立自己的队名、队歌、队旗、海报、口号等,形成机构完整、功能齐全的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优质的志愿服务品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建设离不开推广工作。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等各种方式增强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也可通过参加大学生志愿项目大赛,向优秀的志愿服务学习,将自身的优势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影响。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长效机制的建构能够锻炼大学生,提升动手实践能力,立体、全面、真实地认清国情、完善知识结构,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生于新时代各项事业的建设中,真正实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黄艳.当代大学生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02):93-97.

[2]张亚璇.“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现状探究——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05):92-95.

[3]刘亚宁,刘美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J].品牌研究,2018(06):203-204.

[4]刘超群.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社会与公益,2020(05):40-41.

[5]张贵礼.实践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刘杰瑞,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学院2019年党建与思政专项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DJ201903)成果。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大学生
构建公立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