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经典诗词诵读之韵律美
2020-09-12王小翠
摘要:本文以经典诗词诵读之韵律美为研究对象,以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从吐字发声和语言表达两个维度出发,提出呈现古诗词诵读韵律美需努力的三个方面,即声韵美、节律美、和谐美。
关键词:诵读;韵律美;《声声慢·寻寻觅觅》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国学小名士》《中华好诗词》等文化类节目给我国电视文化增添了不少“营养”,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再次诵读诗词的愿景。诵读作为经典诗词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其形式丰富细腻、立意深刻、意境悠远兼具艺术的美育功能,广受大众喜爱。如何使诵读艺术“愉悦共鸣”富有美感,是诵读热爱者们必须面对的命题。诗词诵读的美感和其自身的精华即韵律美有密切的关联。韵律,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平仄格式及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和规律。[1]经典诗词诵读的韵律美的展示可从声韵美和节律美以及声韵、节律相融合的和谐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本文以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对诗词诵读的韵律美进行浅析。《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声韵美
韵母在吐字归音中被誉为悦耳之声,原因在于其核心部分由元音构成。元音的发音具有口腔开度大、声音响亮、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这为诗词诵读的韵律美奠定了语音动听悦耳的发声基础。在诗词诵读中,不仅要注意发声时对韵母的把握,还要兼顾吐字归音过程的完整性,尤其是对韵脚的处理要圆润饱满趋势鲜明。
《声声慢·寻寻觅觅》正文97个字中,韵腹为开口呼(如冷、惨、乍、候、杯等)和齐齿呼(如觅、清、戚、息、敌、字等)的字占总文章的百分之九十多。诵读时需注意韵母发声口腔开合度的区别。齐齿呼由于口腔开度小,与大开度的开口呼交相呼应,从而使声音产生“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错落有致之感。由于该词中开口呼发音中字腹为“a”的音节居多,“a”音相较于其它元音要发得更为响亮和圆润,这使得整首词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押韵是诗词的典型特征。韵脚可谓悦耳之音韵律美的升华之笔,有锦上添花之感。“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顷折立见。”[2]对韵脚的关注和吐字过程的完整呈现有利于展现诗词韵律美。《声声慢·寻寻觅觅》的韵脚为“i”,如戚、息、急、识、摘、黑、滴、得。有学者将词的最后一字“得”音发为“di”,原因之一在于韵脚的一致性,原因之二至于李清照作为山东人,山东方言里“得”音也读“di”。关于“得”发音的这一探讨,也恰好论证了诗词诵读中韵脚的重要性。在诵读中要押住韵脚,韵脚“i”的发音可相对长而明显些,通过氣息的拖送使得文眼“愁”字跃然心上,仿佛有“抽泣”之感。
二、节律美
平仄有规律的回环往复运动构成了诗词的节律美,突出表现在节奏性和律动性两个方面。在诗词诵读中,对节奏的忽视会减弱诗词的韵律美。“平声为阳,仄声为阴”[3]平仄变化给诵读者提供了诗词诵读的外在参考。诵读者要挖掘和展现诗词“平”与“仄”有规律的交替、对应之节奏美和律动美。
(一)节奏美
“平声如击钟鼓,仄声如击土木石。”[4]“平”声发音时就像敲钟击鼓后有余音不绝之感,声音比较悠远。“仄”声犹如敲打木头石头后的声音,比较短促,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多有“惨惨戚戚”之味。发音时声音的长短、明暗、实虚错落有致的安排在一起,嫣然将一副希望燃起又破灭的复杂之情表达得如抽丝剥茧般清晰。
以《声声慢·寻寻觅觅》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例,其外部平仄节奏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全篇平仄有规律的回环往复,像节拍一样具有节奏美。诵读者在诵读中要将平仄交替的节奏规律展现出来,使得诵读赋有音乐之美。亚里士多德《诗学》指出:“诗和音乐一样可以消除不愉快的情感,使人心灵得以净化,从而感到轻松愉快。”笔者也认为诗词诵读尤其是其节奏美具有抚慰和洗涤心灵的美育功能。
(二)律动美
律动性,主要表现在诵读中声音的抑、扬、顿、挫。语势的跌宕起伏变化,或是“上山”或是“下坡”使整个语流顺畅而赋有律动美。语势是语气的外在形式,对语气灵活多变的应用有助于丰富语势。情感色彩及其分量构成了丰富多变的语气,相应的语势如流水般,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中句尾多采取“下坡”方式表达。如“最难降息”在诵读中“最难”处于波峰,然后“将息”顺势而下,以表达作者年老孤苦伶仃无法抵御寒冷的悲凉之境。同样,“却是旧时相识”、“点点滴滴”等在诵读中句头重而高,句尾则下滑落停以表现人物凄婉愁苦却无处诉说之情。
三、和谐美
诗词诵读中的和谐美是建立在声韵美和节律美相辅相成的的基础之上的。声韵美和节律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只有声韵之美,其表达将无规律可循,如同散沙。节律若无声韵的辅助,其形式难免会陷入单调干瘪之境。声韵美和节律美相融合的和谐之美是诗词诵读中韵律美艺术化的有效保障。
(一)情感真实
情感作为诵读艺术的魂魄,是有声语言创作的内在依据,也是韵律美和节律美达到和谐美的桥梁。《毛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5]诗词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载体,诵读者要深度感受创作者的创作心境,多体会诗词内在的精神气质,方能诵出韵外之味。在诵读中,情感不可缺席,否则将会出现“以声造情”“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表达。
值得指出的是古诗词诵读中和谐美的情感抒发并不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情感表达需在规定情境中流露真情实感。这里的规定情境指的是文章本身,要以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诵读情感的创作依据,也就是说在加强个人理解感受的同时,诵读不得偏离文章的总基调。《声声慢·寻寻觅觅》写于李清照经历了丧夫、国破之后,其孤独寂寞、沉重忧伤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诵读者在诵读时,应把握惆怅忧郁的基调。基调的设定对诵读的声韵、节律和情感的表达起到了良好的提示作用。声韵低沉、节奏舒缓、情感沉郁是整首词诵读时应把握的大方向。
(二)融合之美
诗词诵读是以声音为载体的综合艺术,其韵律美的内在依据和外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这其中的客体是文章本身,主体是文章的诵读者。声韵美、节律美及和谐美都离不开有声语言的创作主体即诵读者。诵读者在以原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创作依据的同时还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熟练驾驭创作及创作过程。在古诗词诵读中融入个人的理解和感受有助于创作效果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诗词和绘画、音乐等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诵读者需充分运用五官通感的原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知觉相融合,借助声音的可塑性将诗词中的画境和意境立体之美勾勒出来。同时,想象和联想是融合美的有力法宝,没有想象力将很难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之中,产生“我就在”之感。比如“寻寻觅觅”是动词,那么,在诵读中要展现作者一人在屋中漫无目的明知寻不到却还要寻找的孤苦动态来。诵读“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时先是调动自己的视觉感观,看到满园散落的黄花,因无人料理而干枯杂乱,进而联想到自己晚年独自一人的生活就犹如这满地的黄花一般“憔悴损”。托物言志是诗词的惯用手法,所以诵读者要对诗词中描述的事物有充分的視觉、听觉感受,进而进入文章内部去把握作者的心志。
综上所述,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经典诗词诵读的韵律美是文学和有声语言相融合的综合之美。诵读者在培养自己的“口咏”和“耳闻”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文学底蕴。通过勤学苦练,提高自己的专业造诣和艺术审美能力,在经典诗词诵读中力求做到“文与诵合,诵与心合,心与意合,意与境合,人诵一体”[6]之境界。
参考文献:
[1]罗竹凤.汉语大辞典[M].第12卷.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3.11.661.
[2]沈德潜. 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47.
[3][4]江永.音学辨微[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
[5] 王振复.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 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6]刘佩,刘媛媛.《声声慢》诵读教学初探[J].中国教师,2016(S2):87.
作者简介:
王小翠(1989—),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主持人传播。
课题项目:
本文为2020年河北传媒学院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CCXYB20200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