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2020-09-12张惠敏

读天下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柔性管理学生发展

摘要:学校的管理方式关系到学生是否在校园健康发展,虽然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中,很多学校也很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并一直在探索与创新更好的管理方式。但是,即便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无法体现。为此,本文提出了柔性管理的基本策略,这一管理策略在很久就被提到了,只是很多学校依然无法将这种管理方式发挥出来,需要学校认识到柔性管理的益处,带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更多的潜力。

关键词:小学管理;柔性管理;学生发展

柔性管理模式是被提及很久的管理方式,也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管理方式。实现这样的教学管理方式,需要学校管理者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柔性管理通过对人的行为及心理状况、规律进行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各方面潜能,顺利超越教育部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在当前,部分学校对柔性管理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导致柔性管理理念与实际执行脱节、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混乱等现象,不仅无法彻底施展柔性管理,还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此,学校管理者要认识到柔性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具体实施中进行创新,真正发挥柔性管理的价值,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 柔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柔性管理模式虽然早已问世,但将柔性管理模式应用与教育行业仍是一项创新,在此之前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基本是为柔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柔性管理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一)理念与实践脱节

教育改革之中,学校能认识到人性管理的基本价值,很多学校甚至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宣传,让教师们进行此观念的研究,教师们为了迎合学校的规定,也参与到研究中。但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的运用,不是单纯的几个教师进行理论的研究就算成功的教学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应用,不仅仅需要理论的支撑,还需要实践方式的运行。在实际中,很多教师进行理论的研究中,将自己的教学完全撇开了,甚至部分教师提出的教学改革已经未被学校领导所认可,导致了学校的柔性管理理论与实践无法接轨,学会的主体地位无法实现,学生的利益不能在学校制度中得到保障,学校管理质量自然得不到提升,也不可能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二)师生主体地位混乱

在执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时,多数教师内心比较认可突出学生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压力依然不曾减少,教师要为课堂效果负责,教师要追赶教学时间,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课堂学到更多的东西。那么,自然出现教师代替学生地位,进行灌输教学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牵制,学生的思想被教师限制,学生的地位被教师剥夺,自然无法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二、 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应用

由上述提到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将柔性管理渗透在学校发展中是当务之急。对于正处于快速成长的小学生,他们的思想和良好行为大多是在小学形成,学校应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开展柔性的管理,让小学生在人性化的管理氛围里健康成长,那么,学校该如何进行柔性化管理呢?下文提出了具体的几点策略:

(一)以人为本观念要深刻

柔性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由于上文所提理念与执行的脱节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学校在实施柔性管理中的态度不够坚决,最终出现了理论与实践无法吻合的现象。为此,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学校要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刻在学校的发展史,要鼓励教师认真研究人性化管理模式中尽情分享自己的观点。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在管理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尊重教师的教学地位,让教师表达自己的看法,让教师之间进行意见的分享和交换。当教师们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管理方式之后,学校管理者要进行认真的筛选,并将最佳的管理方式尝试应用在学校管理方面,从而做到弹性管理,人性化管理。

(二)激励教师“退居幕后”

师生关系在柔性管理模式中也应当做以相应调整,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在教学中应当具有一定的控制权,但是不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操控者和牵制者,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和成全者。为此,学校应给予教师一定的特权,让他们成为教育的“导火索”,而不是“熄火者”。学校应鼓励教师懂得适当放开,让教师适当放权,让教师成为引路人。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进行交流和探索,让他们进行发明与创造。当学生得到了教師的关注,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就会提升,他们的思维就像泄洪之水,一发不可收拾,从而课堂成了知识的海洋,学生成了一个个精明的弄潮儿。

(三)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柔性管理模式的特点在于内在驱动性,在传统的打压管理模式中显然不会达到柔性管理的效果。在教学管理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所学进行探索与创新。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质疑的余地,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质疑进行探索,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在教师的尊重下,在轻松的学习氛围里,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产生了巨大的内在驱动力,自然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柔性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项具有重大学术与实践价值的成果,将柔性管理模式应用在学校管理中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柔性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努力,精心部署教育,研究学生的年龄和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权地位,使其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呼应,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卜志广.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3):101-103.

[2]欧玉松.“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的教学管理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36):23-25.

[3]洪流.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及思考[J].科教文汇,2010(2):175-176.

[4]郑勇.论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4(5):29-31.

作者简介:

张惠敏,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吉林路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柔性管理学生发展
小学管理中的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