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简析
2020-09-12王金鸾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后,现代社会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多的任务,尤其是针对语文学科。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为在学习其他学科时,学生必须要能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这一切都必须归于语文学科的功用。对于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教学,要求阅读教学时更加突出学生的作用,更加注意阅读教学的过程而不是阅读教学的结果,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而不是培养高分机器。本文就小学语文教育中个性化阅读的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问题与方案
一、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承载信息的载体也不断地进化改变,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变多,不再局限于书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工具接触相关信息,但阅读的内容也变得参差不齐,在海量的信息源中,学生需要具备强大的阅读能力来选择和处理信息,提升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能够在阅读后发表打自己的观点,有自己对问题的考量,借此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丰富知识,拓宽眼界,让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主体能力,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二、 小学语文教育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语文教学进入了新一阶段,加速转变了教育教学的变革过程,从原本的教师、课堂、教材的三中心理论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积极倡导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把学生拉出被动接受知识的处境,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得灵活,学得个性,学习之后要能够有自己的见解。
从学生主体来看,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把学生从教师的绝对权威中解脱出来,在课程教学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述说自己的想法,在这样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指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成为有着自己的思想见解,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积极倡导个性化的阅读不仅是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变革,还是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在教师转变自身角色的同时,教师个体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在教学设计上,针对每一个基础的、重要的知识点做分析解读,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自主地去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借此面向全体学生来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让每个学生在教学后有话想说,有话可說。
三、 小学语文教育个性化阅读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在新课改后,许多教师都进入了教育改革的盲区,比如:如何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如何创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怎么加强教学引导?等问题的产生对教师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于是在新课改指导下,许多教师开展教育改革,在教育教学实验的过程中也导致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性的行为出现,即在教育活动中,“放手”了许多本该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在知识点的讲解结束后,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将比如“随文练笔”等基础的本该教师加强指导的巩固教师交给自己练习,想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却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高估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方式两极化
新课改后全国教师积极展开教学改革实验,但是在实验初期,教师们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较少,使得教育改革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育改革工作时,有的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不能在阅读教学中完全落实个性化阅读,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验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个性化阅读,采取多样的形式来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是舍本逐末,在阅读教学中,重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个性化阅读也是为这两者服务的。
四、 小学语文教育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需要学生主体的积极配合,个性化阅读是针对学生个体而言的,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使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还强调“要珍视学生毒液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阅读,是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风格,借此形成具有学生个人特色的阅读理解水平,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所以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更要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进行个性化阅读。
(二)加强学生阅读量
没有砖瓦是筑不起城墙的,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也是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脉络清晰适合课堂上教师借此来对阅读技巧进行示范,但是光靠这些文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名著阅读或是教师布置阅读书目,比如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空闲时间就应该阅读:《水浒传》《伊索寓言》《昆虫记》等书目,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精彩的环境描写可以让学生对于阅读能力中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伊索寓言》诙谐幽默的文风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昆虫记》这种记录式的文本形式可以让学生学会理清文章的脉络,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安排摘抄给学生,让学生将觉得优美句子抄下来,或者是背诵古诗,这些都可以在某种程度加深学生的阅历。
(三)开展阅读交流课程
在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或者是课外阅读后开展交流环节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部分,阅读交流环节的开展能够有效督促学生去认真阅读文学作品,并且在阅读之后进行思考,在交流环节中能够有话可说,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与观点。教师通过开分享会不仅督促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重视了效率的同时还抓住了阅读的质量,让学生通过复述阅读内容或是交流阅读心得的形式来巩固学生的课外阅读所学,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提高,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 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个性化阅读对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十分重要,能够使得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探索热情今儿把握个性化作品内容及感情。
参考文献:
[1]欧津.试论如何实现有效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2]李永和.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25).
[3]黄杰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浅谈[J].基础教育研究,2009(2).
作者简介:
王金鸾,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纳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