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教授妙手回春

2020-09-12杨秉辉

食品与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母女卵巢癌妇科

杨秉辉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

省立医院急诊室里依旧灯火通明,5 分钟前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刚刚转入心导管室抢救;一个急性阑尾炎的病人送进了手术室手术;10 分钟前送来的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内镜科医生正在给他做胃镜下的止血治疗;内科医生正在给服下40 粒安眠药的病人洗胃……大医院的急诊室永远在忙碌之中。

从急诊室门前一辆救护车上跳下两位医生,动作麻利地抬着一位女病人,放到急诊室护士推过来的带轮子的推床上。女病人40 余岁,面色苍白,骨瘦如柴,腹部高度膨隆,吃力地反复地说着:

“不行了,不行了,我透不过气了。”

陪着她的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妇人,衣着也还整齐,带着近视眼镜,估计是病人的母亲,慈爱地抚摸了一下病人的头。

“珍珍,这是省立医院,医生一定会想办法的,我让他们给你吸氧气。”

医生过来了,询问病史、症状,得知是一位卵巢癌患者,病史已经四五年了,似乎未经正规治疗,因为大量腹水,已属晚期,曾去过几家医院,因属晚期肿瘤,医生皆表示无能为力,未能接受入院治疗。此次因呼吸困难而送来急诊。

急诊科医师做了初步检查:病人极度衰弱,腹部隆起,据家属称外院诊断为卵巢癌,估计是晚期卵巢癌伴大量腹水,上推膈肌以致呼吸困难。这让急诊医师很犯难,除了给予吸氧之外,似乎无法处理,于是便邀请妇科医师前来会诊协助处理。

前来会诊的妇科医师是该院妇科老主任曹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姓刘,她研究的内容恰好就是关于卵巢癌的课题。在急症室里,她面对这样一位晚期卵巢癌病人,也觉并无良策。不过看着病人无助的眼神、家属“救救她吧”的哀求,想起老师的教导:做医生的人应该敬畏生命,对于病人应该有“永不言弃”的精神。内心很是纠结了一阵子,终于下了决心:接受病人入院治疗。

晚期肿瘤病人住院治疗一直是个难题:病人症状严重,当然希望得到大医院的住院医疗,但是肿瘤晚期已无法治疗,甚至症状都难以缓解。医生们面对严重的病人又束手无策,无法面对病人,而医院有限的病床又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所以对于接受晚期肿瘤病人入院治疗一般都很慎重。

晚期卵巢癌病人吴珍珍住进了省立医院妇科病房,病房里的医生、护士一看收进来这样晚期的病人,心里都觉得这博士医生没有临床经验,收进这样的病人怎么办啊?

吴珍珍祖籍安徽,自幼父母离异、随母生活,性格比较内向。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职于某中心小学,工作认真、人品端正,唯不善与人交际。除上班教书之外,放学回家便与母亲厮守一处,母女二人相依为命。

时光荏苒,“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吴珍珍已经20 多岁,本应积极考虑此事了,但小学老师之中男性稀缺,吴老师又不甚合群,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之类组织之活动多不积极参加,交际面甚窄,偶有机会又不抓住,终于一再错过。吴母对女儿生活方面细心照料,但对此事却不关心,甚至时而抱怨起自己的婚姻,反起些相反的作用。一晃又是几年过去,吴女士三十四五岁了,对此事已是心灰意懒,甚至逐步有些心理障碍。

有一阶段吴老师月经稀少,下腹垂胀,体乏无力,自知应就诊于妇科,在填挂号卡时有“婚姻状况”一项,心想:省得别人有异样眼光,便填了“已婚”二字。就诊时妇科的一位女医生大约50 来岁,先问生育情况,只好回答未生育了。问完病况接着医生便要做妇科检查,吴老师以为只是摸一下肚子之类,忸怩了一下跟着医生进了检查室,谁知妇科医生对已婚妇女要做阴道检查,吴老师大窘,这医生看了一下,确是未婚妇女,便批评道:

“搞什么名堂,現在已婚的冒充未婚,你未婚冒充已婚做什么?”

吴老师满脸通红,无言以对。这医生一脸不屑,一面开药一面嘴里还说着:“真是莫明其妙。”

经此一事,吴女士对妇科诊疗大为不满,几乎是誓不再看妇科了。

又过了几个月,吴老师的症状不见好转,反是加重了一些。

她妈见吴珍珍面色不好,追问其月经情况,力主看中医调理。

中医院的挂号单上也需填写婚姻状况,照说有了上回的事,这回理应如实填写了,但先填了年龄40,再填“未婚”,又触了她的心境,心想中医不过搭脉开方,不做妇科检查的,便又写了“已婚”二字。就诊时中医科接诊的是一位约50多岁的女医生,看了看“已婚”二字,便问生过孩子吗?答:“未生育。”医生便搭脉诊舌并问问月经情况、饮食情况之类,开了张调经的方子,不外是赤芍、丹参、红花、桃仁之类。不过如今中医也都采用些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以免误诊重要疾病,这医生又给开了B 超及验血的检查。吴珍珍依医嘱做了检查,等到有了报告便再复诊。

孰料复诊时这医师一看验血报告便道:

“你还是去看西医妇科吧,别耽搁了。”

吴女士一惊,忙问道:

“医生,我是什么病啊?”

“很难说,你去看西医吧!”

吴珍珍看这医生欲言又止的样子,心想一定不妙,便道:

“医生,是癌症对吧?”她想逼迫医生说出实话。

“很难说,有可能吧!”原来这医生看到所验的肿瘤指标CEA(癌胚抗原)及CA125(糖抗原125)都有一些增高,超声波检查虽然报告为: “右侧卵巢囊性占位,卵巢囊肿可能”,但她知道“占位”一定是肿瘤,卵巢癌也可以是囊性的。心中有些庆幸:没误诊这病人。

医生说“有可能”,病人心中的理解是已经确诊了。

吴女士不再言语,思绪如一团乱麻,也不知是怎么回家的了。回到家中打开电脑,上“百度” 一查,果然,卵巢癌这两个指标会高,一下子万念俱灰:卵巢癌诊断既定,也不必再进一步检查、治疗了,只静待死神降临了。

吴女士自认卵巢癌已经确诊,在家中不吃不喝,哭了两天,其母劝慰无效,也只好感叹上天对她们母女不公,暗中流了许多眼泪。

吴老师两天没去上课,也不接学校打来的电话。第三天,教导主任、支部书记来了,了解了情况,自是十分同情,当场表示:吴老师可在家安心养病,工资照发,应该相信科学,积极治疗,有需要学校帮助的,尽管提出。过了两天,学校的工会主席也来探望,还带了些奶粉、水果之类表示慰问。工作单位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吴母虽是生性好强之人,但对于女儿生癌之事亦是一筹莫展,深觉此事甚大,便通知了吴老师的生父,吴父当即表示有病要治,来探视时还留下了1 万元钱,说看病要用钱,他再想办法。

“有病要治”是正理,吴老师虽然对卵巢癌的治疗毫无信心,但人是一个矛盾的实体,当濒临绝境之时又会产生求生的欲望:希望有奇迹发生。吴母二十多年来与这女儿相依为命,当然也希望有奇迹发生。但是,怎么治、到哪里去治却成了大问题,这个问题在肿瘤的治疗中常较突出。因为许多大医院的专家教授也坦然承认肿瘤难于根治,放疗化疗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常遭口诛笔伐;坊间传说的大多是某御医的后人,有什么家传秘方,已经治好多少病人;网上显示的多是某医院有新型免疫疗法,治癌甚效,或是某中心引进美国哈佛大学治癌设备,已经治愈多少癌症病人等等,弄得民众莫衷一是。不过对于希望有奇迹发生的人来说,越是说得神奇便越有吸引力。

一天,吴母打听得郊县某地有一神医,原本只是镇卫生院的一名普通医生,医道平常,据说因家中老屋翻新,意外发现一部古书,乃是其祖上当年供职于太医院时收集之秘方。该医生遂自行开业,以秘方治病,无不药到病除,并尤以治肿瘤最为有效,人称神医云云。次日母女二人即前往神医处就诊。及至,乃是一普通民居,门外有“沈氏医庐” 牌匾一块,诊室外间作候诊之用,墙上挂满锦旗,不外是“华陀再世”“妙手回春” 等颂扬之词。及诊,见该医生大约40 来岁,理一平顶头,戴副茶色眼镜,身材微胖,穿一身中式服装,相貌虽是平常,言谈却是爽朗。病人坐下后即按脉,问看何病,告以为卵巢癌,该医生笑道:

“好办、好办,先祖在宫中曾治好西太后即慈禧太后的卵巢癌,用的方子就在我这儿(用手拍了拍肚子),我来开给你便是了,哈哈、哈哈。”

说罢拿起笔来在一张印有“沈氏医庐”的方笺上写下一纸处方,又转身入内取出一包丸药,嘱母女二人回家将丸药分为30 份,每日以汤药送服一份,需忌房事、辛辣之食物等。

吴珍珍母女付了6 800 元,回家虔诚服药。

遗憾的是神医的药未显出神效,甚至根本无效。吴珍珍腹胀日益加重、饮食日渐减少、体力衰退、精神萎靡,终于卧床不起。

吴母焦急万分,但无计可施。忽一日又打听到有一家 “菩天中西结合肿瘤医院”,用中西两法治疗肿瘤,并从美国引进一种设备,称可聚焦肿瘤,造成局部高温可以杀灭肿瘤细胞,据说已治愈许多肿瘤病人。吴家母女遂前往就诊,该院医护人员到也热情,随即安排住院治疗,这让母女二人复又燃起希望。菩天医院的医生认为吴珍珍既为晚期卵巢癌,其腹胀应为腹水所致,为缓解其症状决定给她放腹水,但放出的却是一种黄色黏稠的胶状液体,放了500 毫升左右,腹胀并无改善,又服中药又用利尿剂俱无效果。复又进行聚焦热疗一个疗程亦无效。花了几万费用,吴家母女无功而返。

此时,吴珍珍腹胀加剧,以致呼吸不畅,母女二人相向流泪,吴母不信无路可走,抱着最后的希望,毅然决定“送大医院”。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

省立医院妇科病房,曹教授查房检视病人,详细询问了吴珍珍以往的诊疗情况,觉得这病人不但未经正规治疗,连“晚期卵巢癌”的诊断似乎也不够确实。

曹教授指出:卵巢癌与其他的肿瘤还有些不同,其病理情况十分复杂,术前的各种影像检查包括CT、核磁共振等检查常不能十分明确,确诊多需在剖腹探查时取活组织检查确定。可惜病人已有大量腹水,情况太差,恐已难耐受手术。说罢曹教授戴上手套,亲自为病人做了直肠指诊,仔细检查了子宫直肠窝,查毕称:晚期卵巢癌病人肿瘤有腹腔播散者十有八九在子宫直肠窝皆可摸到坚硬的肿瘤结节,但此病人无此情况,此病人是否为“晚期卵巢癌”甚值怀疑。而且曹教授还认为,此病人即使为晚期卵巢癌亦仍应考虑“肿瘤细胞减灭手术”再辅以化疗,以争取较好的效果。因此,此病人应为之创造条件(指改善全身状况),考虑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和做相应的治疗。

刘医师遵照老师的指示,与吴珍珍母女作了详细的沟通。几乎陷于绝望的母女二人似乎看到了生的希望,对医生的建议自然表示贊同,决心与医生一起为人生只有一次的生命而拼搏。

10 天后,曹教授主持了吴珍珍的手术,刘医师与另外两位妇科医师为助手,经过近10 小时的奋战,为吴珍珍切下了右侧卵巢及来源于该卵巢的、几乎占满盆腔与腹腔的巨大粘液囊肿。由于移除了巨大的囊肿,腹腔压力突然下降,血压、心跳、呼吸都发生剧烈的变化,幸得麻醉医师经验丰富、妥善处置,手术得以顺利完成。病人安全返回病房,母女皆喜极而泣,同病房的病友也纷纷前来祝贺。

几天后,吴珍珍已经能进些流质食物和下床走动,身体和心情都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对医生们的救治感激涕零。

又几日,病理检查报告送到妇科病房,吴珍珍所患为“卵巢多房型交界性肠型黏液瘤”。据刘医师说:交界性肿瘤,即介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完整切除后的复发率只6.8%,绝大多数病人可视为治愈。曹教授查房,刘医师报告了病理检查结果,曹教授亦十分欣喜地对吴珍珍说:

“我们还为你保存了左侧的卵巢和子宫,今后遇到适合的人,你还可以……”

吴珍珍激动得大哭。

刘医生是吴珍珍的经治医生,通过这一病人的诊治她感触良多,并将这病人的治疗经过写了一份叙事医学式的病例报告。在报告中她总结道:医术与医德对一个医生而言缺一不可;作为医生应该敬畏生命、为捍卫病人的生命永不言弃。曹教授对刘医师的感悟甚为赞赏。

猜你喜欢

母女卵巢癌妇科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모녀(母女)간의 어두운 물결
卵巢癌:被遗忘的女性“沉默杀手”
搞笑母女档
卖水果的母女(外二首)
母女小剧场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