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改革的依据与特点分析
2020-09-12聂文红
摘 要:由于我国初中数学教育改革工作的快速发展,这促进了初中数学教育教材实现了新一轮的更新和发展。教材的进一步改革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不断完善和发展数学教材内容的重要过程。而教材的改革工作也使得相关的老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初中数学老师必须深入学习和了解《数学课程标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以此来满足教材改革的实际需求。文章基于初中数学教材改革背景综述,总结了初中数学教材改革的理论依据,并对新旧教材的特征开展分析,最后提出了2022年之后新教材改变的方向预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材改革;理论依据;特点分析
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材改革,由于当前我国的数学教育观念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和发展,因此相应的教材内容也就必须进行合理的完善和调整。在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新版初中数学教材,一改旧式教材中以“三维目标”为理论支撑的体系,更好地体现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与价值,从而能够为学生培养出相应的品格与能力。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材改革的依据而言,初中数学新教材有效依托“数学核心素养”理论,显现出了注重能力培养与知识能力相结合的教材编写特点。以下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一、 初中数学教材改革背景综述
在部编版初中数学教材改革的阶段中,教材内容的变化,体现出了教育思想的最新动态。随着“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国初中学校于2018年统一使用部编版新教材。这次初中数学新教材改革,利用部編版教材更替了原有各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使得全国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得以统一。本次初中教材的改革,是在“优先发展教育”战略背景下进行的一次整体性的教材改革,通过对于初中数学教育内容的整合,为初中师生提供了更加利于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范本。而部编版新教材具有“贴近生活”“重视实践”“突出能力发展”的主要特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更加有效的整合与深层次挖掘,促使教材内的知识能够更好地被学生吸收应用。部编版新教材改革是适应“素质教育改革”最新成果的一次成功教材改革举措,有效地体现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精神。部编版新教材的改革,能够为广大初中师生,构建起一套更为完善的初中数学教学体系,在依托部编版新教材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促使数学教师能够以更加灵活的方法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能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获得真实可用的数学能力,从而更加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这次教材改革更好地促进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在全国统一教材标准的基础上,体现出了更多的人文价值与生活化色彩,有效地推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进展。
二、 初中数学教材改革的理论依据
初中数学部编版新教材的直接理论依据为《教育法》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并且间接地体现出了“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内涵。《教育法》指出:“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教育原则的体现,在部编版新教材中尤为明显。部编版新教材中的很多教学课例,都是基于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而展开的,通过教学活动开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产生社会责任感;并且部编版新教材更加注重创新与实践,对于基础的数学问题能够进行深入的挖掘,促使学生能够利用更加简单的数学手段,解决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而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在部编版数学新教材中体现更为明显。例如,在部编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教材内容中,有“夏新同学通过捡、卖废品,既保护了环境,又积攒了零花钱……”的数学教学案例,有效地将数学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融合,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通过这样随处可见的数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教材内容,能够为学生在发展数学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带来潜移默化的道德品质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部编版新教材而言,在教材中加入了很大一部分社会生活与科技发展的内容,还增设了“实践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新内容。通过这样的教材编写模式,在部编版新教材中有效地体现出了我国当今的社会发展状况,将数学的知识与社会科学有效整合,促进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的过程,更好地获得“学以致用”的数学能力发展。
三、 新旧教材的特征分析
新版数学教材在引入理论知识时,大多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引导进行。相较于各版本的旧教材,在部编版新教材的内容中,包括了“实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数学活动”等拓展教学内容。这类具有显著拓展性的理论内容一般都能够更加有效地结合实践,使得学生在参加拓展性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理论运用能力。而在各个版本的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多是强调对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发展,虽然在具体教学内容中各个版本的旧版初中数学教材具有更高的深度,但是普遍体现出了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特点。例如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教材内容中,整整地为学生编制了12个小节,虽然对于“有理数”相关知识展示得更为全面,但是也为学生造成了相关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学生对这些学习进行消化与吸收。部编版新教材相对于各版本旧教材而言,更加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相结合,基本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与生活化数学问题密切相连;而在各版本的旧教材中,更多地体现出了“学院派”的数学风格,虽然教材中也包括生活化元素,但是所占比例并不是太多。此外,由于设计了“实验与探究”这个知识点,新教材的应用使得学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数学实验”参与活动中来学习和掌握创新性的理论知识,这一过程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际中,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数学的魅力。新版教材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创新型的学习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而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内容的加入,能够把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关系直观地呈现到学生眼前,让学生在数学拓展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获得更好的数学能力与信息化应用能力发展。
由此可见,部编版初中数学新教材,具有“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习方法引导”“侧重数学应用价值”的整体特征,这样崭新的教材结构,能够促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在提升数学能力的基础上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效果,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内涵。
四、 对于2022年后新教材改变的观点
在2022年以后,我国的初中数学教材还将迎来一次大的更新。笔者认为,2022后新教材的编写,应当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展开,并且加入更多的生活化教学元素,为学生进行更为新颖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优势,从而为初中师生提供更加具有时代特点与实践价值的崭新教材。
对于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言,2022年后的初中数学新教材,应在继承现有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入德育渗透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们展示相关的教学案例,有效地把数学知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融合,并且有效地为学生發展道德素养。这样的教材内容完善,能够引导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好地通过数学学习而促进整体发展,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对于加入更多的生活化教学元素的教材编写方向而言,当前初中数学部编版新教材改革的成功,利用事实证明了生活化教学元素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提升的重要作用。在2022年以后的初中数学新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应该引入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新知识、新理念,促使学生能够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积极性,更为有效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生成生活化数学应用能力。
对于为学生进行更为新颖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而言,2022年以后的初中数学新教材,应当从教材的编写入手,将未来出现的新型教学方法与具体教学过程有效整合,利用教材内容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帮助教师积极转变数学教学模式,进而帮助学生构建出更优质的学习能力。
“信息化”教学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对于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优势而言,2022年之后的初中数学新教材,应当面向“信息化”发展,逐步融入“互联网+”元素,从而促使学生将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更好地发展“信息学习”素养。具体如在教材中加入二维码,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或关注相关的数学教学公众号等等。或在教材编写的同时,为教师提供对应教材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课件,促使教师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通过初中数学新教材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力求为初中师生带来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数学教材的改革,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我国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材编写过程中,初中数学的新教材引入了更多拓展教学知识,令学生不再对数学学科产生距离感与陌生感。这种教材改革的进步,展示出了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推进步伐,初中数学新教材也同时获得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初中数学新教材的编写中,应该紧密地将数学知识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相融合,促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识水平,并具备能够适应长远发展需求的关键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芳妹.初中数学“数与代数”新旧教材比较研究:以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加法”法则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6(8):2-4.
[2]乔雪,李碧荣,曹猛.初中数学不同版本新旧教材的比较:以《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2014(9):5-6.
[3]汪小兵.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4):54.
作者简介:聂文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