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12沈成江
刘 云 沈成江
(淮安市淮安区皮肤病防治院,江苏淮安 223200)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近年来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为腹胀、反酸、恶心呕吐以及嗳气等,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溃疡出血等情况,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该疾病的病因机制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胃酸分泌过量、幽门螺杆菌(Hp)感染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滥用,均是诱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重要原因[1],特别是Hp 感染是该疾病的重要致病原因。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以往多应用三联疗法,其目的是彻底根除Hp、保护胃黏膜以及抑制胃酸过量分泌,从而帮助缓解临床症状,实现疾病的治愈目的。然而近年来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使得常规三联疗法疗效下降,而采用四联疗法能够帮助抑制胃酸分泌,改善尿素酶活性,有利于对炎性因子形成抑制作用,从而提升Hp 的根除效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腹泻、恶心、腹胀等不良反应,因此还需对四联疗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益生菌的应用能够调节宿主微生态平衡状态,帮助改善机体免疫力,同时可对Hp 生长形成抑制作用,有利于提高肠道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水平。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用益生菌与雷贝拉唑四联疗法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淮安市淮安区皮肤病防治院门诊收治的86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各43 例。观察组男性22 例、女性21 例,年龄26 ~73 岁,平均年龄(46.5±0.3)岁;病程2 ~13 个月,平均病程(5.3±0.4)个月。对照组男性23 例、女性20 例,年龄24 ~74 岁,平均年龄(46.4±0.5) 岁;病程2 ~12 个月,平均病程(5.4±0.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2]中关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疾病诊断标准;②患者经碳14 呼气实验诊断结果呈阳性;③主要症状为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出血以及恶心呕吐等;④患者临床资料完善且用药依从性良好;⑤对本研究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系统良、恶性肿瘤或胃溃疡等相关疾病者;②对本研究中涉及药物存在过敏情况者;③合并代谢性疾病或者各类传染性疾病者;④合并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⑤合并免疫功能障碍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者;⑥处于妊娠阶段或哺乳阶段的女性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雷贝拉唑四联疗法进行治疗,雷贝拉唑(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2317,规格:10 mg×7 s)口服,20 mg/次,1 次/d;克拉霉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60227,规格:250 mg×6 s)口服,500 mg/次,2 次/d;枸橼酸铋钾(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规格:300 mg×20 粒)口服,600 mg/次,2 次/d;羟氨苄青霉素(天津飞鹰玉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078,规格:250 mg×10 s),口服,1 000 mg/次,2 次/d。观察组患者应用益生菌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其中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同对照组一样,益生菌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87,规格:250 mg×20 粒),口服,500 mg/次,3 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 周后观察疗效。
1.3 评价标准
对比患者治疗效果[3],痊愈:主要症状表现和体征表现均完全消失,复查胃肠镜提示溃疡与周边组织炎症均完全消失,随访3 个月内未复发;显效:症状与体征均得到显著好转,复查胃肠镜提示溃疡性消失,然而周围组织炎症情况仍然存在;有效:症状与体征表现得到缓解,复查胃肠镜显示患者溃疡面积显著缩小;无效:治疗后个症状体征表现未改善,复查胃肠镜溃疡面积未缩小或出现扩大,同时炎症反应依然存在。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进一步门诊随访3 个月,观察患者Hp 根除率以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复发率。②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机体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测定,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并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检测仪及配套试剂对患者的血清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包括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随访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随访中Hp 根除率高于对照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随访结果对比[例(%)]
2.3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IgM、IgA、IgG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IgM、IgA、IgG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带来较大影响,该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反酸等,部分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以及穿孔等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因机制十分复杂,例如压力增大、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当、长期吸烟、酗酒或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均与该疾病的产生和进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幽门螺杆菌寄生于患者胃肠系统黏液内并大量释放细胞毒素,对患者正常胃液分泌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消化功能持续减弱。除此以外,由于胃酸以及胃蛋白酶对于胃黏膜产生的长期刺激,导致胃肠道壁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坏和影响,从而诱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以在此类患者治疗中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提升疗效以及预防病情复发等十分关 键。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g/L)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n IgM IgA Ig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1.26±0.23 1.93±0.26* 1.25±0.22 2.22±0.31* 11.04±1.19 15.79±1.63*对照组 43 1.27±0.21 1.51±0.23* 1.26±0.20 1.63±0.30* 11.05±1.17 11.95±1.32*t 0.753 6.972 0.417 8.605 0.829 5.628 P 0.529 0.000 0.205 0.000 0.395 0.000
现阶段,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主要采用多联药物方案进行治疗,例如应用胃酸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类药物以及黏膜保护剂等。胃酸抑制剂中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以及HR 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胃酸过量分泌,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有助于缓解疼痛、恶心等临床症状。应用黏膜保护剂也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升疗效的重要措施,例如常用的胶体铋剂和枸橼酸铋钾等[4]。此类药物可粘附在患者胃肠系统溃疡表面,避免胃酸与胃蛋白酶长期损伤病变部位,并且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壁细胞大量分泌相关表皮生长因子,同时促进溃疡面的修复,具有良好保护性功能。除此以外,临床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包括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等,此类药物的应用对细菌蛋白质以及细胞壁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实现对幽门螺杆菌的彻底根除,最终达到治疗溃疡疾病的目 的[5-7]。
现阶段以雷贝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是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的常用方案。该药物疗法中能够通过各类不同药物产生的作用机制来抑制患者胃酸过量分泌,同时能够调节尿素酶的活性,可快速穿透细胞壁并作用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糖苷酶并促进其溶解与破裂,有利于提高幽门螺杆菌的彻底根除效果,并快速缓解患者消化道出血、疼痛等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溃疡面积缩小,帮助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是现阶段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常用的有效手段。然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在单纯应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期间,非常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影响治疗效果,例如常见的腹痛、便秘、食欲下降、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等,对患者的药物疗效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有报道指出[8],通过应用益生菌治疗能够帮助调节宿主的微生态平衡状态,有利于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益生菌是能够定植于机体肠道系统中的一类活性微生物,在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以及提高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可对幽门螺杆菌的定植和生长形成抑制作用,有利于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同时可帮助重建消化系统的健康屏障并恢复其功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进行联合治疗。选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来进行辅助治疗,该药物中主要含有肠球菌以及枯草杆菌两类益生菌,该药物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致病菌数量,同时可抑制肠道内肠源性毒素的大量生成,帮助补充机体所需的各类生理菌群。同时可促进各类营养物质的顺利消化及吸收,有助于提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水平,进而发挥肠道失衡的良好调节性功能,帮助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因此更有助于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风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随访期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溃疡疾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M、IgA、IgG 等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益生菌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联合应用益生菌与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溃疡复发风险,且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